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于网上看到一文:中国科研排名排第二,仪器却排不进前二十https://mp.weixin.qq.com/s/c2cjuir3HFnlDchhEba-sQ
文章说明了仪器在科研中的重要性。国内科研,其实不仅是相对纯粹的科研,产业界的研发,医疗仪器,甚至学校课堂上的实验等等,实际上在不同程度上都离不开仪器设备,但是一般不考虑这些仪器设备的“国籍”。
此文的重点在于,直截了当点出了科研与仪器之间的巨大反差:“国内科研,国外仪器”。由此,笔者想到以下问题。以下文中有底色部分系笔者所为。
其一,为什么用国外仪器?
一是科研仪器本身的精度和稳定性。精度自不待说,稳定性在于可以应用于不同场合,虽然有各种限定,如温度、磁场、无尘无菌等;以及由不同的研究人员操作,虽然需要受过相应培训;最终可以在误差范围内得到一致或基本一致的结果。简言之,就是控制变量。别人用进口设备,你用国产,不仅未能控制变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引进了莫名的变量。
科研,就是要“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从而达到科研成果得到认可的基本要求——可重复。当然,这只是“理想状况”,有各种“地方性知识”,只是这些地方性知识可以在共同接受的标准下相互比较。
二是在市场中的信誉,科研仪器得到用户,也就是研究人员长期和普遍的认可。
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人如果都用某种仪器,你不用,然后重复不出来别人的试验,又找不到哪里出了问题,肯定会考虑是不是自己仪器没用对、酶的活性有问题等等,和别人公用仪器就会思考是不是别人污染了仪器。
想着用国产设备做出相同试验?一旦最终数据出现了偏差,是你操作不当还是设备货不对版,导致数据有误,谁也说不清。
与其到时候花时间纠结这些,不如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直接购买同样的进口设备,实验做不出来就直接找自己原因重做,没有其他原因。
其二,赶时间,发论文。
究竟是买设备时候心疼钱,还是最后文章发不出来,被其他实验室抢先发表,对于成果就是一切的实验室而言,多花几个钱根本是洒洒水。
说白了其实也就一点:实验室买仪器是为了实验发论文的,买国产仪器的最终结果可能就是实验做出来数据不对,最后发不了论文,不仅仅费钱,还耽误事。
仪器都是发国际期刊的仪器——这或许是对国外仪器的中国式定义,“你用不用吧”。国产科研仪器的优势是货期短、价格低、维修快。这些优势在稳定性和认可度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浪费事小,误事事大”。这就上升到相当高度了,赶超时不我待。
本来,可重复就是可重复,相当于为科学而科学;而现在的情况是,可重复不仅是可重复。
其三,国外仪器凭什么牛?
其实,一家仪器公司做大做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首先是科研仪器本身的知识含量。
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与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另一半的奖金。
开创性的科研仪器发明(改进测算方法)是诺奖级别的科研成果。
放到产业链的视角,科研仪器,同样有“产业链”的第一步,“0-1”。
1-100则是,科研与仪器的相互促进。
一旦大V拿着某某公司生产的科研仪器成功做出了某重大试验,得出了最新数据,为全人类的知识累积又添了一块砖之后,各个实验室会紧接着开始了疯狂抢购该仪器,以期在“大V”的试验基础上继续添砖加瓦。
于是,科研仪器领先一步,招招领先。
高端科研仪器的生产起步比起国内早了接近100年。有更多的时间在市场上印证自己的产品,产品稳定性也就越高。一边是等着你去帮他们做印证的国产设备,一边是国外实验室已经帮你印证完了的进口设备,大多数国内实验室没那么多时间经历去陪跑国产设备。在赶超途中,没法重起炉灶从头越。
其四,如果中国领先了呢?
上述情况主要说的是发达国家领先,中国赶超的情景。
可以想见,自己领先的科研成果要得到他人认可,也需要“可重复”。如果用的是国外仪器,国外同行的认可沿袭同样的路径实验即可。如果自己用的是国产仪器设备,是否要求国外同行也用中国产的仪器去重复实验?在仅仅稍稍领先的情况下没有可能,只有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才可能居高临下,掌握话语权。在某种意义上,当年的韩春雨事件或许也可以放在这样的语境下考虑。
另一个途径是,仪器设备本身应用新的(诺奖级)科学原理,具有新的测试功能,有助于新发现,或更精确更稳定。先由国内大V使用,形成研究与仪器的良性互动,随后推向国际。
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在眼下的评价体系下,有人愿意关注仪器设备的创新吗?
市场规模这么小,有资本愿意介入吗?
科研仪器领域的产业链,安全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