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圕人堂话题:数智时代,如何让馆员发光?(III)

已有 4352 次阅读 2024-1-13 12:24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2024年1月9日,圕人堂推出“数智时代,如何让馆员发光?”交流话题,欢迎群成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第I部分征集到65条;第II部分征集到43条;第III部分征集到29条。

109.如何让馆员发光?第一,需要合适的机制和环境,机制和环境决定馆员能不能发光;第二,判断和评价馆员发光的意愿和能力,馆员想不想发光,有没有能力发光;第三,培训主导下的专业化教育提升馆员发光能力;第四,引入竞争式自我管理、压力驱动式管理等方法激发馆员活力,提高发光效率;第五,让馆员享受发光的红利。第六,当馆员在发光的路上前行,漆黑一片,看不见希望,看不见光时,图书馆管理层应是持灯人,照亮他们的路。(弯曲的直线)

110. 如何让馆员发光?馆员自己要有一颗敬惜纸字之心。(小书虫)

111. 开放,透明,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设计领导和员工利益、风险一致的机制,同时避免机制僵化。 员工通过服务读者服务社会,打造个人IP,领导通过服务员工打造个人IP,通过智能画像等多元评价。迭代的成绩另算。(zhxy)

112.所谓“馆员发光”,其外在体现可能是职称、职务提升或者社会认可度的增加,而其内在或者本质上则是关于馆员如何实现个人价值的问题。尽管图书馆并非权势部门,但作为文化服务机构,无论是信息素养教育、学科服务、资源建设、古籍开发与保护,还是日常的文献服务,图书馆员只要愿意,都能够在其中找到实现个人价值的路径,为师生、学校乃至国家作出实质性的贡献。每个图书馆员都可以选择不做,或者少做一些虚头巴脑的事情,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尽力多做一些真正有意义、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历史的事情。(忽佐忽佑)

113.人生路上的每段行程都会有收获,有时收获的是技能,有时收获的是自信,有时收获的是心情,有时收获的是财富,有时收获的是教训,行程中的苦和累,终会成为个人财富。(猫奴一枚)

114.馆员发光发亮,最终受益的除了馆员本人馆领导也跟着会有光,有气魄有见识的馆领导谁会阻止馆员发光呢?有见识的领导都懂这个,谁会不让馆员发光?馆员自己的能动性才是促使自己发光的主要动因,正如俗语说的“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发不发光在自己不在他人,自己发自己的光,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猫奴一枚)

115.发自己的光,不要吹灭别人的灯。(慧)

116.分享三点感悟:(1)付出不求回报,但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是时间或是方式上的差异而已。(2)你若不想停歇,全世界都会帮助你!遍地都是有心人。(3)当别人分秒必争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不要总眼馋别人的成功,想想自己付出了多少!这才是最应该思考的问题。(猫奴一枚)

117.关于“如何让馆员发光?”,实际不仅仅是图书馆员的事情,对于图书馆员来说,自己的事情自己上点心。大环境重视输入输出、重视绩效、重视“性价比”,图书馆员的价值需要有一定的显示度,需要争取以适当的形式展示出来,赢得必要的关心与支持。圕人堂作为一个话题推出来,集思广益,或许或多或少有所帮助。圕人堂不是干巴巴的讨论,还有系列输出。比如关于“图书馆员“名词术语的“科学普及”,关于榜样馆长、榜样馆员的宣传推广,关于好的做法的推广(比如“北大馆如何让馆员发光?‘’,宣传推广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与探索 )。(图谋)

118.馆长的高度决定馆员的高度,环境决定馆员是什么人,环境是染色体,环境是什么颜色,就涂抹给馆员什么颜色。(弯曲的直线)

119.我们现在5个人做6年前15个人做的活儿,还在不断被要求提高“显示度”,而我们提出的牵一发动全身的精兵简政的做法却不被采纳,不敢讨论、不值得讨论.....什么才是值得做的?!该低效重复的回归重复,该高效集中的应该给机会和平台“发光”!群里的讨论很有意义,希望更多的“第一生产力”意识到这些问题,关注这些问题,回答这些问题。(寻真)

120.广大读者也是图书馆人不可或缺的元素,没有读者的意见、建议图书馆工作就不好创新。我们今年主要工作,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阅读推广,其它可忽略。精兵简政,该让老馆员休息的多休息。

