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关于独立学者
摘编自:王龙.寂寞高华:独立学者的人格榜样.随笔,2012(2):177-191 (注:摘录的主要为189页内容)
凡事多找原因检讨自己,同时待人接物还是要与人为善,考虑到历史当事人的具体心境,怀抱“理解之同情”。
“学术探讨上观点的争论交锋不可避免,但同为读书人,在探讨问题的基础上,彼此间的尊重也非常重要,凡事还是多一点宽容为好。”
“不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发表见解。”
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说:“现在的大学已经被各种各样的课题费,其实是人民币淹没,能耐住寂寞不申请那些大大小小的伪课题的人几乎没有了……”
二、科学与人文教育笔记
摘编自:沈宁.所以他们成为大科学家.随笔,2012(2):95-100,142
“近年的中国,盛产大师,也热衷探讨做大师的捷径。小学分理科班和文科班,就是其中的歪门邪道之一。殊不知,没有精通文史的底子,理工也学不成功。”
“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说,贫困不一定就差,豪富不一定就好。贫困家庭,父母恩爱,大小和睦,教子有方,儿童也可获得良好的家庭环境,日后有出息。相反,豪门大院,长辈为富不仁,后代娇惯纵容,家庭环境实际并不好,将来成败家子者不少,所谓富不过三代。”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龚育之先生)反对分离科学和人文教育,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许多新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只靠自然科学。适应这样的形势发展,愈来愈需要培养文理交融的人才。因此破除文理之间森严的壁垒,充分认识文理交融的必要性,对于推动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需要更多成功的科学家,中国需要更多成功的文史教育,中国需要良好的家庭环境,中国需要更良好的教育环境,尤其重要的,中国需要更良好的社会环境。”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