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中国科举主题游览见闻与思考

已有 1310 次阅读 2023-8-3 18:40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也许是纯属巧合,妻子为我规划了一条高质量的中国科举主题游览的线路,稍事梳理见闻与思考。   

    吉安的行程:7月27日下午去白鹭洲书院,晚上去庐陵文化生态园(算是失误,晚上去是白跑了);7月28日上午先去青原山,重点参观了阳明书院,下午去吉安市博物馆,晚上去“后河·梦回庐陵”景区;南京的行程:7月30日参观中国科举博物馆,参观结束夫子庙附近转了转,下午游夫子庙附近的白鹭洲公园。

    关于中国科举主题,真是博大精深。受父亲的影响,自2001年至今,我将家谱研究作为一种业余爱好,积极搜集相关资料,学习有关古文化知识和历史知识,未间断相关学习与思考。故乡的湖坪村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相邻的流坑村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且名气更大。元代大学者吴澄认为,流坑董氏科名之众、仕宦之盛、爵位之崇,在抚州王(安石)、曾(巩)、乐(史)、晏(殊)几大家族之前。关于流坑村,我大约是从2000年开始关注,曾办过“千古一村”网站数年。之后,我搜集过不少资料(黄更昌先生等出版的相关图书有收藏),亦曾到流坑村实地参观过数次,最近一次是2021年7月(见:王启云.流坑村留影.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7707.html)。故乡湖坪村位于江西省中部腹地,开基祖自北宋(公元995年)开基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而湖坪族谱始修于宋代(1276年),继修不断。族谱明序为翰林学士奉议大夫左春坊国史总裁解缙撰(1407年)。最近一版湖坪村《王氏族谱》,2018年冬完成(湖坪村王氏入谱信息采集至2017年),一套12册,重约50斤,8021页。“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这是吉安的传统家风。耕读世家,求取功名是庐陵人追求的梦想。湖坪村历史上曾归属吉水县(607-1053年)、永丰县(1054-1148年),1149年之后划归乐安县均,较长历史时期属于庐陵郡辖区,因此受庐陵文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此次,中国科举主题游览让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白鹭洲书院简介:宋淳化元年 (1241) ,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白鹭洲书院。宝祐四年(1256),庐陵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吉州39人登进士第,震动朝野,宋理宗赐书“白鹭洲书院”匾额,著名爱国诗人刘辰翁、爱国名臣邓光荐等亦出自白鹭洲书院。由此书院名声大振,与岳麓、白鹿洞、东林书院并称江南四大书院,并以延续办学近八百年闻名海内外。白鹭洲书院现存古建筑云章阁:云章阁高8.7米,占地274平方米,是原书院藏书、山长讲学和就寝之处,现仍完好如初。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老校区地处市中心赣江中流的白鹭洲上,环境幽静,风景宜人,是江西省著名重点中学。我们游白鹭洲书院,出租车司机将我们送到白鹭洲中学路口,门卫让我们从书院桥那边进入参观。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就在白鹭洲书院对面,是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

    在白鹭洲书院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盏造型奇特的灯,它叫“九龙灯”。九龙灯由龙、剑和书箱组成,龙象征着兴旺发达,宝剑素有君子之德,而书箱则是知识的象征。龙剑合体,龙盘剑而成灯,点燃后灯火通明,煞是壮观。(九龙灯)主要是在我们一些世家大族,包括我们的私塾、书院里面读书用,是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象征。吉安后河景观提升工程项目的设计者们将九龙灯以艺术再造的形式,“搬”到了后河景区的爱琴岛上,也点亮了夜吉安的美。整个九龙灯33.17米,蕴含了吉安3000进士冠华夏的美谈,也揭示了吉安300座书院的耕读传统文化。“17”则意指吉安曾出过文天祥、罗伦等17位状元。

    阳明书院:明正德五年 (1510),王守仁知庐陵县,在青原山讲政良知之学,学者越之若势。万历间建青原会馆后,举春秋讲会,常有千人与会,从此,青原山成为王学的传播中心。讲会持续百余年,使吉安荣膺理学之邦,享“东南都鲁,西江杏坛”之誉。清道光年间(1821-1850)为纪会王守仁,王学传人在此创建阳明书院,集吉都九邑俊秀在此肆业。2013年在原址按原貌修复。吉安青原山阳明书院门厅照壁砖雕楹联:其功其德其言千古几人如壁立;有学有思有得四时万物自心生。横批:真三不朽。(湖南刘松山题吉安市阳明书院门厅照壁联)

