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ngfeng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博文

北医考研经验与教训(2006年)

已有 7312 次阅读 2007-11-4 23:02 |个人分类:经验总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考研, 北医

06年考研,经验与教训

前言:我在06年考研时,曾经从网上获得许多有用的信息,主要是前人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与教训给了我很大帮助,所以当时我想我考完后应该也把自己的经验教训写下来,以帮助后面考研的人。其实早写下来了,但是是写在纸上,现在就当练打字,把它打出来吧!

06年的考研终于结束了,没有传说中那样惊心动魄,但毕竟还是印象深刻。半年的考研历程,有得亦有失,趁着考完后无聊的这段时间,把半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写下来,也算是作一个总结吧!
 
为什么要考研呢?记得在上基础课时曾经有一位年轻的老师说过:“当年我考研后,对医学知识就有了一种融会贯通的感觉。”就为了这样一种融会贯通 的感觉,我当时就想以后一定要考研,不管能否考上。很可惜,考完以后我并没有获得这样的感觉。但是无论如何我相信以后实习或工作时感觉就会驾轻就熟多了,因为考研其实就是一次知识的提升,是一次有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同时,考研还是对于意志的砥砺。我总是相信,经历了考研,无论以后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可以坦然面对了。
 
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同样我也认为,没有考研的理论,就没有考研的实践。以下是我考研的几条指导思想,当然,这些并非一开始就是很明确的,而是在备考的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出来的,而且它们也不是完全正确和完善的。
 
第一,   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战略上藐视敌人,一是指要定一个合理的高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太高的目标,即使怎样努力也达不到,就注定了最终的失败;太低的目标,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即使达到了也没有成就感,而且很可能因为这样而放警惕,不认真准备,最终反而阴沟里翻了船。把北医定位自己的目标,我觉得还是比较合乎实际的,是经过努力完全可能达到的。二是要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考上。如果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肯定考不上,这种悲观的心理会导致行动上的放弃,最终当然是失败。所谓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是指一定要脚踏实地地、认认真真地去准备。要防止出现盲目自信,认为自己肯定能 考上,同时有不花时间准备的情况。这种状况是很危险的,无论是谁,无论他以前的基础怎样,如果不花时间准备,最后肯定考不好。
 
第二,   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无处不在,做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的第一章的开头就曾这样写道:“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同样,考研复习的规律,这是任何准备考研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要发现规律。考研的复习与考试有哪些规律呢?规律很多,要自己去总结、发现。例如,西综真题的重复率高,单选题答案五个选项出现的次数基本相同,多选题全对的一般只有两三个,对三项的比对两项的要多,三项对的又以ABC最多见——这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的答案发现的。专业课相对简单,而且一般出自所考学校老师尤其是命题组老师所编写的该门课程(如诊断学或解剖等)的辅导书。英语阅读的出题有规律可循,答案符合“重要的是解”、“中心思想是解”、“不确定的是解”等原则。同时,二十道阅读题的答案中,一般A、B、C、D四个选项出现的次数皆为4-6次,平均为5次。一篇文章五题,一般ABCD四项中,一般答案中三项出现一次,还有一项出现两次,很少有某一项出现3次的情况。同样,完形填空答案四个选项出现的次数也基本相同。政治时事多选题全对的多,而马哲、政经全对的少,分析题必须按一定的格式作答才可能拿高分,等等。有些规律别人已经归纳出来了,例如网上、一些辅导书的总论部分。贺银成的西医综合网上就对西医综合做过一些不错的归纳。还可以通过百度搜索其他人所做的总结。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研究真题来找出规律。要想:为什么要这样出题?为什么要这样设置陷阱?如果我是命题者我会怎样出题?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第二步是利用发现的规律来指导行动。例如,西综反复背记真题,专业课反复背记所靠学校老师主编的该门课程的辅导书及历年真题。英语阅读作答时一旦发现某一篇文章中某个选项出现了三次那基本上说明出错了。西综的多选题如选ABCD的题多达四五个就有可能不对了等等。
 
