bjch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chc

博文

那一刻,让时间留住

已有 3997 次阅读 2009-2-17 10:07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故事, 课改

那一刻,让时间留住

——“生物课走进博物馆、开在博物馆”的故事

北京市育才学校  陈宏程 

我在读师范时,正赶上改革开放初期,当时的校园里,流行着一首台湾校园歌曲《童年》:“老师的粉笔还在吱吱喳喳的叫,盼望着下课,盼望着放学,盼望着快乐的童年”,反映了学生渴望自由,到大自然中寻找乐趣的愿望。后来,我当了老师,更加体会到课堂的枯燥和学生渴求间的矛盾,尝试着做些改动。新课改给了我这样的机会,可以把生物课回归它的本质,到大自然中、博物馆中,去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在课后是这样写的:

让时间在那一刻停止

——生物课的感受

知了在树上欢快的唱,歌声传遍每个角落。

整齐的步伐,欢快的笑声,让世界变的奇妙。

曾经想过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愿依偎在树叶上;

曾经想过我是一条小鱼,即使平凡,但我拥有自由。

但可惜,我是人类,是一个被命运而注定平凡的女孩。

当我站在台前朗读“致杜鹃”时,仿佛我就是快乐的小鸟,

多么希望时间,在那一刻停住。

——育才学校初二1班 王一如

这是我在20041117日,“把生物课搬到博物馆,探究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一节课后,学生真情的流露。

2002年宣武区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改后,我体会到新课标倡导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整合社区资源,使学生在探究中感悟科学的真谛。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20048]号》、《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等相关文件中传递了一个共同而清晰的思想: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只靠学校单方面参与,需要学校和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在全社会共同关心的领域中,校外教育场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在全国首次把生物课搬到博物馆去上,挖掘生物教学资源,最大限度让学生在适合探究的环境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把他们吸引到科学的殿堂,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身心得到了解放、思维得以张扬、精神得到了愉悦,新课改的探究性学习得以落实。生物课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博物馆。

如何把生物课经常地放在大自然或博物馆中,使学生真正喜欢生物课、在科学家的身边学习。2006年《中央文明办、教育部、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科技馆活动进校园”工作的通知(科协发青字[200635号)》文件,旨在将科技馆的科普活动送到学校,使科技馆资源与学校教育特别是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的实施结合起来。北京市又在2008年启动了社会大课堂,为社会各方参与开发青少年科普教育和科技活动内容搭建平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校外科技活动与学校科学教育有效衔接。

无论是贯彻中央文件的要求,还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校外教育机构参与到学校教育当中,应该是教育发展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和新的领域。

于是,我就在学校领导和市区教研部门的支持下,提出“生物课开在博物馆”的方案,经过国家课题组专家、教师和博物馆的专家探讨,认为“生物课开在博物馆”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200710月正式启动,每周四下午在自然博物馆上两节课。育才学校安排200791日入学的初一年级的一个建制平行班级,安排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上课,自然博物馆提供开展课堂教学和探究活动的场所,达成互动双赢的效果。从200710月到20097月,生物课实实在在地开在了博物馆。

上课时,一课时由育才学校陈宏程老师授课,另一课时由北京自然博物馆专家团队开展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使用北京版生物教材,开展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按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专家专业优势,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专题研究。

“生物课开在博物馆”项目启动以后,结合初中生物课,为学生提供标本,展品和展览,专门组织馆内的专家进行学习和探讨,明确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理念和目标。结合中学生探究学习的特点,将班上的学生按照兴趣分成5个小组,由博物馆的资深科学家带队,开展探究活动。这些小组活动的主题包括: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赵洪涛博士等);走进DNA的世界(殷学波副研究员等);古生物研究——恐龙足迹研究(李建军研究员);我的植物世界(马清温博士等);昆虫世界(李竹研究员等)。

为配合“生物课开在博物馆”活动,200871318日,北京自然博物馆和育才学校组织了内蒙古野外科学考察活动。在为期6天时间里,除了参观成吉思汗陵和鄂尔多斯草原,本次活动重点考察了鄂尔多斯野外生态试验站和鄂托克旗查布恐龙足迹保护区,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科学研究活动。6天的考察之旅十分短暂,可却是一次有效结合自然博物馆资源和学校教育的有益尝试,进一步增强了大家对野外科学研究的了解,增进了学生与科学家的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的浓厚兴趣和今后参与科学研究的强烈愿望。

苏霍姆林斯基:“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的课改,就是如何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创造条件。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与博物馆的资源,特别是专家资源的整合,为生物课的创新搭建了一个平台。实验进行中,好评有之,争议有之,但值得我思索的地方也很多。

坦白的讲,几年下来,我付出了很多,也经历了艰辛。但读了学生的真实感受,出乎我的意外。没有想到一节课或几次活动在学生的心里激起这么多的涟漪,学生如此欢迎,我确实受到震撼。

原来,我们的学生这么渴望课改,参与课改,他们不把任务当作负担,同学之间如此合作,表现的欲望如此强烈,成功后如此喜悦,对老师如此“刁难”和爱护,我没法不落泪。我想,这应该是我做教师24年来,最了解也最不了解我可爱的学生事情,感谢他们,是他们给我上了一课。学生才是我真正的课改老师。

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了快乐时光,时间在那一刻似乎停住。我要真心的说一句:课改真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4013-215502.html

上一篇:新课改几个小妙招
下一篇:大学生求职学习12种动物精神
收藏 IP: .*| 热度|

2 曹聪 kady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6: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