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科学网,不是家园,是朋友

已有 4543 次阅读 2009-10-14 10:43 |个人分类: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网, 朋友, 家园

吕乃基

由新浪网迁居科学网已近9个月。盘点下来,写了140篇博文,有了近13万的点击,589条评论,以及25个留言。

9个月来,与科学网的关系,从一开始不熟悉而有疑惑陌生之感:

科学网的生态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20681发文n篇有感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4277

到疑似恋爱,把科学网当作自己的家园:

科学网的生态(之二):打嗝还是误事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4293科学网的出路:改革推荐规则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613科学网何去何从?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53389科学网上的两种文化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49695

再到此刻的冷静;科学网,不是家园,而是朋友。

作为朋友,有两个含义:其一,各位阅读进而交流的网友,其中不少实际上已经“加为好友”;其二,科学网编辑部。

作为朋友,必然有共同之处,否则不会成为朋友;而作为朋友,必然还会有诸多差异,否则不会交很多朋友,试图从不同角度进行耦合与交流。由此看来,我与科学网(在上述两个含义上)的关系,一开始是试探,第二阶段当成家园。随后,科学网就教育了我:科学网不是家园,至少对我不是。

其一,就博文的内容而言,点击过千的差不多都涉及科学技术本身。对社会,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探讨,并不引起热议和关注。不在乎点击率,但要分析点击率。无疑,这与科学网本身的定位一致,因而将此类文章上载是我自己的不妥。任何朋友,都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谈。这就提示我,在科学网上,不能“知无不言”,此类文章不写。

其二,在形式上,我的一些文章可能过于抽象,以至多次有网友评论“看不懂”。深感歉意。不过相对而言,我的“论后现代科学”和“论科学的发展规律”等几篇文章也相当抽象,点击率却高。由此可见,内容还是第一位。虽然如此,我还是尽力而为,努力改进。

其三,在定位上,我惯于站在对现实批判的立场。我感到,包括对于科学技术,或许持悲观立场,把问题看得困难些,后果看得严重些,实际上的问题可能会少一些、小一些,真实的进程可能会乐观些;而持乐观立场,把问题看得容易,后果看淡,实际上可能会遇到更多更大的风险,真实的进程可能会曲折。揭示问题并非不爱国,而是希望发展得更加完善。科学网似乎对此有所保留。我在926上载的一篇文章“为何频频回首前30年”在数小时后即被删除,这篇文章仅仅分析三方面的原因——60大庆,改革开放的渐进过程,以及社会对改革的现状有所不满。我理解编辑部的一片苦心。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活跃之时,就有“歌德”还是“缺德”之争。这本来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要的张力”(库恩)。在“家园”,或许会是这样,但科学网(无论是网友还是编辑部)不是。朋友有朋友的自尊和原则。我不想冒犯朋友,今后此类文章不会上载到科学网。

与什么朋友谈什么话,这本是题中应有之义。

感谢科学网,由此我结识了朋友。我依然会关注和参与科学网,作为一个朋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262273.html

上一篇:亚当斯密的市场经济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下一篇:19世纪科学史:织网与回溯
收藏 IP: .*| 热度|

19 艾云灿 刘锋 梁进 刘进平 胡业生 罗帆 吴飞鹏 杨秀海 刘立 魏东平 苗元华 柳东阳 蔣勁松 李学宽 王小理 刘晓瑭 ligang168168 侯振宇 mqh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