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伤离别

已有 3534 次阅读 2016-5-7 07:24 |个人分类:闲情偶寄|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生活随笔

   外婆是5月3日晚上11点左右走的,享年89岁。昨天(2016年5月6日)是外婆的葬礼,我没能参加,但心是牵挂着的。
   外婆去世的消息,爸妈有意没告诉我,我是5月5日晚上陪小孩晚的间隙,想同爸爸电话中聊几句,电话是我二哥接的,告知爸妈没在家,我追问去哪了?二哥说是外婆走了,5月6日下葬。妈妈是5月4日就过去外婆家了,爸爸是5月5日过去的。二哥因中风偏瘫已有十多年,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同我父母生活在一起。我5月4日晚有同父亲打电话,他了解我的情况,选择了不告诉我。我得到消息之后:一是想办法尽礼数,二哥行动不便,同我大哥商量了一下,大哥在县城,想必他会赶过去参加葬礼,得到的消息是礼数方面,由爸妈代安排;二是担心爸妈的身体,爸爸74岁,妈妈67岁,他们的身体也经不起折腾,离外婆家虽然只有10里地,但交通不方便。5月6日晚,下班一回家就打电话,二哥告知尚未回家,下午下大雨了。8点半左右再打电话,得知刚进家门,我一个表弟开车送他们回家的。先后与爸妈简单聊了聊,了解了一些情况,爸妈也帮替我尽了礼数,以我的名义送了花圈和纸钱,略感宽慰。
   外婆或许可以算是多子多福,福寿双全了。外婆临终前还同打工在外的四舅同通过手机通话,神智清醒,聊了很多,走得比较安详。外婆有4个儿子3个女儿,每个子女都儿孙满堂了。葬礼当天,子女、孙子辈都赶到了。在当下,这点是相当不易的。
   5月1日爸妈专程去看过外婆。临走前的几天,不仅同子女有交流,同孙子也有交流。我是正月初三日,大舅70大寿,我和妻子、儿子去贺寿兼拜年,那天见了外婆,还同桌吃饭了。大舅和外婆离得最近。那会她老人家,精神状态很好,撑着个带小椅子的拐棍,能四处走走,平时是独自生活的,还时不时有帮照看幼小的重孙辈。我外公已去世20多年了,那么多年,她基本是生活自理,而且打理得很清爽。外婆用手机用得很熟练,在她那个年龄罕见,这点我母亲远远不如她,也让我母亲非常羡慕。
    外婆见到我们那一天,她老人家挺开心的。我有很多年没回老家,之前偶尔回去,也不一定有时间过去看看外婆。
    外婆的去世,于我有一种特别的感伤。俗话说:“家有一老,胜似一宝。”外婆的离去,意味着我及妻子父辈的父辈,这一代人全部老去了。我及妻子父辈这一代人,近几年,也走了数位。每走一位,震动最大的是父辈。去年寒假,决定父母家、岳父母家都走走,直接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年龄都不小了,且有种种病痛在身,而且他们在过去的一年,时不时经受过亲人离去的伤痛。
   我同外婆的直接交流,非常有限。偶尔一次见面,多显得“客套”。就拿今年拜年说,我给她买了点牛奶,外加一点钱。我离开回我父母家的时候,她也坚持要“打发”我们一家,我妻子和儿子是首次去,还另有说法。我们上车前,还委托我大舅妈追赶着送礼金扔进车里,我妻子也是“毫不客气”扔出窗外拒收,回想起来,真是有趣得紧。外婆给我留下的终极印象是:通情达理,自强自立,慈爱多福。
   身为游子,无论我身在何处,心系故土,只因生于斯长于斯。情感是颇为复杂的。千言万语亦无法言说生死离别之种种思虑。
长辈的福寿康宁是儿孙们的福气。逝者安息,生者珍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975510.html

上一篇:文献中的圕人堂QQ群
下一篇:圕人堂QQ群建群两周年
收藏 IP: 180.105.114.*| 热度|

5 李明阳 赵美娣 葛素红 俞立平 刘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