第三,   要充分的利用别人的经验教训。第一次考研都会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如果不汲取别人的经验教训,完全靠自己的摸索,就会走许多弯路,事倍而功半。有一句话这样讲道:愚蠢的人一再重复同一个错误,聪明的人从自己的失败中汲取教训,而最聪明的人则善于从别人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我们当然不仅应做聪明的人,而且应该做最聪明的人。基于以上认识,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利用别人的经验教训。可以通过这样一些途径:一是从网上搜索;二是向已经考过研的人打听;三是与一同考研的同学交流;四是从一些辅导书的前言、总论及有关方法、技巧的部分上学习。由于我不认识已经考过研的师兄师姐,所以第一种方法成为我的主要方法。我在网上查看了许多考过研的人的心得体会,并把几篇重要的文章打印了出来。事实证明这几篇文章很有帮助。我选用的资料,都是综合了网上评论的意见而买的。汲取别人经验教训必须注意的是要批判地继承,不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而是自己去想他说的是否真的有道理,同时也要多方探求意见加以综合。
 
第四,   要追求边际效益的最大化。边际效益是西方经济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没追加一单位投入所增加的产出。用在这里则指每多花一单位时间所能提高的考分。例如,一周的时间如果花在英语上可以提高2分,而花在政治上可以提高5分,花在西综上可以提高3分,花在专业上可以提高7分,那么毫无疑问,在保证各科都能过线的情况下,应该把这一周的时间花在专业课上。一般来讲,英语、西综较难以提高,因而边际效益较低,而政治、专业课交易提高,尤其是在临考前不久的一段时间,边际效益是最高的,因而此时应该把时间多花在政治和专业课上。还可以分的更细,例如,一小时为时间分配单位,以英语的作文、完形、阅读、西综的生理、生化等各科为分配单位。在此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例如当你专业课的成绩在60分时,你每多花一天时间在上面成绩的提高是很明显的 ,成绩越高,边际效益越低,即每多花一天的时间提高的成绩越低。到了130左右,此时边际效益就较低了。所以虽然一般来讲专业课比西综边际效益高,但是如果专业课如果专业课能拿120-130,而西综只能拿80-90分的时候,西综的边际效益就高于专业课了,此时就应该把时间多花在西综上了。怎样才能使总的边际效益最大呢?当每一科、每一部分的边际效益都相等时(证明从略)总的边际效益是最大的,当然前提是保证每一科都能过线。总而言之,要正确的判断边际效益并使它最大化。
 
第五,   第五是策略和方法的极端重要性。不要以为考研拼的仅仅是谁更用功,谁花的时间更多,谁能够坚持到底——这些都是基本要求。换句话说,对于考研而言,勤奋是基础,方法是关键。勤奋得法,则事半功倍,勤奋而不得法,则事倍功半。方法很多,有复习的方法、考试的方法,需要自己不断的归纳总结。
 
 
考研的四科各有其特点,首先必须知道这些特点,然后才能正确地采取复习方法。可以通过研究真题、归纳别人的评价及自己分析综合得出各科的特点。
 
首先是西综,医学考研之难就难在西综。因为它难,所以西综难以拿高分;也因为它难,占用了大量的准备时间,使其它科目的准备时间不足,因而其它科目成绩也受影响。西综的特点,一是多。五门课程的教材加起来有三千多页,内容庞杂,信息量极大,要想记住很难。二是难。正因为内容多,所以难记,就是当时记住了,后面也会很快忘记。三是拿高分不容易。这同样是由第一点决定的。每年西综上120分的凤毛麟角。据说我校99级考研者整个年级无一人西综上120分。西综的及格率是最低的,比英语还低,只有百分之十几。很多考生单科无法上线就是因为西综无法上线。四是真题重复率较高。这个观点网上有人介绍,同时贺银成也认为西综考试要高度重视历年真题。我看真题时确实发现许多是重复的,每年估计有五六十分吧。有些年份如2005年更多。五门课程中,生理最为容易,病理、外科较容易,生化较难,内科最难(因个人情况而异),基本上教材上的一句话就是一个考点。重复率方面,生理、生化最高,病理外科次之,内科最低。
 
专业课有学校自主命题,因而颇具学校特色。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考试主要是考重点,而不同的学校对于同一门课程哪些地方是重点的看法是不尽相同的,这些看法会反映在该校老师所编写的辅导书、历年考研真题和期末考试试题中。专业课的特点一是重点突出。有些学校可能会开设辅导班,这些班一般会点明重点,但想拿高分的话不可迷信重点。没有开设辅导班的学校,他们的重点会反映在历年真题和该校所编的辅导书上,甚至包括本科生该门课程的期末考试试卷、课堂笔记等。特点之二是容易。一般专业课是最容易拿分的,每年得高分的人不在少数,尤其是报考本校的考生。特点之三真题重复率较高。北医以前每年都出售历年真题,后面不出售了,原因是很多人的专业课考分太高了!因为真题重复率高。不过幸好市场经济和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方便,这些都可以在网上邮购到。
 
