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术不端指的是在学术研究中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而做出的种种不良行为。具体来说包括:抄袭、剽窃、夸大和窃取学术荣誉、强行在他人成果上署名、捏造、修改和选择性发表论文数据等等。随着一宗接一宗的学术不端事件东窗事发,近年来学术不端似乎有愈演愈烈的之势。学术不端已成为科学界和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无法回避和不得不重视的问题。在医学上治疗一种疾病讲究"对因治疗"为主。那么,学术不端的"病因",也就是根源是什么呢?对此,我的认识经历过三个阶段。
一开始,我自然地把学术不端的根源归结为科研人员科研道德的低下及科学精神的缺乏。原因很简单,我觉得如果换成是我,我是绝对不会做出学术不端的事情来的。但是后来我认识到,一,别人不可能都像我一样;二,虽然我现在不会,但将来也许会由于种种原因也会做出学术不端的事情来呢。显然,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当然,科研工作者的科研道德水平及科学精神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然后,我又进一步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所谓好的制度会使坏人无法做坏事,而坏的制度会使好人也可能做坏事。如今我国的科研评价体制存在过度量化的问题,往往把发表论文,包括国内的、国外的、SCI的,以及出版专著的数目作为评价一位科研工作者学术成果的最主要形式。这就一方面促进了只重数量,不顾质量的垃圾论文的产生,另一方面,为了多发文章,也促进了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而且科研评价体制还存在着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问题。目前普遍实行的是一年考核一次的做法,而众所周知,科学研究具有长期性和不确定性,要想取得原创性的、有突破性的成果,就要冒着失败的风险,潜心进行长期的研究,一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做到的。过于频繁的考核使科研工作者不能潜心研究,不再选择有创新因而也是风险大的研究课题,转而进行"短平快",易于短期内发表论文的研究项目。这无疑大大促进了学术浮躁之风。一年之内没有足够的论文怎么办?有些自身科研道德素质不高者,则会利用造假等行为来伪造论文充数。总的来说,在科研评价体系方面,量化考核促进了垃圾论文的产生,而考核周期过于频繁,则促进了学术浮躁,而这两方面都促进了弄虚作假的学术不端行为。
但是,人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与外界社会发生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具有种种社会属性的人。科研机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作为社会的组成之一,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的影响。所以,更进一步的分析,社会根源才是产生学术不端的最深层次根源。更具体地说,是弄虚作假、诚信缺失、道德滑坡的社会根源是产生学术不端的最深层次根源。
现在的社会风气,弄虚作假,诚信缺失,形式主义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它存在于各行各业,政治上、商业上、媒体上、以及其它一切行业。它反映的是国人集体的道德滑坡。这样的社会风气,它会形成以下几种效应:
一是责任分担效应。比如上课,如果只有一个学生迟到,那他定会觉得心里不安,而如果有一大批学生都迟到,只要他不是最后的一个,他心里的不安就会少得多。因为,"迟到"这种错误行为的责任,已经分摊到许多人头上,每个人所要承受的责任就很小了。同样,舞弊是学校所严令禁止的。但在有些课程,比如选修课,或者政治课,由于几乎大部分的学生都舞弊,所以,大家渐渐觉得理所当然,而如果绝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舞弊,例如高考或是其它的考试,某些极少数人舞弊,他们就要承受着更大的来自外界和内心的道德谴责。同理,当诚信缺失成为一种社会的普遍现象,各行各业,大部分人都不同程度地进行或习惯于弄虚作假,那么,每个人所承受的内心或外界的道德谴责也就微乎其微了。
二是罚不责众效应。所有的社会惩罚机制最终目的只是惩罚少数,而不是惩罚大多数。如果大部分人弄虚作假,而且这其中甚至可能包括他们的领导、上级、监督者,可以想像,一个本身弄虚作假的领导人又怎会下大力气去惩罚一个同他一样的下级呢?就算领导本身严于律已,实事求是,可是,如果大多数的下级都弄虚作假,他要么只能选择其中的极少数,"杀一儆百",要么就是听之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且后一种可能性要远大于前者。
三是逆淘汰效应。适者生存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所谓"顺时者昌,逆时者亡"。那些弄虚作假者,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与其他人竞争,实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因而在竞争中胜出,掌握了更多的资源,更高的社会地位,甚至获得了评价他人优劣和决定他人命运的权力。很显然,"人以类聚",他是不可能奖励、提拔、重用那些不弄虚作假者的,原因一是人以类聚,原因二是别人的纯洁会给他以道德上的压力。当整个社会大部分人如此时,就形成了一种逆向淘汰的机制,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表现在科学界,就是那些踏踏实实作科研者难以获得科研资助、学术职务,相反,进行学术不端者,只要他不是太明目张胆,不是太倒霉,没有被发现,却能名利双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学术地位。毫无疑问,这样的一种淘汰机制是极其不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
而我常想,那些被揭发出来的学术不端者诸如陈进、刘辉之流,他们现在过得怎样?他们有没有承受外界舆论的压力和来自自己内心良心的不安?如果他还会受到外界(指他周围的环境,如他的同事,学生等)的舆论压力,那说明我们的社会还能分清是非黑白;如果没有,说明我们的社会真是到了"举世皆浊"或者大部分人都已经麻木的地步了。如果他自己还能感觉到良心上的不安,那说明他还没有完全丧失良知;如果没有,那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此人已经修炼到恬不知耻的地步了,二是他认为周围的人也同他一样,只不过他倒霉一些被发现罢了。
2006年3月4日,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的第六条是"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当时,我还对此不以为然。而如今当我反思中国的学术不端的根源时,才终于明白了它的必要性。试想,就连院士都未必能做到"诚实守信",普通的国人又有几人能能说自己能够完全做到这八条呢?可见,八荣八耻的提出,并非多此一举,其实是有它的社会背景的。遗憾的是,形式主义的陋习往往使领导人的意图难以实现。
在西方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心。真心希望我们的知识分子能够成为社会的良心,即使是在举世皆浊的环境下,他们一样能够独善其身。
参考文献:
[1] 何晓聪. 高校学术不端成因及其治理研究[J].高教论坛,2007(2)137-139
[2] 金振蓉. 科技评价忌急于求成[J].决策管理,2004(13)1
[3] 黄怡胜. 从论文造假看国内学术不端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51-153
[4] 田松. 恶劣的学术环境: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J].科技中国,2006(8)34-39
[5] 杨玉圣. 壮士断臂 英雄本色 评北大英语系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处置[J].社会科学论坛,2004(12)70-7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7 02: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