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文化足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vnaiji 邮箱:naijilv@gmail.com

博文

为刘锋大作《崛起的超级智能》所写的序(上)——不一样的类比

已有 3518 次阅读 2019-7-8 10:08 |个人分类:科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刘锋, 人工智能, 互联网, 大脑, 类比

吕乃基

以下是为刘锋大作《崛起的超级智能》所写的序,分两次上传(有个别修改)。

初次接触到刘锋及其提出的“互联网大脑”是在2008年。刘锋对以往相关技术领域高屋建瓴的抽象提炼,对未来趋势在宏观上的预测,给我以深刻印象。看了刘锋的这份书稿方知,刘锋关于互联网大脑的第一道闪电,第一次灵感是在2005年。2008年,刘锋的灵感获得初次成果,有趣的是,同年,刘锋的儿子呱呱坠地。

十年后,作者的“互联网大脑”又有了阶段性成果:互联网大脑——崛起的超级智能。阅毕作者关于互联网大脑的新作之后,对于什么是“先睹为快”有了新的理解。

十年来,作者的思绪不仅与相关技术的发展同步,而且由于拥有了为其所独有的“互联网大脑”的框架,作者得以在全景视野中关照众多技术细节,又以技术细节完善充实全景视野。一步一个脚印,作者留意互联网大脑的“进化”,既是关注这一过程,也是揭示隐含的进化线索。十年间,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作者关于互联网大脑的思路,二者渐次接近,日益吻合。

在双方日益吻合之际,作者也就顺理成章的提出对未来的预测,特别提出“10条规则:互联网大脑如何影响科技企业的命运”。理论的先进性不仅在于总结以往,而且在于预言未来。某项理论的预言功能结束之时,也就是该项理论的生命停止之日。10条规则,显示了“互联网大脑”强大的预言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不仅审视技术的发展,而且亲力亲为,以自己及相关团队的科研参与其间,以学术成果推进互联网大脑的进化,以相关的学术活动验证自己的设想。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就是测试互联网大脑、城市大脑等的“智商”。由此提出的各项指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不乏启迪意义。譬如“AI价值智商”,对于科技型企业的价值,或许不亚于“十条规则”。

回顾2005年灵光乍现的“分岔”和十多年的路程,看得出作者对“类比”方法体会深刻。类比在科学史上的典型案例当数卢瑟福由与太阳系类比而提出原子模型。类比,无疑是科研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由已知通往未知的桥梁。

马克思关于认识过程提出著名的“两条道路”[i]。“在第一条道路上,完整的表象蒸发为抽象的规定;在第二条道路上,抽象的规定在思维行程中导致具体的再现”。

在科研中,第一条道路上的方法是,抽象、分析、比较、分类和归纳等;第二条道路上的方法主要是综合与演绎;两条道路转折点上的方法是,类比、模型、直觉、顿悟和假说,类比位于两条道路的转折点。经由类比,卢瑟福由已知的太阳系打开了未知的原子结构的大门。卢瑟福总结了已有的实验资料,排除了错误的“葡萄干面包”模型,指明了下一步探索的方向。

就类比方法而言,刘锋提出的“互联网大脑”与卢瑟福的“行星式原子模型”有异曲同工之妙。互联网大脑既总结概括了往日的相关成果,使林林总总的线索变得清晰,这是“第一条道路”,又为未来的发展提出可能的方向。如同把“看不见的手”变为看得见的路,使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这是“第二条道路”。

除了方法论上的相似外,“互联网大脑”与“行星式原子模型”都注重本体论,“本体”是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类比属于认识论方法论范畴,刘锋“互联网大脑”研究的核心是技术哲学。正是有了坚实的本体论地基,刘锋及其团队得以开疆拓土,扩展到产业哲学、伦理学和价值论领域,譬如下文述及石勇教授的灼见。

两个类比又有两点不同之处,不在于二者相距百年,其一,“互联网大脑”的实践性。“行星式原子模型”旨在认识已经存在的自然界,揭示自然界的未知之谜,为人类的知识宝库添砖加瓦;“互联网大脑”旨在认识人类的实践过程,认识对象不同。不仅如此,“互联网大脑”本身具有实践功能。例如石勇教授提出,“如果互联网正在形成与大脑高度相似的复杂巨系统,那么如何评判这个‘大脑’的智能发展水平,也就是互联网的智商问题,将是个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测试和提升互联网大脑的智商,这就是由本体论的扩展。作者的团队沿此思路取得了丰硕成果。

其二,由太阳系到行星式原子模型的类比是单向的,后者并未反过来影响人类关于太阳系的认识。然而,“互为镜像的互联网与大脑功能结构”,可以经由“逆仿生学”,反过来认识大脑的功能与结构。作者进而提出“互联网神经学”这一新的学科,将对大脑的科学认识与互联网大脑之技术实践,“知”与“行”更紧密地结合起来。



[i]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10844-1188553.html

上一篇:“脑机接口”的遐思、期待与隐忧
下一篇:为刘锋大作《崛起的超级智能》所写的序(下)——四大关系
收藏 IP: 49.74.77.*| 热度|

12 张学文 郑永军 武夷山 吴斌 周忠浩 刘锋 陈楷翰 杨正瓴 苏德辰 强涛 李剑超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