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盘点2011

已有 2755 次阅读 2011-12-21 11:08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盘点, 2011, 大事记

吕乃基

    出差数日再看科学网,颇有人间几千年之感。写一篇可以“软着陆”的文章,既可以回到人间,又不必深度介入。故有此文。

       2011,可谓波澜起伏,大喜大悲。

    突尼斯拉开北非中东巨变的大幕。多少年的强人,看似坚不可摧的政权,摧枯拉朽,纷纷改朝换代。从突尼斯的顺当交权,到卡扎菲命丧黄泉,从也门最终达成协议,到叙利亚仍处僵局。虽说都是变,实则大相迥异,把玩细节,后人与旁观者会大有脾益。说到底,在全球化之时,还有没有旁观者?

    日本大地震、海啸、核泄漏。即使对地震习以为常之日本,也经不起自然如此之伟力,再叠加人祸。人定胜天?还是先战胜自我吧。还有一点:人类只有在面对不可抗外力时方可能捐弃前嫌,一旦外力撤除,便争斗依旧。看看中国,512汶川地震唤起的人间真情今安在?

    击毙本拉登,当时一片叫好,也不失为本年度的大事,大概只是报了911的一箭之仇,在心灵上获得些许慰藉,反恐形势大致依旧。

       723.放在世界上,或许不算什么。但作为中国人,笔者要将这一事件归入2011大事记。三聚氰胺、地沟油、桥脆脆、楼歪歪……,一言以蔽之,中国人民“伤得起”。牢记723的意义在于,要以最强音呼喊出:中国人民伤不起!只有每个人对自身权利的捍卫,方能换来社会的进步。

    欧债危机,以及从挪威到意大利、比利时的枪击事件。素来风平浪静,甚至歌舞升平的欧洲,尤其是北欧,甚至可以把我们最高级的褒义词送给它:那就是“莺歌燕舞”。现在怎么啦?说来很简单:全球化。西方媒体有一句调皮话:中国的资本主义终结了欧洲的社会主义。笔者想起来经典作家的名言: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

    临到岁末,金正日突然去世,在世界激起不小的波澜。按说,朝鲜,就人口、面积,以及国人最热衷的GDP而言,实在无足轻重。此刻的举足轻重,只是一个理由:不确定。金正日乃至金日成在世期间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中国人民应该对此深有体会。不过至少焦点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而今……。想想吧,在17日金正日去世到19日的几十个小时,在朝鲜的高层都经历了什么!如果要发生什么的话,什么都已经发生了。实际上,朝鲜公布金正日的死讯之时,局势已经得到控制,不确定性已经,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得到消除。日韩美等国在朝鲜公布之后的惊惶失措看起来倒有点可笑。不管怎么说,金正日的去世标志一个时代的结束,给朝鲜人民一种新的可能与选择。1976年的中国,不也悲痛欲绝吗,也有照片,或许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呢?

    上述种种,拿出任何一件,放到任何一年都是“大事”,现在却集中到2011年。或许表明,普利高津随机涨落的涨幅、频率和范围都在增加。随着世界气候会议的无果而终和加拿大的退出——实际上这也应列入2011之大事,预示明年依然是多事之秋。明年,是“201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520521.html

上一篇:诚信之殇:社会转型之遗弃与缺失(之二)
下一篇:“一塌糊涂”能否得以澄清?
收藏 IP: 114.221.177.*| 热度|

6 陈安 刘洋 罗斌 张天翼 徐勤军 武夷山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