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中国人,你为何不创新?(一) 精选

已有 14828 次阅读 2014-5-10 08:48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选择, 河水, 涨落, 河床

吕乃基

博主在2013-07-22上传阻碍国人创新的n座大山,之后也有断断续续的思考,近日又上传了人的“自然-社会,认知-情感”需求层次及其实现途径(一)系列,承蒙编辑mm厚爱,其中之一戴上了小红花。在此基础上,似感可以提出一个综合的问题:中国人,你为何不创新?顺便说,这个题目有标题党之嫌。大部分中国人肯定在创新。拿行话来说,不创新的只是少数、极少数,或者“一小撮”。但是题目若是这样写明:少数中国人……,似感不伦不类。

 

首先要定义创新。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百度百科、MBA智库百科)。顺便说,博主不太明白,“创新”,为何要限于或者强调“以现有的思维模式”?

博主拟从由大到小的次序来思索并定义创新。

首先,在逻辑上涵盖创新,比创新更宽的行为是“涨落”,也就是对平衡位置的偏离。涨落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涨落就没有创新。在社会强调一律,要求收敛到一个声音一种典型,个体顺从甚至“降序”以求生存(参见种子与信息)的情况下,涨落受限,以此为前提的创新必然更为稀缺。社会对涨落的容忍应该是类似于上海自贸区那样的“负面清单”,法无禁止皆可为;或者说是应对人之初性本恶的底线设计,不许并惩处作恶,向上开放、发散。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此处的“矩”就是不能逾越的底线。在多样化的基础上自组织。

其次,自然界的涨落,无论是热运动还是个体基因突变,都无意识;在无机界也谈不上方向,在生物界则有自然选择,有了某种方向,那就是对环境的适应,但个体依然无意识。在社会领域,个体的绝大部分涨落,即使在宏观上看是随机而为,甚至在大数据中被忽略,但也具有自主性,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的自主选择。反过来说,也就是社会对涨落的筛选。社会以特定的制度和文化遏制某些涨落,放大一些涨落,使之“蔚然成风”,进而“推向全国去”,以及以社会本身未必意识到的方式构建或形成某种渠道来引导涨落,无机界的“随机”被引向特定的方向。这样的渠道也就是维特根斯坦所说的“河床”,规定和引领着川流不息的河水形形色色和永无止境的涨落。

第三,河床未必开阔,河道多有弯曲,河中或有礁石,两岸还有缝隙甚至管涌,因而即使经社会筛选被河床接纳而实际发生的涨落,也只有一部分是“创新”。不知央视大裤衩是否称得上是创新。创新必须与人类发展的方向相一致,简略的说,就是人与自然及自己的创造物之间更加和谐,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以及个人拥有更大自由,并能合理和负责任地应用自己的自由。

由此看来,创新之所以发生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个人具有涨落的空间和意愿,河床的筛选,以及沿着人类发展的方向。在这三项条件之间存在三组两两关系:个人涨落与社会选择的关系,例如“共和国最终选择了忠于她的人”;社会选择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由于地球上流淌着形形色色的河流,不同社会筛选的尺度各异,未必都与人类发展方向保持一致。看看世界各地每时每刻发生的纷争就知道了,谁都宣称真理在握;以及个人涨落与人类发展的关系,例如斯诺登不顾美国河床的约束,以人类发展方向作为首选(此处无关斯诺登行为之高下。本文不作价值判断,只作事实判断。)这就涉及人权与主权的关系。此处仅讨论第一组,也就是个人涨落与社会选择的关系。

在不考虑社会选择和个人涨落分别与人类发展的关系的前提下,就单纯的个人涨落与社会选择的关系而言,个人的行为遵循“最小作用量定理”,在社会中也就是经济人假设,以最小的代价(时间、成本、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无论其目的是善还是恶。正如处于石缝中的幼苗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缝隙去迎接阳光雨露,无论是香花还是毒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若是利益集团以其手中的权势巧取豪夺,若是违法乱纪者获利,前者得不到纠正和杜绝,后者得不到严惩甚至被容忍,就会扭曲涨落的随机性,更多人挤进或附着利益集团,效仿违法乱纪,涨落由随机变为定向,定在倒退和坠落地狱的方向,造成对河床的腐蚀和冲刷,最终冲垮河堤,给整个社会带来灭顶之灾。

此外,创新还有主次轻重之分。虽然徐悲鸿的马和周杰伦的菊花台也都是创新,不过对于一个社会长期和稳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创新在于以下方面:增添、修正和完善关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构建可以交流和共享的新的认知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明创造相应的设施,构建新的实践平台,提升人在与自然、社会和自身相处时的认知和实践能力,以及调整人类发展方向上的价值判断。

各位,以上作为讨论“中国人为什么不创新”的“公理”或基本出发点,不知可否?

以往博主所发的系列博文,都是先有全文,因过长而分几次上载;这次却是相反,博主对于后文心中无数,不知是否可持续,也不知会写成什么样,看与网友的互动,以及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792981.html

上一篇:工程中的“两条道路”
下一篇:历史随笔
收藏 IP: 180.102.55.*| 热度|

70 林中祥 张操 梁进 陈安 胡良军 李健 徐晓 黄永义 黄德民 许培扬 周云圣 袁贤讯 李宇斌 武夷山 李学宽 刘钢 杨正瓴 吕喆 赵新铭 袁海涛 刘洋 罗德海 曹聪 陈楷翰 伍光良 逄焕东 曹建军 李伟钢 黄兴滨 戴德昌 薛宇 韦玉程 周春雷 杨海涛 胡业生 肖振亚 刘立 孙东科 蒋永华 曹君君 田云川 周可真 张骥 徐明昆 马雷 王志平 刘严萍 XuexingLu biofans truth21ct Veteran11 qinyh aliala wangdaoyongzai JIANHUN zzjtcm zjgypw clp286 cloudyou ddsers uneyecat wangqinling yunmu s11s loyalSciencefan louiexp lcy371463420 Wanmingfu tashanshi kevinwo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9: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