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编自:李昊青、赵民志、王英.基于现代图书馆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价值定位与制度建设.图书情报工作,2011(9):40-44
学科馆员是一种服务理念/模式、一项图书馆制度设置,更是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具体化与制度化的现实体证。作为高校图书馆理念延伸与服务机制深化的时代产物,学科馆员的价值定位主要表现在文化建设和制度选择两个方面。
学科馆员制度的实施源于高校文化建设的需求牵引,随着高校知识与文化需求的发展而深化,其具体表现在:满足用户专业化、个性化服务需求;高校学科与科研建设需求;图书馆自身发展的时代要求;促进馆员自我价值实现的内在要求。
学科馆员制度作为高校知识需求与图书馆理念发展的现实结果,其理论产生与制度设置都需要一定的认知基础和图书馆文化环境。实践表明,成功的学科馆员制度创设往往遵循这样一条逻辑脉络,即“为什么建设(实施的必要性)-它是什么?-怎样设置与运作-如何评估-怎样调整-如何使之深化并可持续发展”。学科馆员制度建设包括环境要虚、建设原则、组织模式、绩效评估及实施策略五个基本要素。
现行学科馆员的工作职责内容主要是按“主动联系-熟悉需求-参与合作-定向培训-沟通对话-业务深化-持续保障”的逻辑建构的。学科馆员关联性制度的主要功能在于:加强馆藏资源科学化与合理化建设;参与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形成学科化服务的制度对接与信息交互;建立个院系的信息专家库,深化服务绩效等等。 学科馆员制度创设与发展既有客观必然性,又受主观倾向性制约。图书馆公关影响力主要表现在:领导对图书馆的认知、印象与重视度,主要是学校领导的支持与馆领导及各院系领导的重视;与各职能部门、教学院系之间的关系度;与读者(教职员工、学生及其他)的联系度;与校外图书馆及文献机构的资源建设共享与合作度等。
有些高校在创设学科馆员制度的过程中往往陷入一定的认知误区。如功利主义倾向严重,忽视对制度的全面了解和根本性认知,缺乏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盲目追求不切实际条件的服务创新等。这些误区极易导致学科馆员制度变为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影响图书馆自身的服务创新与发展。因此,在选择实施学科馆员制度时必须:立足现实,着眼未来;扎实理论,务实创新;服务实践,稳步推进。
由学校文化与现实知识需求所决定的学科馆员制度的确立与实施,展现了高校图书馆服务多元化、深层化走向,同时也昭示着现代图书馆理念的现实回归。学科馆员制度是现代图书馆员的知识能力与知识结构、图书馆理念与图书馆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文献中心开展学科化、个性化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科学有效的学科馆员制度预示高校图书馆服务价值的升位,这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职能角色从“教辅单位”向“教研单位”的转变,并且在一定程度凸显了现代高校图书馆“教辅建馆——文化兴馆——知识立馆”的渐进式服务与教学的战略办馆理念。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