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已有 3463 次阅读 2021-7-6 14:55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圕人堂文摘

图谋摘编自:柯平,刘旭青.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9,40(05):17-22.

    《情报资料工作》2019年第5期刊发柯平、刘旭青《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该文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目录学发展历程,目录学研究经历了研究热度的高低起伏。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目录学史等方面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主题领域分布不均、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技术背景和学术的有效融入等问题。系统地总结此时期目录学研究的现状与历史地位,对我国目录学研究展开思考,进而明确目录学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摘编该文“思考与启示”及“结语”部分。

    现代目录学正处于变革的时期,科学发展的生命力也在于不断地改革创新。追溯研究者们曾经的研究足迹,我们要站在中国目录学整体理论的视野反思中国目录学的发展,重新审视中国目录学展的历程和走向,动态地把握目录学的发展方向。

   (1)坚持目录学研究态度的改革和开放。目录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其每次跨越式的发展都伴随着社会的开放。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目录学开始融入世界目录学潮流,之后中国目录学发展的每一关节都深受异域目录学输入的影响。现代目录学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不是古典目录学的简单延伸,需要在国内外交流过程中吸收国外目录学的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要规避目录学研究发展中自我封闭、自我循环、边缘化、空洞化风险,但也不能单纯热衷于理论的引进、方法的移植,要结合我国目录学研究和书目工作的实际,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目录学研究体系。一方面,在多元化的学术背景下,要明确目录学与相近学科间互联互通、交叉渗透的优势和特点,从学科发展关联思维的新认知去探寻目录学发展的关键逻辑节点。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化将目录学置于前所未有的新环境中,目录学面临着将传统的书目工作方法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选择,只有不断创新,坚持目录学研究态度的改革和开放,才能推动目录学研究。

   (2)把握目录学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学科的发展总是从微观走向宏观、从朦胧走向直觉、从表面走向深层,至今目录学知识结构呈现出复杂的态势,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结构体系。目录学研究不能脱离当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需要去探索其背后发展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动力,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目录学发展的规律。目录学的时代性反映出其发展会受到外部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决定性因素还是目录学自身的内在逻辑和发展机制,目录学的发展更多的表现是受社会因素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双方面的制约。目录学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表现出一定的波动性;由于学科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不均衡,目录学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目录学发展有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相关性特征。在社会环境迅猛变化的当今社会,要寻找到目录学发展新的定位,把握当代目录学的发展方向,进而完善目录学的研究体系。

    (3)培育文化传承与的学术担当的科研精神。目录学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结晶,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文化与文明传承的作用,一国的目录学就是一国的文化史,世界的目录学就是世界的文化史。目录学的未来是建立在历史和现在双重的基础之上的。我国传统目录学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建设性与挑战性,对传统目录的继承与发展已成为目录学界的共识。传统目录学和现代目录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和继承性,在21世纪,要在新的目录学体系下推动、弘扬中国古典目录学优良传统,将传统与现代、未来相结合,勿失其文化身份特征;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目录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学术传统,通过文献研讨学术,发挥目录学的学术史功能;要坚守目录学科学的态度和求实的精神,记录和保存人类文明的精神财富,客观准确地揭示报道文献信息。自我国目录学步入现代化进程以来,目录学的发展离不开一些“终身厮守”的“卓然名家”的继承和坚守,青年学者应具有对本国文化传承的自我意识和学术担当的历史责任,继承目录学家、目录学研究人员学术担当的科研精神。

    (4)处理好时代与致用、理论与实践等多方关系。与其他学科一样,目录学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必然会受到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的影响和制约。当今社会学术丛林同样面临着“变则活”“适者生存”的竞争态势,目录学也应适应社会时代的发展积极做出应对。致用性是目录学存在的生命线,目录学理论在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理应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录学实践远落后于社会需求,从事目录学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往往会有目录学不受社会和学术界重视的危机感和失落感。目录学研究要关心社会现实问题,从广泛的目录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并提升到目录学研究的理论层面。网络环境和知识经济是目录学实践的新背景,目录学研究要想实现自身价值必须融入整个社会,关注学术文化的发展和图书文献的变化,注重数字环境下相关目录实践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充分发挥目录学在国家知识创新体系中文献整理、知识组织等作用,深入书目实践工作,继承和发扬目录学致用之道,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读书治学的需要。

    回顾与思考是学科不断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回顾与展望也都局限于当下的认识水平。纵观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目录学的发展历程,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目录学研究在改革、发展、创新等诸多方面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处于大变革、大发展的历史时期,我国目录学研究全方位推进,4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为今后目录学发展提供了借鉴,但目录学研究40年的发展也同样伴随着“困惑”与“冲突”。当一门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和规模,此门学科的研究内容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革,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科学研究对象自身矛盾变化的必然结果。面临当下目录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迫切需要目录学界作出改变,适应新时期国家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和环境,抓住目录学发展良好的时代契机,以良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目录学有着光辉的过去,再铸目录学辉煌任重而道远。


