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我的研究方向是:图书馆员职业能力研究。我希望我所做的研究与思考,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有近20图书馆工作经历的图书馆员,一方面自身在做各种学习、探索与实践,一方面也在较为密切地关注图书馆学研究。我深知,我所作的努力,想拥有“成就感”、“收获感”是非常困难的,但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吧,拥有“存在感”亦不错。
过去,图书馆岗位培训系列教材不少, 图书馆业务辅导,图书馆工作实务全书……文献资源建设、文献分类、主题法导论、文献编目、中文工具书、期刊管理等等均能出业务技能能手、高手。时下很困难,优势力量,精力瞄准目不暇接的移动靶。文献编目、图书加工、整架等等业务,不同程度外包;信息检索,如果按照传统的专业知识,进行专业检索,将几乎是徒劳;数字资源的主流是买服务,相关技术设备“托管”……核心业务、核心能力,种种原因,很难取得“共识”。
某高校迎接硕士点建设单位验收,图书馆予以配合和支持,开设研究生阅览室,环境改造及家具等到位后,需要选一批书。图书馆方面拟定选书标准,从用户需求出发,全馆范围选书,所选的大致为硕士点建设学科专业图书、工具书、信息素养类、人文素养类图书等,还兼顾了品相较好这一原则。一批学科馆员、辅助馆员忙了数天,挑选了数千册书,调拨,上架,排架等,就绪之后,校长过来检查指导。校长看了以后,觉得不满意,指示放工具书,已经过时的化学文摘纸质版、影印版等都往里搬,这些书品相好,但可谓华而不实……专家到校检查(数分钟,到此一游)完之后,化学文摘等回归文献检索室。之后数年,图书馆方面也觉得无趣,研究生阅览室的书架基本只是摆设而已,鲜有可用之书。
某高校馆“图书馆,我想对你说”意见征集,放置一面便签墙,一个便签盒,读者可以在便签上写出心里想对图书馆说的话贴在便签墙上,可以是祝福,可以是意见,可以是建议。收集到的内容大致为:(1)开放时间。要求中午开放、全馆全天候开放、24小时开放、准时关门不要提前……(2)环境、卫生。厕所太臭、过道灯光暗、修好阅览室灯……(3)考研学生需求。索还马扎、图书存放(“给考研学生统一放书的地方”)……(4)对物业“阿姨”的意见。开门时间……
某高校馆近期要搞24小时开放的阅览室,咨询有无阅览室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我认为,不是看有没有,而是看自身所在馆有没有需要,有没有必要?当前,高校24小时开放需求,需求的主要是自修场所而不是“阅览室”。这方面公开发表的文献有好些,可以参考。2009年我写过《图书馆24小时开放时间与反思》(图书与情报,2009年第2期)我的观点是:“应该提倡图书馆拓展延伸服务内涵,反对单纯形式上的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如果单纯是形式上的延长图书馆服务时间,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既没有达到服务读者的目的,还可能导致人力物力的浪费。高校图书馆最佳开放时间大致为:平时:6:00-24:00;考试期间(1个月):全天24小时开放。”
关于提升图书馆员职业能力,我会联想到:孟姜女哭长城,“要筑长城你自己筑,为何害我喜良郎?”。秦始皇筑长城为哪般?或许可以说是为了让喜良郎及其家属乃至后人安宁?如此这般,奈何,奈若何?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21: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