英语相对而言基础比较重要,但只要过了六级就基本在同一起跑线上。英语的特点一是提高较慢,一般需要靠平时的积累,慢慢地提高成绩。认为英语可以通过一两个月的突击获得很大的进步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二是想拿高分不容易。每年英语的及格率都比较低。三是阅读等答题富有技巧性,具体可见王若平主编的《阅读手记》。但是必须指出,《阅读手记》归纳出来的东西例如解的特征有些现在可能已经不十分适用了。
 
政治的特点一是需要理解,尤其是马哲和政经。以往许多人都对政治有这样的误解,认为政治光靠背记就可以了,不要准备太早,可以考前突击。而我也受这种思想的影响,政治的准备开始的很晚,以至于后来觉得连基本的任务都无法完成了。也许这种做法适用于以前的考试,但是近年来政治考试已越来越趋向于淡化记忆,突出综合运用有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以前的做法现在已经不可取了。二是容易得分。去年平均分已近62分,据说今年会更高,而且事实上今年确实很容易。三是分析题答题方法很重要。这些答题方法一般的考研班都会传授。四是选择题的重复率比较高,答题基本上都是考热点问题,而且答题是综合多个知识点来考的。此外,政治的五门课程又各有其特点。马哲最抽象、最难、最需要理解,尤其是联系实际来理解;政经也抽象,毛概以背记居多;邓三年年有较大变化等。
 
针对四科的特点,就要采取相应的复习方法。西综应该是前期看,因为它内容多,在冲刺阶段看西综尤其是教材是很不合算的,打个比方叫做“大海捞针”。西综的目标,一是要求一定要过线,二是不能定的太高,太高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以致其它科目无法过线或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最终得不偿失。假设同样多的时间,花在西综上可以提高5分,花在专业课上则可以提高10分,在有把握西综过线的情况下,应该毫不犹豫地把时间花到专业课上去。西综的目标定的太高最终会拖累其它科目,使总分降低。我觉得一般来说,基础好的,定110-120分,中等的,定100-105,基础较差的,定90分左右较为合适。同时因为真题重复率高,就应该反复地背记真题。有人讲,反复做历年真题,做到每一套都能上110,及格就不成问题了。而如果每套都能上140,则高分在望。这里我的教训是低估了记住全部真题的难度。教材我生理看了两遍,生化一遍,外总及普外一遍,骨科及内科没看教材,没有时间了。后面看来北医的考试指导两三遍,然后就是反复的背真题,没有做任何模拟题,可是我看真题看来六七遍,还是有许多记不住。西综我的得分不高,是104。我觉得西综看一遍教材,再看三到五遍辅导书,加记住真题完全可以了。
 
专业课容易拿分,所以我的目标是130.我从网上邮购了北医出版社出版的两本诊断学习题及近十年真题,后面有买了一本北一出版社的辅导书,每一本看了五六遍左右,真题反复记了七八遍。考后证明判断是正确的,考题基本上都在这三本习题和真题上出现过。最后得分是125.5分。
 
政治是自己的基础相对来说较好,尤其是马哲和政经,又易拿分,所以我定的目标是80分(最后得分大概是74吧),但是由于听别人说不要开始太早,因而准备的较晚。这是一个教训。开始本不打算报班的,后面还是报了一个任汝芬的冲刺班,觉得报比不报好,但是只报冲刺班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报点睛班。如果基础不好,时间又比较充分,又不习惯自己看教材的话,可以考虑报一个暑期强化班。报班有两大收获:一是明确了重点。今年所考分析题基本上都在所讲的重点范围之内。二是掌握了答题方法。答题法对于分析题尤为重要。政治的教材,马哲和政经有必要看两遍以利理解,而且要在前期看,其它一概可以不看教材,只看红宝书就可以了。我开始还花了两天时间来看当代,后面觉得完全是浪费时间。由于选择题重复率较高,所以考过的选择题一般都要记住。
 
 
英语一半是基础,一半是技巧。前期主要是打基础,记单词,看《难句过关》,中期开始做真题,重点是阅读。王若平的《阅读手记》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该书对于命题心理、答题技巧、解的特征、干扰项设置等做了分析,对于指导答题很有用。可惜的是由于自己英语基础尤其是词汇基础不牢,加上今年英语考得难,阅读理解平时只错3个左右,这次却错了六七个,因为连文章的中心思想都没有看懂,只能怪自己基础不好了。但是开始准备考研较晚,也的确没有时间来打好英语的基础。英语提高较慢,我前中期花了一定的时间,后期就基本上没有管它了。最后考分只有59分,有些发挥失常,幸好过线了。
 
