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数字素养”成为热点词汇,图书情报领域在乘势而为。
“数字素养”术语由Paul Gilster于1997年正式提出,并于2009年走进图书馆视野。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同一性体现在强调信息评价及批判性思考,而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所强调的素养和技能不同,两者相互融合与借鉴。数字素养侧重数字意识、数字知识、数字能力、数字伦理。截至目前,“术语在线”网站搜索“数字素养”关键词,全国科技名词委尚未审定公布。尽管如此,信息素养和数字素养及其教育不乏关注者、研究者和实践者,并已经发表了不少研究成果。2023年10月26日检索中国知网,来源类别限定为“CSSCI”(注:包含CSSCI来源刊及扩展版),篇名含“数字素养”(精确),共有180条检索结果,从2020年开始发表论文10篇以上。2020年15篇,2021年20篇,2022年38篇,2023年63篇。未来,可以预见还会进一步增长。
“数字素养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学习工作生活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一系列素质与能力的集合。’实际上,目前全民数字素养也正在成为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关键指标。联合国、欧盟委员会、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际组织和国家都纷纷推出数字素养教育国际规划和国家规范。近期我国政府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数字素养与技能的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数字素养的重要性已提升至国家乃至全球的发展战略高度。高校图书馆一直是系统化多层次开展数字素养教育的基地,国内绝大多数图书馆都拥有数字素养教育学分课程、线上线下培训以及各类赛事与活动,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已在高等教育中长期开展并具备先发优势和雄厚实力。”(龚芙蓉.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23,40(05):97-106,156.)这段文字中“数字素养”定义引自: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EB/OL].http://www.cac.gov.cn/2021-11/05/ 1637708867754305.htm.
2023年8月18日,第88届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IFLA WLIC 2023)会前卫星会议信息素养分会在荷兰召开,主题为“图书馆新机遇:借数字素养教育赋能社会”,来自多个国家的参会者分享了数字素养的多个层面,包括新闻素养、媒体素养等。“数字素养的培养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社交媒体平台更新换代迅速,新的传播方式和趋势不断涌现,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性,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同时,数字素养的培养也不应该局限于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而是需要延伸到广大的读者群。提高读者的数字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也是图书馆使命的一部分。”“数字素养不仅仅是使用数字工具,更包括了对数字信息的分析、评估和创造等一系列技能,这对身处现代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至关重要,信息爆炸时代中的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与应对数字世界中的挑战。而图书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不仅作为信息资源中心,更作为数字素养培训场所。通过多种媒介和工具的结合,图书馆可以吸引更多读者,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图书馆,参与到涉及数字素养的各类学习和讨论中。”(引自:王超,佟昕瑀.图书馆新机遇:借数字素养教育赋能社会——国际图联第88届世界图书馆与信息大会(2023)会前卫星会议信息素养分会亮点集锦[J/OL].图书馆杂志. https://link.cnki.net/urlid/31.1108.G2.20230920.1932.006)
关于“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龚芙蓉《ChatGPT类生成式AI对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影响探析》文中的表述是乐观的。实际上,种种原因,可以说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也可以说“文献检索教育”“信息检索教育”)的现状是十分尴尬的,有开展的比较好的高校,但为数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个高校图书馆不同程度正经受人力资源之苦。十年间,人数是在不断缩减的,承担的工作内容是在不断增加的。举一个实例,有位双一流高校同行提供了两组数据:2003年,馆员数133人,师生数22757人,馆员人均服务171人,数据库27个,资源经费500万元;2023年,馆员数70人,师生数36407人,馆员人均服务520人,数据库127个,资源经费2000万元。上述情况,实际上是“缩影”。具体到各馆的情况,情形相对更为复杂。比如,好多图书馆实际上增加了其他职能,涉及档案馆、博物馆、校史馆、学报编辑、校信息中心等。高校图书馆两项职能:教育职能和信息职能。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书目教育”(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注:庄守经口述史中,回忆“关于高校图书馆性质、地位和作用的三句话”一节中的内容。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编.中国图书馆人物口述史.第二集[M]._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22.7:73.)这个“初心”应该牢记不忘,而实际情况是很大比例高校图书馆已经“有心无力”或“无暇顾及”。不妨设身处地想象一下,馆员人均服务171人与馆员人均服务520人,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是不是有所不同?
这些年“素养”确实越来越多了,有同行调侃说“装不下了”。信息素养、网络素养、数字素养、媒介素养、新闻素养、文字素养、智慧素养……种种素养的元素养是什么?简而言之,实际依然是“文献检索和利用的方法”,只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随机应变。
王子舟总结杜定友图书馆学特征为: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擅于继承尤能创新;博宏与专精相融并重。其中第一点的内涵:杜定友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擅于总结经验,把实践中有价值的问题抽象到理论高度来认识,用科学方法深入研究探讨,最终使其解决;杜定友的理论创说及构建,无不以实践需求为终极关照,往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引自:王子舟.杜定友和中国图书馆学[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1:137-167.)“数字素养”或其他素养的理论与实践,若能稍微加以学习与借鉴,善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