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删除:大数据取舍之道》——《互联网时代》观后4

已有 3599 次阅读 2015-1-22 06:43 |个人分类:简介及学术方向|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记忆, 时间, 互联网时代

吕乃基

博主已经上传了中国特色的“隐私”——《互联网时代》观后1重赏之下“唯”有勇夫——《互联网时代》观后2向虚拟世界移民——《互联网时代》观后3,本文是第四篇。

 

无法抹掉的过去。主,还会不会宽恕?好不了的疮疤,忘不了的疼。这是博主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继而想到,数字记忆,真的“记住”了过去的一切?所“记忆”的只是抽离了当时语境的“非嵌入编码知识”(非嵌入编码知识的特征),没有前因后果,没有当事人其时的所思所想。这是就内容而言,这样的“内容”,放在鸡汤里是鸡汤味,放在中药里便是中药味。

大数据取舍之道,就是把有意义的留下来,把无意义的去掉。维克托·舍恩伯格如是说。然而,什么是“意义”,对谁有意义?这就涉及记忆的主体。

本来,记忆属特定个体所有,个人可以选择性地将不喜欢的东西放在难以提取的角落,如今,无论个人是否愿意,网络现已成为人类社会共有的大脑(李淼),主体从个人变成人类。因记忆主体的扩展,记忆就难以磨灭。

实际上,记忆主体的扩展,以及对记忆的强化在互联网之前早已开始。譬如“档案”。曾记否,调动工作,人挪活,以为可以遗忘在此单位的所有不快;然而,一份档案放在新单位人事处或组织部的桌上,原先的劣迹在新领导的眼前一览无遗。悲催的是,本人往往对此一无所知。你想忘,单位不忘,组织不忘。

主体再扩大,记忆就更强悍。“以革命的名义想想过去”,“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民族对共同血缘的追溯,龙的传人,国家对苦难历史的铭记,不忘国耻,旨在凝聚。值得注意的是,主体越大,记忆越牢,十几亿人民一起记,还有什么记不住?所以民族性比个人更难以变异,面子上看起来翻天覆地,骨子里实际上依然如故,时间犹如停止了一般。而今,记忆的主体成了全人类,其结果便是时间停止。

问题还在于,主体的扩展,还带来了记忆的随意或任性。一方面是本来就可以加油添醋的内容,再加上主体的随意取舍,于是,记还是不记,记什么,全在不同主体对“意义”的判断。譬如,“想想过去”是为了“革命”,忆苦,是为了思甜。在国家之间,更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鲜血凝成的友谊只是一头热。历史本来就是可以随意打扮的侍女,无所谓了。有趣的是,人们记住的往往是负面的内容。所谓“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这是在空间上讲;在时间上,也就是本文所言的“记忆”来说,好事如过眼云烟,所以只能“一辈子做好事”,而恶事则牢记在心

问题是,本来属于个人的记忆,现在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这或许是互联网双刃剑之一,为互联网的所有便利付出的代价。

维克托·舍恩伯格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点,这是客观事实,现在就看各类主体的取舍了。

回到本文的开头。

主,还会不会宽恕?

尼采说,上帝死了。主,是谁?

好不了的疮疤,忘不了的疼。

谁是“疮疤”的主体?是谁在不断揭开疮疤?

 

博主设想关于《互联网时代》的其余题目或为:

 

互联网与熵增、涨落、涌现。平面化碎片化 无法重复和证伪 无法前进 何谓前进

人能否控制自己的意念。意念控制的“风火轮”,只需在脑海中冥想,它就可以直行转弯加减速度。

2045,奇点。起点-发散 新的起点-发散。技术器官论认为,技术是人类器官的延伸。人类一旦把越来越多的事项交给技术去做,也就必然或多或少发生自身器官的退化。人类越来越弃用来自自然的器官和能力,转而拥抱人工自然。由天人合一到人机合一

桌面”的上下:应用者和幕后创新、操作、控制人员关于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不对称且愈演愈烈

无边界的网和有边界的主权国家

互联网上的犯罪,与受害者不面对面,是否会减少、乃至没有负罪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861689.html

上一篇:不“知其所以然”之三——“后知其然”
下一篇:时间图景——《互联网时代》观后5
收藏 IP: 49.77.218.*| 热度|

4 武夷山 吕喆 刘钢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