西综的真题可以一口气做完,可是英语的真题一定要慢慢做,做完一年的对完答案后要回过头来认真总结,然后才做下一年的。要是很快做完,只对答案不做总结,就是浪费真题了,因为真题是有限的。只有真题才能真实地反映命题心理,这是所有模拟题都无法做到的。因此,我不赞成做模拟题,把真题吃透就可以了。
 
同时明确了四科的特点,就可以制定合理的目标和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了。总的原则是:容易拿分的,一定要争取拿高分,不容易拿分的,争取拿较高的分,当然前提是保证过线。所以,开始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英语70,政治80,西综120,专业130,后面觉得西综120太难,调整为110,英语没有多少时间准备,调整为65,总分385左右。在时间的分配上,前期应该主攻难度大、记忆内容多、不易提高的部分,即英语和西综,尤其是西综,是前期准备的重点。后期则将重点转移到专业课和政治上去。第一个两个月,我基本上只看西综,兼顾英语,完全没管政治和诊断学。临考前的半个月,我把一半的时间花在诊断上,四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政治上,而英语和西综只用了三四天的时间。正确的处理四科之间的关系,其实质也是处理重点与非重点及合理分配时间的关系。总的来说,西综英语是基础,政治、专业是重点,前期打基础,后期突破重点。
 
除了要处理四科之间的关系之外,考研还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首先是实习与考研的关系。很多人认为二者是相冲突的,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其实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性表现在一是最终的目的是相同的,即都是为了学习知识,为将来找一份好的工作做准备。二是二者相互促进。考研复习相当于理论,实习相当于实践,理论与实践是相互促进的。复习可以使实习的基础更扎实,而实习可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实习还可以作为考研的一种调剂。每天查一下房,就不会像一天到晚都在看书那样枯燥无聊,可以克服厌烦心理。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时间的冲突上,所以,总的原则是前期复习与实习并重,中期复习为重,后期放弃实习。同时以实习促考研,化不利为有利,做法是在哪科实习就看哪个科的书,实习时就回忆书上所讲,看书时就联系实习所见。这样可以加深理解,加强记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可惜我知道的太晚,基本上没有怎么运用。当我实习内科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看生理、生化。同时一定要争取老师的理解和支持。总而言之,不可不实习,也不可全实习,而要有选择性地实习,选择时间,选择所考病种。以上所说的方法对于处理工作与考研的关系同样适用。
 
要处理的第三个关系是全面与重点的关系。总的原则是,在全面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前期复习要全面,后期复习要突出重点。
 
第四个关系是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过程就会很难熬,而且一旦结果失败就会觉得一败涂地。事实上,过程和结果是同等重要的,既要重视结果,又要学会体会过程的乐趣。想一下,有一件值得我们为之奋斗的事情可做,难道不是很幸福的吗?最起码不至于很无聊。树立一种“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的乐观精神,就会觉得其实考研也是一种乐趣,无论考上与否,我们都可以学到很多知识,明白许多道理,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收获吗?告诉自己,考上是必然的,而何时考上则是偶然的。
 
在时间的分配上,我是从实习开始(六月底七月初)才真正着手准备的,减去中间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的时间,大概就半年吧!事实上,我是准备的太晚了,以至于后来手忙脚乱,许多计划都无法完成,原定的计划一半都没有完成。如果基础较好,考北医、协和这样的名校,一般应该准备8个月的时间,基础中等的话再加一两个月也够了,基础一般考本校或其它比较好的学校,5个月左右差不多了。把时间三等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的主要任务是搜集信息和资料,打听或上网查找报考学校情况及别人考研的经验教训,准备西综、英语及政治的马哲和政经了;中期开始准备专业课及政治,同时继续复习英语及西综;后期则以专业课和政治为主,兼顾英语和西综。
 
各科要重点注意的是:西综,一忌时间花的过少而无法过线;二忌时间花的过多而其它科目无法过线或考的不理想;三忌不重视历年真题,在没有记住真题的情况下却花大量的时间去做单科习题或模拟题;四忌虽然知道真题的重要性但以为会很容易记住最后却无法记住;五忌把全部教材看完一遍后才做真题,而应看完一章做一章的真题;六忌把西综目标定的太高影响了其它的科目;七忌把平时看完教材或辅导书后做真题的成绩当成考试时所能达到的成绩,平时看完教材后马上做题,一般准确率很高,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了,所以一般考试时不会有平时那么高的得分;八忌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教材上,教材看一遍就够了,除非时间很充裕,否则把时间花在看教材上会得不偿失。
 
