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话题背后的故事

已有 645 次阅读 2024-10-27 21:18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种种原因,时下的禁忌、顾虑比较多。我写博客20年,言辞的分寸至今拿捏不准。尽可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尤其是不能给他人制造麻烦或困扰。图谋策划《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这个话题是有所考虑的。种种原因,图书馆话题是非常小众的,关注度或阅读量非常有限。我在试图制造几个较有影响力的话题,期待更好地形成一些共识并形成一股“正能量”,助力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理论上需要面对问题,正视问题,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行动上亦步亦趋。这是当前的尴尬处境。

      关于“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探讨图书馆在社会和文化中的角色以及其发展方向应由谁来决定,它用“心脏”和“阑尾”这样的比喻来形象地描绘图书馆的重要性。 将图书馆比作“心脏”意味着图书馆被看作是文化和知识的核心,是社区或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滋养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推动着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而如果将图书馆视作“阑尾”,则暗示图书馆可能被视为一个不再重要或甚至多余的存在。 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和对待它。而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应由政府、图书馆管理者与从业人员、社会公众以及技术与创新等多方面共同主导,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决策机制,以确保图书馆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受到诸多制约,当前及未来较长时期,各家图书馆仍然是各过各的。各家图书馆提供的资源与服务是不同的(甚至大不同的,存在“数字鸿沟”。比如数字资源经费,有的高校年经费数千万元,有的高校数十万元甚至更低。)。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环境下,图书馆工作重心在转变(传统图书馆以印刷型文献为中心,数智时代的图书馆以数字资源为中心)。高校图书馆的转型升级,当前仍在积极实践与探索之中。

       数字化网络化多元化环境下,图书馆的资源与服务也已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理论上,借助信息技术,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所在高校图书馆提供的数字资源与服务。因此,老师到实体图书馆的频次大不如从前(甚至有较大比例老师,多年未进实体图书馆)。学生群体,使用图书馆空间资源较多,不少图书馆的座位是比较抢手的。当前,图书馆的办馆条件良莠不齐,好的高校图书馆,较好地做到了“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文化中心、休闲中心”。因此,干什么要到图书馆,得看具体情况。满意度方面,多方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第三方机构公开的情况看,好的真的挺好。总体来说,算的上好的,并不是很多。总的来说,确实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个人观察所了解的一点情况,仅供参考。

       大学图书馆是什么?还有许多表述,比如科研基础设施、知识基础设施等等。对于这样的表述,高校教师群体的感知与认知,或许是比较弱的。比如有一定比例的教师会说,我多少年未进图书馆(未借图书馆一本书,未进图书馆一次门),潜台词是图书馆对自己来说是无用的。实际上,对于科研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很有可能是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深度用户“,是切实的受益者。

       评论区的互动是一件比较“烧脑“的事情。博文后的评论相对好回复一些。圕人堂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回复难度更大一些(因为数量更多,且有较大比例“饱含情绪”)。

       张厚生先生的学术理念为:“跳出图书馆的圈子,借助于公共媒体宣传书苑,向公众推广图书馆和图书利用的方法和知识。这是张厚生主张和试图力行的很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社会和民族不仅需要大批的科技精英,更需要能够进行信息分析、组织和检索,帮助与支持教学科研,从事知识培养的图书馆学家和图书馆实务工作者,有了他们,文化才得以传承,科技的进步才得以建立在厚实的信息资源的土壤里。”(引自:张厚生.书苑文丛.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514-515.)图谋赞同张先生的学术理念,并在积极学习与模仿。囿于能力和水平,个人的观察与思考,存在不当不周甚至谬误,祈请学者先进海涵!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457225.html

上一篇:图书馆是“心脏”还是“阑尾”,发展由谁来主导?
收藏 IP: 49.88.73.*| 热度|

3 宁利中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28 17: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