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突变、选择,还有隔离

已有 4779 次阅读 2011-4-2 12:29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孤独, 隔离, 突变、选择

吕乃基

日前在科学网上看到多篇关于“孤独”的美文。

 “突变、选择,还有隔离”。这是我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的题目,现在原文找不到了,只看到类似的条目和介绍,说的是生物进化的三个条件

在某种意义和一定程度上把二者联系起来。隔离,与孤独有相关之处。

在生物学,地理及生殖的隔离,是在突变和选择的基础上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在人类社会,孤独,是个性得以形成和保持的前提。为了保持自己的个性,有必要置于某种程度的孤独状态,否则便会随波逐流,迷失自我,陷入李侠老师所论的“群体迷思”。

不过,一旦把隔离与孤独放在一起来看,或许更多的会发现二者的区别,从而凸现人类社会中的“孤独”及其特殊含义。

在生物界,隔离是被动的,并非生物的主动行为。在人类社会,孤独可以有被动和主动两种可能,前者可以从边缘化到封杀乃至囚禁,后者如“三省吾身”,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渥伦斯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反省。有些可能处于二者之间,如不适应社会而边缘化,继而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传统社会的这种“出世”的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后人的追随和欣赏,诸如“出污泥而不染”、“众人皆醉我独醒”等。

在生物界,隔离所形成的新物种有两个特点,其一,嵌入于所处语境,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便有性命之忧;其二,在基因上不能与相邻物种交流。然而在人类社会,首先孤独并非旨在嵌入。名片《肖申克的救赎》提供了一个极端的例证:在长期的囚禁后,只适应监狱的生活,出狱后悬梁自尽。其次,孤独并非自我封闭。所有生物的一个共同点在于都是开放系统,人类更是如此。孤独不是封闭,更不是孤立。长期脱离社会——无论多么不合理,最终只能是离群索居,被社会遗弃。所以,回到自己的内心并不是最终目的,然后还要再迸发出来,照亮语境和周围的世界。

或许更重要的是,孤独本身是人的一种必要的生存状态。正是在这种状态,内心与外部世界,当下与历史,发生争斗和调适,排斥与融合。个体会调动其一切内存来判断、选择或抵御外部世界的五光十色和各家之言。当在听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天籁之声时,自然也就过滤掉了声色犬马,当在与尼采对话之时,也就站直了身躯,挺起了胸膛。

在此意义上,我欣赏孤独,因为孤独体现了自我。但是我反对孤芳自赏。因为,所谓孤独,就一定有一个有待去迸发和参与的外部世界,以及一定有一个“后孤独”(套用时兴的修辞),那就是——未来。

人类需要孤独,但孤独是积极的,是健全人生的组成部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429026.html

上一篇:关于知识流程外包的奇思
下一篇:高技术和全球化时代的时间与空间
收藏 IP: 121.229.159.*| 热度|

13 张伟 杨华磊 武夷山 彭思龙 鲍海飞 张天翼 孟津 程木 丛远新 逄焕东 周春雷 杨月琴 伍光良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