专业课最忌因为觉得好考而不怎么花时间,二忌抓不住重点,三忌目标定的太低。
 
英语一忌翻来覆去背单词却迟迟不做题,二忌不重视真题,却做许多模拟题,三忌真题很快做完,不进行归纳总结。
 
政治一忌开始太晚,希望靠突击靠死记硬背过关,二忌花太多时间在考研班上,教材才是根本,三忌目标定的太低。
 
推荐的辅导书:
 
西综:贺银成编写的考试指导与历年真题解析加北医的黄皮书。
我选用的是北医版的三本书,这也是网上推荐的。觉得黄皮书不错,按章节编写,解析详尽,应该必备,适用于第一轮复习,看完一章后做一章的真题,缺点是有些 解析过时。北医的考试指导,开始觉得不错,后面发现内科学部分还是按第五版教材编写的,已经过时了。后面又去买了一本贺银成编的历年真题解析,它解析的极为详尽,而且配以大量的表格比较,便于记忆,并把以往过时的答案也做了说明,听说他编写的考试指导也很不错,但没有用过。西综觉得还是用以上三本书比较好。第一轮看教材一遍,看完一章做黄皮书上相应章节的真题,第二轮看贺银成的考试指导,并继续背黄皮书,第三轮练习真题套卷。
 
专业课:我的专业课考的是诊断学,在网上到北医出版社邮购了马明信和赵景涛主编的两本辅导书,后面又去书店买了一本辅导书,邮购了十年真题及诊断学笔记,笔记后面基本没有看,看了辅导书和真题五六遍,真题有较高的重复率,考后发现考题绝大部分出自三本辅导书及历年真题。
 
政治:红宝书是其它一切参考书的来源,因而最为权威和全面,但有一个缺点是条理性不强,因而比较难看。任汝芬的序列一就要容易看一些,但是红宝书看完一遍后看第二编就容易多了,我看第一遍用了七八天,第二遍三四天,第三遍只用了一天半。
 
英语:考试虫系列的《阅读手记》和《难句过关》《万能作文》都很不错,真题随便。
 
必须注意,每一本参考书都既有优点又有缺点,选用某一种参考书之后不应排斥或全盘否定其它的参考书,而应“兼容并包”,适当参考其它的参考书,尤其是它的绪论、总论及有关方法的部分,这样才可以集百家之长。例如我买了《120分之路》基本上没用,但它的总论告诉我复习西综千万不能把教材全部看完一遍后才做真题,而应该看完一章做一章,这一点就非常有价值。如果前期一旦发现选书失当,就应该果断地放弃另选更好的参考书。
 
在考前的一个月应该完成:西综:教材一遍,考试指导三至五遍,黄皮书五到七遍。专业:教材三到五遍,习题五到七遍,真题两遍。英语:词汇记忆完成,难句过关三到五遍,阅读手记三遍,万能作文初步,完形、翻译真题三到五遍。政治:马哲政经教材一到两遍,红宝书三遍,真题三遍,辅导班的习题选做一些。只有这样,后面才会有充裕的时间去突破重点。
 
考研与期末考试不同,它是一场持久战。期末考试可以通过几天的突击获得不错的成绩,而考研因为知识量大,是绝对不可能速战速决的。所以考研一要坚持,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自制力,不要一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动摇,就放弃。二要学会放弃,放弃无关的事情。正如王若平所说:“集中你的精力于一点,你就能无坚不摧。”克服外来干扰,同时要学会放弃次要的地方,例如最后关头时间不够用,我就基本上放弃了西综和英语。
 
