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王芳等著.情报学理论: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M]._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9:44-65.
王芳教授等所著的《情报学理论: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用历史主义的视角对情报学理论流派和研究方式进行了系统梳理,是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创新研究。该书第3章为王芳撰写的“情报学的学科结构”,对情报学的学科属性、体系结构与主题领域进行分析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情报学理论的哲学基础和应用发展。
情报学是一门受信息技术驱动并广泛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交叉学科。受学科基础与社会需求的影响,世界各国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并不完全同步,学者们所关注的研究领域也各有侧重,这使得情报学一直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和结构。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情报学研究快速增长;另一方面,情报学的学科版图也在不断扩张和调整。为此,国内外的情报学学者关于情报学的身份认知和自我反省从未停止过。
① 情报学的界定。综合21世纪以来互联网、大数据、信息技术与认知科学对情报学的影响,将情报学界定为:情报学是研究在不断发展的技术背景下的管理、分析、处理、增长、关联、传播,以及个人、组织与社会进行信息获取、开发、利用、共享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科。为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分析与处理,也需要充分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行为模式与所处情境,同时应当关注信息服务主体的组织结构、服务模式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为此,情报学关注的研究问题包括:信息管理、信息检索、信息推荐、用户行为、信息计量、数据分析、知识发现、情感分析、社交媒体、信息生态、信息机构、信息技术、信息共享等。
② 情报学的学科起源。新学科是通过现有学科的扩展或多学科的联合发展而来的。情报学也不例外,这也是关于它身份争论的起因之一。关于情报学的学科起源问题,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考证,主要观点有:欧洲的文献信息学派;苏联的科学交流学派;美国的信息科学学派。综合来看,情报学的学科起源可以归纳为文献学与计算机科学。不同的学科起源观代表了不同的情报学研究流派,也反映了不同流派和范式的成熟度或“力量”比较。但是无论倾向于哪一种学科起源观点,情报学一直聚焦于如何应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爆炸”问题,关注的主线一直是信息的处理、组织、检索、获取、交流与利用。只不过在不同的技术发展阶段,所侧重的环节有所不同。
③ 情报学的概念基础。对于情报学的基础概念的理解不一直是一直以来情报学学科身份难以明确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体来看,情报学拥有相对稳定的核心知识,如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信息行为、文献计量学、知识与学习等。尽管如此,许多学者仍然认为情报学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和结构。分析一个学科的身份与边界,需要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尊重学科已有的历史发展轨迹,分析考察学科已有的发展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学科身份与地位进行总结与定位。从发展历史来看,国内外情报学研究的对象并不仅限于“智能”(intelligence,infortelligence)意义上的信息活动。无论是传统的“检索”领域,还是新兴的智库研究领域,整个情报活动过程及其一般性或特殊性规律仍然是它们的主要研究内容。半个世纪以来的情报学研究表明,相对于“inelligence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更具有开阔性与包容性,能够更加完整地包容目前情报学传统新兴的跨学科与多学科的研究主题与分支领域,更加全面地反映情报学的发展历程,从而形成独特的学科身份。
④ 情报学的焦点问题。一个学科的发展,既是实然的,也有应然的成分。国内关于情报学学科发展走向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视角:一种是经验性的研究视角;另一种是规范性的研究视角。前者主要是在对情报学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回溯和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出情报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和发展走向;后者则是从信息、情报、知识、智慧、智能等概念的内涵辨析出发,从概念间内在逻辑联系推理出“情报学应当是什么”这样一个命题。情报学的核心问题总结为:“如何解决人类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的局限与信息无限增长之间的矛盾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情报学从技术的、用户的和信息的视角进行了全方位的理论研究与职业实践。用户、信息与系统各自的属性,以及三者之间关联与交互过程中的行为、技术和情境,构成了情报学研究所关注的现象域与核心研究问题。
⑤ 情报学的组成部分。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世界情报学的发展路径存在着明星的不同步现象。总体来看,美国的情报学研究主要以图书馆信息为主,偏重信息行为研究的LIS甚至已经成为情报学的代名词。在具有文献学传统的欧洲,起源于文献计量的信息计量学发展迅速,并且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与各类政策研究,促进了不同学科信息学的发展,如生物信息学、医药信息学、政策信息学等。在中国、西班牙等国家,情报学更加偏好技术研究。在中国,科学交流学派影响深远,科技情报、产业情报、竞争情报、公安情报等具体领域的情报研究持续发展,成为情报学学科体系的重要促成部分。此外,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社会、社群信息学等各个分支领域不断发展,扩展了情报学的研究边界。比较成型的组成部分有:图书情报学、信息计量学、信息学与社会信息学、情报研究与情报工程。
⑥ 情报学的学科属性。情报学是技术驱动的学科(情报学自形成之日起就呈现明显的技术驱动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信息技术经历了计算机、互联网和大数据3次革命性的发展,每一次都为情报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情报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具有多个学科起源,如文献学、计算机科学、传播与通信学科等;借用了多个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随着理论基础、研究问题、专门研究方法的确立,情报学的研究范式逐渐成熟,正在从一门交叉学科成长为一个独立的、稳定的学科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一些交叉领域逐渐成熟,成长为情报学的分支学科。);情报学是一门横断学科(信息问题是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关心的问题;情报学的核心领域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工具性知识。);情报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作为intelligence的情报具有“耳目、尖兵、参谋”的作用,在国家安全、军事、外交、公安、企业管理等各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以此为研究目标的情报学则具有应用学科的性质;情报学具有工程属性。)。
延伸阅读:
1 王芳.《情报学理论: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前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36-1342789.html
王芳等著.《情报学理论: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21.9.
本书是对情报学基础理论的一次全面梳理和创新研究,它不止局限于某个领域,而是力争全面呈现情报学学科理论研究的成果,促成情报学各领域的理论交流和对话;它不仅关注情报学当前最新的理论研究热点和进展,而且用历史主义的视角对情报学理论流派和研究范式进行了系统梳理;它不止对情报学理论研究的成果进行了介绍,还对情报学理论背后的哲学思想,包括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元理论和范式等命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它也不止是对已有文献的回顾和梳理,还提出了独特的分析视角和思想观点;它也不止是定性的分析,还运用机器学习等方法基于全数据对情报学理论进行了识别、抽取和计量分析,揭示了情报学理论发展的规律;最后,它还全面介绍了情报学理论研究的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既包括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也包括解释主义的方法论,这对于反映情报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和范式变迁都十分重要。总之,这本书首次从哲学视角对情报学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和创新分析,对于情报学学科的成熟和学术研究的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在情报学教学和实践工作中发挥理论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王芳,女,1970年生,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青年学者。南开大学网络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信息计划(IFAP)专家,国家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基地(北京)客座研究员。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科重大项目2项,国家级一般项目10余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研究方向:知识发现,情感挖掘;政策信息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与电子政务;情报学理论与方法(在上述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数字档案馆,数据管护(Data curation)与治理,网络社会治理。详见:https://bs.nankai.edu.cn/2019/0101/c13658a170204/page.htm 。
2 售书网址:情报学理论:哲学基础与应用发展.https://item.jd.com/1372770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7: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