(酷暑狮子)

121.让馆员“发光”,我感觉还是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让努力工作的馆员得到正向的、积极的反馈,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都可以,进而带动其他同事一起“发光”,形成良好的馆内工作生态。但现实往往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导致原来“发光”的馆员越来越主动黯淡,不想再发光了。所谓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叮咚)

122.能坚持不懈发光发热、不在意他人闲谈蜚语的馆员真是太难能可贵了。同样数量的馆员,做出来的工作量能差一倍,我觉得有工作效率的原因,肯定也有“发光”馆员的原因,往大了说,就是组织文化做的好,让大家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劲往一块使。(叮咚)

123.馆员的发光时刻从来不是站在“聚光灯”下,而是用职业情感认真工作每一刻的点点滴滴,和今天我为读者提供了什么样的价值。(橙子)

124.我再分享我经历过的一件事,现在说来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有一天我在程焕文的博客上留了一句言,想问问某件事我该如何做(具体事就不便说了),程馆长还真给我回复了一句话“那是馆长该操心的事,你不要考虑”,对于这句话,我看到后先是有点尴尬,但很快就想明白了,也就有所领悟,明白我该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合适了。我的理解就是,做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做领导放心、读者满意的馆员,不给领导添堵增乱、不让读者抱怨,这是不是就算是发光发热吧。(猫奴一枚)

125.发光的话题有个很大的问题是,因为不少是口号型的表决心,要么就是鸡汤类的。可能是大家习惯了这类的东西,随口即来。

我发现到现在似乎没提起过一点:团队的发光。我知道作为草根,改变机制无望,但可以组建自己的:其实你只要拉上一个人愿意做事的,你的发的光就多了一倍。而这是我们常做第事情。

我们现在在资源的采购到剔除过程中(叫cradle to grave)会遇到很多技术细节,而每个人都有特长和喜欢做的的事情。当然,如果换了国内的宣传,有时大家要做多面手什么的。资源建设是一个反复的循环:我们看着锅里,捡到碗里,吃到嘴里,吐到盘里。同时,这些资源其实是各人的事情,是按大学科分的。自己对很多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尤其是alma系统后面的analytics的公式什么的。我知道这些东西能做什么,但我从来不想做具体的,但隔壁一个同事对这个会做,我就遇到这类事情都让她做。不过,遇到要和书商数据商谈判,这是我的强项,所以这方面都是我的事情,我会和厂商用我的节奏慢慢铺垫我的谈判策略,这里的细节我们各人看各人的时间和特长,但在往往在价格细节上,我往往有很多办法来得到我们需要的价格,但我一直是很尊重对方,同时坦诚地解释我们的困境。不过,现在很多厂商都是小姑娘之类的,如果到我办公室来面谈,我实在没有什么共同话题,而且有时需要出去吃午饭,一说就是2、3小时,我觉得很累,所以我会拉上一个和同事(我们这个组其他两个都是30多的女的),她们会从猫狗谈到最近搬家什么的,但这些都对业务谈判是有利的。

扯远了。我就是说,你可以拉上一两个人,大家分工,或者说是利益的交换,互帮互助,这样事半功倍,而且大家都方便。我是喜欢和利益相关的人非正式的团队,因为由上到下的,往往是其他人给你选的,而这些人未必是你想要的。当然,这里的确涉及到一些其他的问题,因为你没法让他做他不想做的东西,而你也需要有东西和他交换。

126.太对了,有好的团队有三两个志趣相投的人共事(这个群体可大可小,有时一两个人便可,各自发挥各自优势,打配合)也会群体发热,光亮更耀眼。(猫奴一枚)

127.说起博客,再说几句,想当年我浏览过很多图情专家的博客,受益匪浅,也就在那时候我就知道群主图谋其人,还有早期的“E线图情”等平台,和好几个年轻后生在网上曾有过互动,记忆最深的就是图谋前几日提到的目前在南京大学工作的谢欢,后期我转换了研究方向,才慢慢不再关注图情博客,时间久了虽不能准确记起当年火爆的博客名了,但从中得到的启发和一些理念还是有记忆的。记忆最深刻的一篇博文就是程焕文先生回复一个要求大学城图书馆夜晚延迟关闭的文章,他通过一篇长文拒绝了那位读者的要求,从他的字里行间中能感知他是一位好馆长,特别体谅基层馆员们的不易,而不是一味的迎合读者的不合理要求或者是某些上级领导的外行指挥,在他手下工作累但一定快乐。当时我还斗胆将他这篇博文推荐给我的时任馆长。还有程焕文馆长的一个理念,就是图书馆岗位需要以貌取人,是指的馆员需要漂亮的,会待人接物,此处是大致意思哈,记忆若有错请谅解。(猫奴一枚)

