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招聘=课堂? 精选

已有 6114 次阅读 2010-1-20 10:29 |个人分类:教育|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知识, 招聘, 课堂

吕乃基

日前参加本单位招聘,一个上午,9位应聘者前来面试。

面试现场至少有三点不对称。

为人熟知的是信息不对称。之前,招聘单位和应聘者自然可以从各种渠道了解对方状况,但在现场,毋庸置疑的是,主导的是招聘单位而不是应聘者。通过面试,多半是前者知道了想了解的事项,而应聘者不大可能由此获得更多的信息。

双方的心态不对称。在目前粥少僧多的情况下,招聘者居高临下,处于优越的地位,至少心态平和,可以悠然提问,察言观色,并决定取舍。后者基本上处于被盘问的地位,并且一般初出茅庐,经验缺乏,往往在抛出的问题前疲于应付,最终只能被动接受录用与否的事实。

再者,招聘者通常以逸待劳,而应聘者往往要在数家单位间奔波,旅途劳顿,或者接到通知就必须限时赶赴,难以调整到最佳状态。

从昨日的面试来看,笔者大致可以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知己知彼,做出准确的选择。既不高攀,也不屈就。譬如目前一些高校要查“三代”之类,还要考虑配偶和子女的情况。在中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下,往往难以解决配偶的户口,这一点必须考虑在内,以免徒劳。

其次是自信,舍我其谁,天生我材必有用。自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上述不对称。然而自信建立于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这种准备,源于对招聘单位的充分了解,尤其是对于高校这样的学术机构来说,其知识结构的空白之处,也就是招聘单位特定的缺什么样的人,自己是否恰到好处,与之匹配;源于对自身条件的充分把握,如导师的知名度、自己发表的论文、刊物、奖项、推荐书,以及对当前所在领域学术前沿的关注。由此看来,这样的准备工作不是在一两周前、或一两个月,甚至在一两年或更早时期已经开始了。当然,临门一脚也是重要的,但这一脚同样建立于潜移默化之中。

第三,充分显示强项,特别是在面试刚开始,问题尚未展开之际。一开始的表现往往能先声夺人,引领后续的过程。否则,一旦被纳入提问者的套路,展示的机会往往已经失去。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强项”必须可以兼容。兼容,其一指可以用于教学、科研,以及其他学校所需要的社会活动;其二,与他人兼容,同事,以及在中国十分重要的,上司,或者未来的下属。没有个性,如同标准化的螺丝钉,会轻易被其他螺丝钉取代,然而若不能兼容,就根本没有考虑的余地。

以上实际上是笔者昨日参与面试的感受:第一是部分应聘者的选择有误,其次,缺乏自信,准备不足;第三,未能充分展示自己。

面试结束已是12时多了。一行“考官”走出会场,应聘者仍在外面等候。看着他们期待、不安和疲惫的神态,真的有这样的冲动:对每一位应聘者去说上几句,你的所长和所短,下一次怎样做更好……。可是不能。此情此景,不能;面对9位应聘者,不能;周围还有其他考官,还有领导,我不能。

面试结束了,9位应聘者怀着忐忑不安之心或踏上归途,或还要转战南北。此番应聘,究竟对他/她们人生的下一站产生多大影响,不论成功与否,能否成为下一次应聘的台阶?他们中的大多数将接到这样的信息:感谢您的应聘,由于……,您并不适合我校,云云。大多数人对这次应聘中的得与失一无所知,下一次依然从零开始。

回到家中,我本无牵挂,却难以平静。

在招聘后,难道就不能有如同面试一样详尽的反馈和交流,以让应聘者一步一个脚印,难道社会不能创造这样的机制,让招聘成为课堂?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88862.html

上一篇:“19世纪的纯科学有点像13世纪的经院哲学”——19世纪西方的科学与文化(之六)
下一篇:扭曲社会中的“理性”选择——关于某大学招聘洋博士的另类思考
收藏 IP: .*| 热度|

19 武夷山 赵星 王进 吕海涛 马雷 刘锋 梁进 刘进平 罗帆 任国鹏 吕喆 黄晓磊 苗元华 伍光良 李学宽 陈静 李泳 mqh jiangjiangx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