考研要防止出现几种情况,首先是摇摆不定,想考又不想考,动摇与考与不考之间,最终会滑向不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考。二要防止一心二用,既想考研好又想实习找工作好,最终精力分散,影响考研。要么不考,要么全力以赴。三要防止轻易放弃。有些人开始决心很大,但越到后面就越没有信心,就开始放弃了。放弃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行动上的放弃,根本不再看书复习了;另一种是心理上的放弃,虽然还在复习,但却告诉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所以考得好坏已经无所谓了,不是抱着一种尽力做到最好的心态,而是一种完成任务的心态。竞争的激烈决定了一旦放弃就很容易失败。四要防止没有信心。正因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基础相对而言是次要的,因为有这么长的时间去提高、去超越。只要勤奋得法,是完全可以赶上并超过别人的。不自信会导致两种情况:一是大材小用,本可以考上一个较好的学校,却报考了一个一般的学校,即使后面考得再好也只能上这个一般的学校了。二是悲观主义导致放弃。既然认为考不上,那么同样可以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考不上,既然这样,那还不如不努力,于是很快就缴械投降了。五要防止盲目自信,自以为考试很容易,自己很轻松就能考上,这样会导致行动上的松懈。我在开始时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以至于开始过晚,幸好后面即使醒悟。六要防止孤军作战。一个人埋头看书,不与别人交流,会导致信息闭塞,或自己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无法分享别人的经验、心得。多与同学交流经验与教训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与人交流还可以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七要防止贪多求全,对于书上的每一句话都希望记住,舍不得放弃。这是不现实的,没有人能够记住这么多东西。如果时间被次要的东西所占据,那么重要的东西就失去了应有的位置。所以一定要抓住重点,舍弃次要。
 
医学考研考的是长期记忆,保持长期记忆有效的方法一是理解,二是简化,三是谐音。例如S1与S2的区别,我是这样记忆的:S1是由房室瓣关闭产生的,S2是由半月瓣关闭产生的。由于房室瓣比半月瓣大,所以它关闭时振动时间长,强度大,音调低,所以S1比S2持续时间长,音调低,更响。简化结合谐音是最为有效的保持长期记忆的方法。例如,下丘脑的功能,我是这样记忆的:夏秋(季节)申请体内饮水。(下丘生情体内饮水),即下丘(脑)(殖)(绪)(温)(分泌)(食)(电解质平衡)。还有心界叩诊正常的边界,我编了一句口诀:三二三加一点五,三四五六七到九。即从右到左,从上往下数肋间,前三个都是距正中线2-3厘米(三二三),第四个是(2-3)+1.5,即3.5-4.5厘米,第五个是3-4厘米(三四),第六个是5-6厘米(五六),第七个是7-9厘米(七到九)。这不就很容易记住了吗?要有意识地利用这种方法去记忆那些重要而难记的知识。
 
正因为考研考的是长期记忆,所以千万不能把平时在看完书后不久做真题的成绩当成自己考试时所能达到的成绩。因为那时的记忆还是短期记忆,当时记得的到考试时就会有一大部分都忘记了。有人在看完西综后马上做题,得分很高,于是很高兴,认为西综也不过如此,以后就不再怎么重视西综,结果考得不理想。这也是我的一个教训。
 
这次考研最大的收获是:简化加谐音记忆法对于医学学习极为重要。它不仅是备考的好方法,对于平时的学习和记忆亦极为有效。以前曾经看过许多关于记忆方法的数,书上讲了很多种记忆方法,例如联想、挂钩等等,经历了考研才发现,真正实用的还是简化加谐音。虽然不是一两遍就可以记住,然而一旦记住了却可以保持很长的时间,而其它的记忆方法只适用于提高短期记忆力。
 
最大的教训一是低估了计划完成的难度。例如我开始以为记住十年西综真题是很容易的,可是记住了又忘了,最后记了六七遍还是有很多没有记住,所以最后只有104分。还有阅读手记,本打算看五遍的,最后只看了两三遍。教训之二是平时做真题的得分与考试时能取得的成绩完全不是一回事,因为遗忘在不断地进行。
 
总而言之,考研一要坚持,二要充分利用时间,三要注意方法。必须重视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必须高度重视真题,必须多与同学交流。
 
结语:我讨厌考试,但是又无法逃避考试,于是只能“投机取巧”,研究它的规律,以更少的时间去取得更好的成绩,并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同时我也喜欢考试,因为它是社会公平一个很重要的保证。当然考试还需要改革,但是我不认为应该取消,除非能找出一种更好的方法来代替它。考试和学习是不同的,不能用学习的方法来对付考试,也不能用考试的方法去学习,明确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更好地对付考试。
 
我总结的是06年的考研经验,可能情况到现在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不一定完全适用于现在,而且只是个人的经验教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方法也不会完全一样,我的这些总结仅供参考。
 
最后,祝所有正在准备考研的同学考试顺利,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和专业!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68-10264.html

上一篇:基于网络的自学方法
下一篇:寻找科研的“黄金搭档”
收藏 IP: 199.76.186.*|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