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寄希望于民间,寄希望于自组织

已有 4424 次阅读 2011-7-25 10:58 |个人分类:社会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自组织, 民间

吕乃基

7.23特大事故过去已近40小时。挽救生命在继续,追查原因也在展开。与此同时,动人的故事也正在不断地温暖着看似淡漠的社会中变凉的人心。

动人,是因为来自民间;故事的情节,是自组织。

第一时间在现场施救的不是官方,不是专业的消防队,就是在高架桥下纳凉的村民。实际上,也只有处于“零距离”的他们,方可能“第一时间”。

第一条信息不是出于官方,不是专业的通讯设施,而是一位普通的乘客,用的是微博。微博和网络,在社会的自组织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先行输运伤员和其他人员的主力,是出租车和私家车。多少陌生人,半夜赶往医院献血。

又一次,人们见证了中国之存在、延续和发展的源泉,那就是来自民间和自组织的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社会进步的源泉,也是改革开放的源泉。

 

然而,博主,以及相信绝大多数甚至所有的国人,并不想真切地看到这样的一幕,尽管它是那么动人,因为它的上半场是——灾难!国人,往往是在灾难来临之时才显示出这样的力量,远的不说,近的有汶川地震和王家岭矿难(参见归零:以汶川的名义——汶川地震半年祭美国工人有力量和中国工人有生命力),以及这次的惨剧。

为什么不能或没有在正常情况下的携手共进?原因可能有三:

其一,人的某种共性,可以“共苦”,难以“同甘”。人,似乎在本质上就是趋利避害的“单体”,合作,往往只发生在面对共同的外部压力或可以感同身受的情况下。

汪丁丁近日由略微有所不同的角度论及这一点。历史上必定出现过一些包容了巨大个性差异的群体,却因个性差异巨大而毁灭了合作秩序,于是群体消亡。另一方面,历史上也必定出现过一些特别讲究合作的群体,却因不能容忍个性差异而丧失了创造性,从而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下归于消亡。(从哲学到经济学,新世纪http://blog.qq.com/qzone/622006067/1311468093.htm?pgv_ref=aio

个体和群体,如何在平时相处?

其二,官方过于强势,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时时事事处处意欲包办一切,从而淹没甚至扼杀了民间的动力。民间则过于软弱,或者想方设法与强势捆绑在一起,或者彼此间如一盘散沙。这一点涉及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以上两点,说到底,是在把握人性的基础上社会的制度设计。

 

汶川地震过去已三年有余。博主在2009年写过不要忘得那样快”——汶川地震周年祭。此刻,伤疤已经褪去。追尾坠桥事件如当头棒喝。虽然不愿意承认,但7.23灾难同样会过去,会淡忘。难道社会是依赖一次次的灾难来惊醒、凝聚和前行?这就是“多难兴邦”的真谛?

 

博主愿意这样论证。有些“难”,天灾,不可避免。在共渡难关之时,民族即跃上新的台阶。然而有些“难”,人祸,就不是“兴邦”,而是对个人和“邦”的摧残,是社会的倒退。避免人祸,依然是制度设计。

 

最后,不知各位有否注意到这样的细节:被追尾的D3115的司机和乘务员,他/她们的生死如何,现在何方?为何没有受到“有关部门”和媒体足够的关注,为何没有采访?虽是细节,却兹事体大,关系到是“天灾”还是“人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468198.html

上一篇:殊途同归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
下一篇:事故要追查,事故后的处理更要追查!
收藏 IP: 180.109.155.*| 热度|

25 张玉秀 李学宽 刘洋 刘立 刘全慧 刘庆丰 张天翼 齐伟 黄锦芳 王修慧 肖重发 段庆伟 吕喆 吴明火 刘玉仙 刘钢 吉宗祥 刘艳红 曾新林 阎建民 胡业生 zhangcz07 zengfeng zzjtcm xzbdick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