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四、研究知识谱系的意义——以中医为例

已有 2410 次阅读 2022-7-4 08:48 |个人分类:认知科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吕乃基

之前发过四篇关于“知识谱系”的文章:

三、“归属性”知识谱系

二、认识论意义上的“山”型知识谱系

一、本体论意义上的“阶梯”型知识谱系——如何均衡处理上下向因果关系,是现实世界的重大课题

知识谱系的若干维度

这是第五篇。原文“知识谱系的n个维度”刊于《科学技术哲学》2021,5,1-8。此处有改动。

 

以上讨论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归属性三种知识谱系。还有由知与行所构成的谱系(科学-技术-工程;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由认识进入实践领域。上述各类谱系均已或多或少包含实践因素。与知行相关的是知识的物化构成的谱系,典型是由科学到工程、技术和产业。这两个彼此相关的谱系已经超出知识论的范畴,虽然有人把物质成果纳入世界3。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学术领域已有不同角度的大量研究,置于知识谱系视野下会有新的理解。由于工作量很大,有待日后更多人的参与。

波兰尼“我们知道的永远比能说出的多得多”。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谱系关系到上述各个维度。笔者将另文讨论。

研究知识谱系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其一,有助于知识论的有序化;其二,为各种知识在知识论中的地位提供参照系。此处仅以中医为例简要说明。

以知识谱系观之,中医究竟是什么知识?

在本体论知识谱系中,阶梯的高层得到格外强调。之一,强调人的整体而不是局部;之二,扩展到天地人和而不只是人;之三,不仅在生理,而且达到精气神。此三者均缺乏低层知识的支撑。确切地说,在本体论视角,中医的知识不是阶梯型的谱系,不存在高低层之分。

在认识论知识谱系中,中医没有展开由表象到“抽象的规定”再回到表象,两条道路的认识过程,特别是没有经历“抽象的规定”中医是全部认识过程的浓缩叠加“寒、火、湿”等不是寻常的现象,而是具有本质的属性。诊断和治疗过程需要医者的全身心投入,以及与患者的全身心交流,譬如针灸与按摩。

在归属性知识谱系中,先要明确,中医不是地方性知识,并不“归属于”中国;就其对象——人而言,是货真价实的普适性知识。如果过分强调“中”,只是满足自我感觉,无益于向世界的传播。然而中医又嵌入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其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就此而言,中医又是十足的地方性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乃至与普适性的科学知识体系格格不入。但此处的“地方性”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归属”,只是知识层面的牵连,并非难以割舍,易于厘清关系。

与归属性有关的是,构建能够沟通医患双方的语境和场景。这一点对于西医来说一般没有问题,因为患者较易接受与治疗相关的清晰编码普适的医学知识;对于中医则有困难,难以让处于不同语境(文化)中的患者在短期内认同中医体系。同理,国人是否能轻易接受湘西巫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让疗效说话。虽然如此,如果患者认同而积极配合,疗效将事半功倍。

在知行关系上,就知识的物化而言,西医大量依靠以科技为基础的仪器设备,检测仪器与治疗设备融入整个知识体系之中。中医之“器物”,譬如三寸银针,完全不是本来意义上的知识的物化,不是外在的工具,而是根据对人在整体和现象层面(如感觉)的理解,所创造的有针对性又广泛适用的治疗用具,是医患双方全身心沟通的桥梁。

就编码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知识谱系而言,中医是没有按通用语境编码的编码知识,而是循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体系进行编码,如“气”、“阴阳”等等,在科学的语境中在主张概念清晰外延和内涵的西方人看来,几近于隐性知识。针灸和按摩的手法更是难以言喻的隐性知识。

在知识谱系的视野下,中医走向世界的关键在于,其一,解除地方性的束缚,充分发挥其中的普适性;其二,找到解读中医知识编码的钥匙。

复杂性科学,有可能架起知识论的主流与中医之间的桥梁。

在本体论范畴,复杂性科学兼及低层与高层,上向和下向因果关系,研究嵌入于不同场景中的特殊对象和难以预测“涌现”出来的对象,不仅讨论存在,而且重视演化。

在认识论范畴,复杂性科学不是先分析后综合,先归纳再演绎,以及经由两条道路的转折,而是“两条道路”的叠加和浓缩。复杂性科学同时呈现山脚与山顶,前山与后山,是全景与细节的结合,存在与演化合一。复杂性科学的认识过程没有渐变与突变之分,也不存在对称性关系,逻辑思维伴随着直觉和联想。复杂性科学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两方面,兼顾由普适性知识与地方性知识所呈现的知识谱系。

复杂性科学将普适性知识用于研究嵌入语境中的对象,必然带有这样或那样的地方性,这样的地方性主要体现在本体论和认识论,因而不具有强烈的归属性。复杂性科学也存在表达困境,不得不采用否定形式,如前文述及的“不”、“非”,或者用多个概念叠加。凡此种种,均与中医有相似之处,也有相通之途。

知识谱系的学术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345752.html

上一篇:三、“归属性”知识谱系
下一篇:“0-1”与“1-100”辨析之一:何谓“0-1”
收藏 IP: 222.94.80.*| 热度|

4 郑永军 周健 周忠浩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23: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