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谋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bseeker 图谋,为图书馆学情报学谋,为图书情报事业谋。

博文

图书馆馆藏计量标准或方法闲话 精选

已有 6267 次阅读 2016-9-16 10:44 |个人分类:圕人堂|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书馆, 计量标准, 馆藏, 计量方法

   关于图书馆馆藏计量标准或方法,这是一个令人相当困惑的问题。近段时间,我下了点功夫,试图理一理。

   高校图书馆工作中,时不时需要填报关于馆藏情况的若干数据。比如教育部高校图书馆事实数据库系统、教育部教学条件数据、学科评估数据、专业评估数据等等,此外学校网站或图书馆网站,通常会提及馆藏数据,图书馆馆长经济责任审计时也需要填报馆藏数据。种种原因,那些数据因为缺乏统一的计量标准或方法,数据的有效性、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等等均是“仅供参考”的。

   馆藏计量范围,主要有:纸质图书(万册)、中文纸质期刊(种)、电子图书(万册)、中文全文电子期刊(种)、中外文数据库(个)、自建数据库(个)、数字资源总量(GB)、文献总量(万册)。更具体一点,包括: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印刷型文献,如图书、期刊、地图、画册等;图书馆收藏的各种音像制品和缩微制品,如磁带、录像带、CD、VCD、DVD、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等;图书馆具有所有权的电子文献,如各类数据库的本地镜像、光盘等;图书馆自己建设的特色数据库、本馆印刷型文献的数字化制品;图书馆购买了使用权的非本地镜像的电子文献,如:全文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电子百科全书、文摘和题录数据库、事实数据库等。

   纸质图书、纸质期刊属于传统资源。纸质图书通常用多少种,多少册计量;纸质期刊的计量相对来说复杂多了,因为期刊的出版周期有许多种,有的还会装订成册,合订本有的是1年订成一册,有的是1年分开装订成若干册。许多高校馆各自进行过一次或若干次馆藏清点,其中的状况复杂,在当前的环境下,要真正盘点清楚是非常困难的。高校这些年的变化不小,比如合并办学、办学层次提升,大多数高校都存在。馆藏是如何处理的?当前认真开展馆藏剔旧的高校馆并不多见,除了因需要应对各种评估之外,还有就是人力资源大多越来越紧张,若干基础工作力不从心。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靠谱的程度也是令人担忧的,当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提供了馆藏目录公共查询,个人实际体验过若干大型公共图书馆及不同办学层次高校馆的公共查询系统,信息查询结果呈现可以暴露种种问题,信息获取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更多。

  数字资源的计量格外复杂。数字资源的类型有许多,计量单位也多种多样。以中文电子期刊为例,数据库商自身提供的数据通常“水分”较大,加上购买的方式、获取服务的方式等各异,很难理清楚。不同数据库商收录的期刊,收录的时间范围、数据更新的时间、收录的类型(全文或文摘)、收录的标准、收录的种类等等有不少不确定因素。许多高校馆同时买了两种或更多种中文电子期刊,要说清楚其总共有多少种,谈何容易?有的时候还要求说有多少册,这更是难上加难。假如还要与纸质期刊“查重”,那就更加复杂了。

  高校图书馆,通常依据国家或有关机构颁布的文件作为计量标准,主要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教发[2004]2号);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评估指标(修改稿)》;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管理中心《高等学校图书馆数字资源计量指南(2007年)》。公共图书馆,文化部自1994年以来,已开展了5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马上要进行第6次,个人目前尚不了解其计量标准或计量方法。

   于良芝教授2016年出版的《图书馆情报学概论》中对图书馆进行了重新定义:“如果我们不是根据图书馆的形态而是根据它的本质功能来定义它,那么,可以将图书馆定义为:通过对文献进行系统收集、加工、保管、传递,对文献中的信息进行组织、整理、传递、传播,以保障信息的有效查询与有效获取的实体或虚拟平台。”馆藏评价是图书馆工作的基础,也是重中之中。图书馆馆藏计量标准或方法,需要进一步明晰,否则图书馆的“本质功能”缩手缩脚,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3646-1003170.html

上一篇:于良芝:重新定义图书馆
下一篇:海上云台山,爱上连云港
收藏 IP: 180.127.234.*| 热度|

8 赵美娣 张忆文 彭真明 李本先 孙颉 赵星 shenlu xliangg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1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