    中国科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学宫东侧,地处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核心区,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心、中国科举文化中心和中国科举文物收藏中心。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含11个展厅,是中国唯一一家地下式博物馆 。中国科举博物馆包含博物馆主馆、江南贡院南苑以及明远楼遗址区三大区域。博物馆主体是科举文化展示、体验的集中区;江南贡院南苑是科举博物馆主体的配套区域;明远楼遗址区主要是明远楼、至公堂、历代碑刻及部分号舍。博物馆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10000余件文物展品做了精心挑选,选取其中约700件展品用于常设展览。在科举博物馆里,当年的试题、答卷、考生的用品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不少珍品、孤品,当年殿试第一二三名的答卷。江南贡院为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秀人,从江南贡院走出的名人包括陈独秀、方苞、唐伯虎等,林则徐、曾国藩等清代重臣也曾在江南贡院担任过主考官。(信息来源: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AD%E5%9B%BD%E7%A7%91%E4%B8%BE%E5%8D%9A%E7%89%A9%E9%A6%86/7808149?fr=ge_ala)会试是科举中的中央级考试,应考者为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明清会试三场考试内容与乡试相同,第一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策问五道。考生答题要求也与乡试相同。会试的录取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贡士有资格参加殿试。号舍简介:号舍是贡院内所建号房,为考生白天考试,夜间住宿之所。江南贡院在清代鼎盛时期号舍数量达20644间。号舍均按《千字文》排列,每一字号里的号舍多则近百间,少则五、六十间,形成号巷。号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外墙八尺,所有考生都要在其中度过九天六夜号舍间以砖墙相隔,无门,墙上有两道砖缝,以便承板,白天为案,夜间为床。考生食宿作文均要在此,因南京乡试正值秋老虎季节,蚊虫蝇鼠张狂肆虐,气候闷热难熬,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中国最后一位探花,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商衍鉴先生曾应试三科,会试两科,总共在号舍中度过了45日,他在著作中无限感慨地写道:“忆前尘梦影,不觉可怜而失笑矣!”

    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有几块武举石。明清时期武举考试中测试考生体能的器具——礩石。它有很多种称呼,如武举石、武石、制子石等,又因这项考试科目名为掇石,有人也干脆称它为“掇石”。崇祯四年(1631)武举开刀石科目,掇石便开始成为武举考试的正式项目。掇石考试所用石头便是长方形的礩石,左右两侧有可以放进手指的半圆形或者十字形凹孔,有二百斤、二百五十斤和三百斤三个等级,分别称为三号石、二号石、头号石。考生须将石块提起,离地一尺,上膝或上胸,要求一次性完成。(参考信息:(1)南京城南一小区发现清代武举石——掇石.http://www.efang.tv/yishu/2021/1124/63104.html;(2)“鳌头”武举石.http://en.njiemuseum.com/index.php/Index/Index/art/a_id/150.html)夫子庙的后花园白鹭洲公园里的鹫峰禅寺内空地有一群中年人正在练武,有男有女,很可能是一群爱好者的活动场所。武举石有一组(含“独占鳌头”),有数十块之多。湖坪村瑞庭先生公祠建筑群,邦纯宅现存有“练武石”(父亲这么叫他),此次参观之后进一步明白了那就是“武举石”。湖坪村,实际亦是文武并重的。流坑村更是出了文武状元:文状元董德元(1096-1163),绍兴十八年(1148年),“以有官之故,诏升王宣子居上,而董德元次之,恩例与大魁等”,时称“恩榜状元”;武状元董藻(?-1127),1126年董藻以举人身份入国学,朝廷在金兵南侵的严峻形势下,为备急需,特诏设一科以谋略取士,董藻名选第一,时称“武状元”,汴京被攻陷后,在南退途中,董藻不幸身亡,刚刚发迹即死于国难。

    中国科举主题游览,接触的信息信息量非常大。拍摄了一些照片,并进行了粗浅的延伸学习,即便是这样,也是耗时费力的。1300年的中国科举,简略概述为三点感受,:一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二是“成功的背后泪多少,辛辛劳劳,汗珠干了有欢笑”;三是“真三不朽,奇迹不奇,事在人为”。  

 附游览过程中拍摄的部分照片:   

延伸阅读:

王启云.走近庐陵,欢欣鼓舞.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97515.html

 耕读传家,文脉千年。追求卓越、坚守气节。放眼天下,崇文重教。传扬家风,团结拼搏。追根溯源,饮水思源。走近庐陵,欢欣鼓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397764.html

上一篇:我的老爸老妈
下一篇:旅途中图书馆见闻与思考
收藏 IP: 114.237.25.*| 热度|

3 杨正瓴 郑永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2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