延伸阅读:

1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2019)中目录学名词辑录

目录学:研究书目工作的特点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的学科。

目录学家:在目录学或目录事业领域造诣深厚,为目录理论和实践做出突出贡献,影响卓著的学科带头人或学科专家。

专科目录学:目录学的分支学科。是分别研究各门学科的文献与目录的目录学学科的总称。例如马列主义文献目录学、中国历史书籍目录学、中国文学文献目录学、哲学社会科学目录学、自然科学技术书籍目录学等。

应用目录学:目录学的分支学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宣传、普及书目产品的利用(即开展文献检索),并积极向各领域、各学科渗透、融合。

比较目录学:目录学的分支学科。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目录学理论、目录学著作、目录工作方法和成就的比较分析,探索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目录学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特性。

普通目录学:目录学的基础性学科。主要研究书目工作的一般性规律、综合性书目材料普遍适用的编制方法,以及综合性的、多学科的普通书目的发展状况等内容。

2 中国知网中柯平教授发表的篇名中含“目录学”的论文

[1]王平,柯平.坚守与创新:中国目录学教育历史回望与现状透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37(06):107-112+62.

[2]柯平,刘旭青.中国目录学七十年:发展回溯与评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9,45(05):101-111.

[3]柯平,刘旭青.改革开放40年我国目录学研究的成就、问题与思考[J].情报资料工作,2019,40(05):17-22.

[4]柯平,刘旭青.论彭斐章先生现代目录学思想[J].图书情报知识,2019(04):26-34.

[5]刘旭青,柯平.目录学知识在阅读推广活动中的应用价值[J].图书馆论坛,2019,39(06):133-138.

[6]柯平.关于中国目录学创新发展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14(03):21-23+11.

[7]柯平.沉痛悼念著名目录学家朱天俊先生[J].图书馆,2013(06):102.

[8]戴丽琴,彭树欣,柯平.梁启超:中国古代目录学研究现代第一人[J].图书馆论坛,2012,32(03):190-193.

[9]柯平,曾伟忠.试论面向数字书目控制和数字资源控制的数字目录学[J].图书情报知识,2007(05):34-41.

[10]柯平.数字时代的中国目录学——在第五届全国目录学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总结[J].图书馆建设,2007(04):116-117.

[11]柯平.数字目录学——当代目录学的发展方向[J].图书情报知识,2005(03):18-22.

[12]柯平.中国目录学的现状与未来[J].图书馆杂志,2005(03):5-11+4.

[13]柯平.中国目录学的新观察[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4(03):7-14+69.

[14]柯平.王重民与姚名达的目录学思想比较研究[J].图书与情报,2003(04):40-45.

[15]柯平.中西古代目录学比较研究[J].津图学刊,2003(02):1-9.

[16]柯平.创新的庄严和魅力——《明代目录学研究》评介[J].图书与情报,2000(04):81-83.

[17]王国强,柯平.论郑樵目录学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69-75.

[18]柯平.试论以信息理论为基础的现代目录学[J].图书情报知识,1994(02):22-25.

[19]柯平.古书目目录类之源流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01):34-39.

[20]柯平.IFLA“国际书目控制与国际机读目录”计划的回顾与展望[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3(05):18-23+29.

[21]柯平.信息理论对现代目录学的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3(03):14-16.

[22]柯平.我国目录学研究现状评述[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3(01):5-10.

[23]柯平.关于目录学文化研究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02):119-125.

[24]柯平.十六世纪中西方目录学比较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2(03):29-33.

[25]柯平.目录学领域的心理学研究[J].图书馆,1992(01):25-29+40.

[26]柯平.古代目录学的社会环境比较[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1(04):27-30+40.

[27]柯平.目录学的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J].图书与情报,1990(04):45-48.

[28]柯平.彭斐章目录学思想初探[J].图书与情报,1990(02):90-95.

[29]柯平.中西目录学比较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1990(01):33-37.

[30]柯平.比较目录学的特征和目的[J].图书馆界,1989(04):43-44+50.

[31]柯平.论目录学的教学[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9(04):73-76.

[32]柯平.比较目录学研究序论[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9(02):21-23.

[33]柯平.略论目录学分支学科的建设[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8(01):34-36+33.

[34]柯平.目录学与情报学简论[J].河南图书馆学刊,1987(02):37-38.

[35]柯平.论孙德谦的目录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122-128.

[36]柯平.目录学札记——校仇学与目录学[J].赣图通讯,1986(01):23-24.

[37]柯平.西方“目录学”术语及其定义[J].图书情报知识,1985(01):34-38.

[38]柯平.英国目录学的历史与现状[J].图书馆学研究,1985(05):94-97.

[39]柯平.关于历史文献目录学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1985(01):82-85+14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294322.html

上一篇:圕人堂周讯(总第373期 20210702)
下一篇:暑假安排有点“撑”
收藏 IP: 61.132.1.*| 热度|

2 许培扬 李宏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