128.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培养自己的团队,就看你怎么做。我是很喜欢扶持新人,然后给这些人机会,而且我从来不和这些人抢功劳,因为其实我自己不需要这些,但这些人却很需要以此建立自己的credentials(专业信誉),这在以后,对我自己是很有益的。这其实到处都是这样的。我现在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是经过我当年扶持的(比如说服某人申请和我有直接关系的岗位),另外就是位置空出,我向馆里建议某人来学学,看看是不是能承担,但当然后来就一直做下去了。(麦子)

129.发光话题的讨论,麦子老师的分享,令图谋感动。大段大段内容,背后付出许多。麦子老师的分享,实际是非常有益、有用的。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感知、认知。私底下,同我反馈的人不少。我作为“群辅”角色,一直保持观察与思考。囿于精力和能力,加上其他一些制约,许多方面力不从心,没能更好地“履职尽责”。圕人堂群成员,大多属于“学习型”,在群内公开表达的比例很小,但确实是在边学边干,学以致用。(图谋)的确,其实我很多发言是一个个字码的,一般需要1个小时以上。前面的一段,写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麦子)

130.谦虚使人进步。我作为“群辅”角色,如果不谦虚或不够谦虚,工作没法干。图谋可以不谦虚地说,圕人堂不仅仅是QQ群,她是一个“服务体系”。圕人堂的受众,实际上是比较广泛的。讲一个昨晚的故事。昨晚,看到成员分享一位省级公共图书馆馆长的书,刚好,我在哈尔滨时见过这位馆长。这位馆长告诉我她也在圕人堂群里,我当时很诧异。我把我的诧异告诉书小弟“做馆长了,还关注圕人堂这样的草根群,我真感到意外,不清楚是否还有其他人。”书小弟随机帮求证,答复是“关注了,但不在群里。”看来有可能是我听差了或误解了。说“关注了”,那有可能是指关注了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当前圕人堂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者近8000人。我在哈尔滨期间,有位青年才俊告诉我,他是从学生时代持续关注图谋博客,当时是图林老姜推荐给他的,自此之后持续关注。简单交流过程中,他还列举了我的几篇博文内容。他是因关注图谋博客之后成为群成员之一。圕人堂成员中,有的成员成长很快,从本科学生成长为985、211高校馆领导的有好几位。麦子老师分享的信息,他们也是在关注的,且有实际影响的。(图谋)

131."如何让图书馆员发光?"之问或许会引发对图书馆员整体关注和总体研究的话题,比如现阶段图书馆员的精神风貌、专业能力、职业态度、现实困惑以及期待等等。其实,“发光之问”已经走在了解和研究图书馆员的路上了。能来圕人堂的,多多少少都是有些追求的,至少学习专业知识的意愿是有的。

132.圕人堂成员中,据个人了解(因为圕人堂是非实名群,了解不全面),确实有多位馆长(包括985高校馆长、211高校馆长、公共馆馆长等),而且是从图书馆员成长起来的。2017年评选的圕人堂突出贡献者中,有一位已成长为副省级图书馆馆领导。(图谋)

133.2019年,王波老师曾在拙作《新业态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业馆员职业能力研究》序言中评述图谋——“经过十几年岁月的磨砺”“博名求赞的心情已远远让位于推动事业的渴望”。1990年代末,《大学图书馆学报》读者沙龙论坛,王波老师是版主,我那时网名叫“a”,后来用图谋网名(我将图谋“翻译”为“libseeker”,因此图谋的英文名字叫libseeker,更准确说是a libseeker)。光阴如梭,掐指算来,图谋已图谋25年了。王波老师是看着我变老的。入职之初,图谋曾是困惑的、迷惘的,是王波老师的热情鼓励与提携,照亮了我前行之路。猫奴一枚关于图情博客那段话,勾起了我的回忆。另,王波的新浪博客名叫书间道(网名“书骨精”)。谢欢的博客叫味斋(?),网名味斋主人,那时还是图书馆学本科学生,现在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系系主任、博导。王波、谢欢二位也是圕人堂群成员。(图谋)

