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的脚步匆匆,休闲的时光疏松。境由心造,此生何求?似乎一直在忙忙碌碌,且多是在做“无用功”,唯有忙碌,方得安心。如此这般,并不足取。
参与过刊回溯及图书倒架工作,接触了好些书刊,接过一本本沉甸甸的书,有时会驻留图书封面,甚至翻翻目录,给我的触动是:各种各样的成果很丰富,自身阅读过的非常有限,不少内容属于“想读”,但确实无福消受,眼力、脑力、体力等等均受限。
获悉一位敬重的师长,年龄并不算大,健康方面遇到了大状况,且是夫妇俩人相继如此。听说是体检时发现,最早期,已做过手术,希望吉人天相,渡过难关。遇到大状况时,确实需要多休养,同时精神慰藉也很重要。希望其身边的学生能多承担一些,帮着渡过难关。类似情形,已多次遇到。虽然无法准确界定什么原因导致,但隐约认同“有得有失”,比如因为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科研,休闲时光打折了甚至严重缺失了。
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个人的时间,真正属于个人的比例甚小。融入家庭,家和万事兴;融入社会,人和精神爽。个人的休闲时光,原本更为有限,但有着“开发”空间,有些场合可以与家人分享、共享,利人利己,效益倍增。比如周末,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一家老小偶尔“农家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4 1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