134.圕人堂,难的不是管理,而是服务。圕人堂服务体系为一体两翼一检索平台,以圕人堂QQ群为体,以“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及“圕人堂微信公众号”为两翼。“一体两翼”的载体是《圕人堂周讯》。一检索平台指“圕人堂QQ群知识库”。圕人堂微信公众号(圕人堂LibChat)、科学网图谋博客圕人堂专题(《圕人堂周讯》)、圕人堂QQ群、圕人堂QQ群知识库(http://43.142.145.220:88/ ),四者之间是“融合“的,共同构成“圕人堂服务体系”。“圕人堂服务体系”背后凝聚的是圕人智慧与服务。图谋仅仅是作为一个图谋(a libseeker),贡献一份绵薄之力。种种原因,很多贡献者或主动或被动选择“深藏不露”。我这种表述是比较客观的,当前的圕人堂服务体系实际真是个“大摊子”,图谋一己之力,根本不可能。(图谋)

135.接着麦子先生的团队说,再插播一句话“在团队里要做一个正常人,决不能做没有原则的烂好人,遇人遇事不能太好说话,否则时间久了被某些不知好歹的人欺负,这样就会连带团队其他人也跟得被动,此时你会受到两面夹击,一面是你曾经无原则退让得利者的反目,一面是团队其他人的埋怨。有幸进入某个团队,就不再是一个人在战斗,考虑事情要首先考虑到团队的整体利益”。(猫奴一枚)

136.“猫奴一枚”这话很有道理。另外,组建团队,不能找光是你喜欢的,然后他也对你很钦佩,从来不说反对意见,这少则对团队的进步无帮助,而且有时是会出事的。另外,如果你找的人都和你一样,你最多能多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如果是错的也就做下去了。在很多情况,不同的建议,尤其是你觉得很不舒服的建议,往往是最有价值的。(麦子)

137.【图书馆员如何发光】

按语:一直有关注这两天的这个话题,但是由于水平有限,不敢妄言。感谢图谋老师邀请,今天就斗胆说说自己的看法。

图书馆员要发光,根本的还是要让自己变成光源,但我们不是萤火虫,没有与生俱来的光源体,所以要使自己变成发电机,发电机可人为开发制造,实现发电发光。

第一,向内制造,让自己成为发电机。无论何专业,对实践和实务、理论都要保持持续性学习心态和开放心态,做好本职岗位工作同时,丰富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经验体系,两者不可或缺。在自己还没未能发电发光时慢慢制造好发电机,积蓄能力。如实践技能学习,论文撰写发表,课题项目申报等等都是修炼不可缺少的选项。可能很多人都诟病图书馆氛围、领导和同事如何,但是本质上这些都是外在因素,向内制造,做好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当你有一天真的可以发电了,你周围自然会聚拢需要你这束光的人和事。你可能真的成为了你们馆的一个光源点。其他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第二,向外发光,照亮需要之人。正如麦子老师说的,团队合作才能更好发光。自己会发光后,给别人照亮前行的路,让需要的人少走黑路,因为在你成为发电机这个过程中你也可能接受了来自外面的帮助和照顾。能量大一点就把光速照射半径发大一点,反之就小一点。在这个领域内或同事或同行 总是需要提升业务技能,理论水平,乃至世俗的职称项目论文等,总能聚拢几个合拍和互补的且需要你这束光的人。

第三,调整心态,适度激情投入。不要抱怨社会地位低,边缘化等等,这些都是老掉牙的问题。选择了这个行当大家应该都有一定心理准备的,调整心态适应才是,做好前面两点,你照样也能发光发热,在本领域干的精彩,这样的现实例子不少。为啥说适度激情投入,虽然这是吃饭的家伙,但每个图书馆员都有工作之外的生活,家庭、朋友及亲密关系,这些都做好了,你发光发热了对家庭才有价值。

以上粗陋浅见,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人批评指正(书小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17745.html

上一篇:2023年科学网图谋博客成绩单
下一篇:圕人堂话题:数智时代,如何让馆员发光?(IV)
收藏 IP: 172.233.130.*| 热度|

4 刘进平 宁利中 李沣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20: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