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06,18-20)
我的好友西电的校友王潮教授发来宋铮教授受邀回其母校复旦大学给经院毕业同学的演讲[见文末附件]。宋国文教授也是西电的校友,又是我们信息论专业的老友,他希望我看看此文,并谈点看法,盛情难却。
我对经济学是个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一窍不通。而且对其缺少兴趣,平时很少关心。所以对经济学本身的研究提不出什么具体的看法。所幸的是经济学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关系还算密切,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从认知科学来看和其他任何自然学科是有共性的,这是任一学科都必须遵循的“道”,必须明白的“理”。我将从这点出发,谈点点看法和意见,供讨论和分享。
1. 本文从认知论来看待的经济学进展和价值
我认为这是文[1]最有价值的一个观点。作者从柏拉图所给出的对知识定义的三要素:真实、可被证实、信念出发来看待经济学的新进展和对它的评价,这是研究经济学的基本出发点。柏拉图所说的信念就是人们在认知上的新发现。
人类认知自己的主、客观世界所依赖的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两类思维方式: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是以数学建模、逻辑推理、计算机仿真、实践证实等手段来确认所提的观点是否为真。迄今人类所积累的科学知识都是经过逻辑思维证实的产物。经济学中的真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给出的创见也都是逻辑思维的产物。
在社科、文学、艺术、音乐等领域,形象思维的作用就更大些。形象思维极具想象力、时变性、个性化、突发性……,其逻辑性、合理性、合法性……有待通过逻辑思维检验,能通过的比率是不高的,且因人而异;经济是人类社会性活动,要对其进行实践检验所需的时间、成本代价往往是巨大的,且不具可重复性。
2. 经济学研究的困难性
文中明确提出“经济学的知识被证实的部分比较少,每次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取得的进展也比较有限,导致经济学知识的实用性确实不强。”
为什么会是这样?文中认为“主要原因是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有本质的不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里面的微观主体不会主动选择,它们服从一般规律,宏观系统的作用机制也是有迹可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人类社会和经济现象,其中的微观主体可以做自主选择,而宏观系统,比如像亚当斯密说的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供需、配置资源,都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并不断演进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讲宏观系统是微观主体行为的某种加总并反过来影响微观主体。这些都造成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生性和多变性,也注定了我们在接近终极真理的道路上更加艰难曲折,创造和积累的知识局限性也更大,应用性也更小。”
其实,这里所说的并非是经济学的本质特殊性,自然科学中有些领域,如天气预报、地震预测
等也都有类似之处,从认知科学出发,不论是什么学科,只要是出自逻辑思维的产物就是真的科学成果。而源于形象思维的东西,即使很似合理,也不能当作着科学,还要等待逻辑思维的检验证实。现有的经济学已有一些结果经受了逻辑思维的检验证实,是真科学。但在现代大量的经济学的产物,还属于人的形象思维产物,谈不上是真知。这可能是造成经济学研究困难更为主要的原因吧!
3.推荐一本认知论佳作
几年前一位朋友向我推荐以色列一位年轻博士尤瓦尔·赫拉利的天才著作: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2]。我开始以为这是一本宣扬宗教的书,认真读后才认识到这是一本研究人类认知论不可多得的好书。本书的主要观点,引述我的读书笔记可总结如下:
l 大约在7万年前,一类已经是直立的智人,大脑长得大了些,能思索并认知生存环境和制作各种有效的助体工具,演变成为人了,开始了人类的第一次革命,即“认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1.2万年前,开始了“农业革命”(Agricultural Revolution),约在500年前开始了“科学革命”(Scientific Revolution)。
l “认知革命”使人类逐渐发展成为了地球的主宰,随着认知的深入,知识水平的提高,相互交流合作规模扩大,掌握的知识更深而广,经济发展加速,人类社会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的更替越来越快,由数万年缩短为数百年,甚至数十年。
l 科学革命使人类认识到自己是无知的,需要进行探索,这大大地提升了人类认知世界的能力,促进了人类科技创新和发展。科学不承认所谓的绝对真理,不相信各种教条,一心一意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力求新的发现和新的知识。
l 信息化社会之前人类所创造的知识和发明的工具绝大多数都是用于助体和改造生存环境。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推广使用逐渐成为人类的助脑工具。随着信息化社会发展到智能化革命的阶段,这类助脑工具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存助手。自然选择法则开始被打破,智能设计(Intelligent design)法则走上了舞台。
l 破译了上帝的密码,即遗传密码DNA,是人类对于自身有了深入的认知,开始了由改造客观世界转为操控DNA,改造自身结构的革命。诞生了生物工程、仿生工程、“脑际网络”,无机生命工程、个人化医疗等许多新学科。
l 面对这一新形势,产生了无数的新难题,花几百美元就可得到个人的基因定序,可用于开展个人化医疗。但个人的基因信息至关重要,决不能随意泄露。这一隐私问题困扰着伦理学家、法律专家、保险业主、聘人单位,如何避免“基因歧视”恪守平等原则?超人类生物出现将会颠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政治、法律……后果实在令人难以想象。未来既充满希望令人憧憬,又阴云密布、闪电频现、风雨交加令人恐怖,期望现代智人会做出明智的抉择。
由上述几个看法可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类就可掌控信息,认知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认知世界的本领是智慧的最重要的组分,是“智”之源。
“人认知客观世界和自己的主观世界是依赖于人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人的逻辑思维产物的正确性有三种检验方法;即实践、逻辑推理、计算机仿真,第一种方法靠实际观测和物理实验,后两种方式都需要在数学建模的基础上运作。迄今为止,人类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都是源于逻辑思维的产物。形象思维是靠人类大脑的记忆力、联想力、理解力、和无限的想象力等实现的,其产物不一定都符合逻辑和客观实际,极具主观性、随意性、时变性;形象思维的产物也可能是具有革新性、创造性的成果,也可能是一些空想、妄想的东西;人类的人文认知、文学艺术多源于形象思维。”[3]
还应当指出的是人类的多次科技革命都是要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劳”是苦事,要努力将人类从这种苦差事中解放出来。
文[1]正确强调指出“经济学的价值……是来自经济学背后的科学认知体系,这才是经济学核心价值所在。……什么是认知?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人类用某种分析框架来处理信息。我所说的科学认知就是运用科学性的分析框架来处理信息。……我们向科学认知阶段的转型才刚刚开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更加漫长艰难。”
我相信,将认知论纳入逻辑思维的分析框架进行研究,有望会结出硕果。
4.信息、不确定信息、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借此机会我想向经济学者们推荐香农(Shannon)和维纳(Wiener)两位信息科学大师有关信息、信息论和信息化社会的重要思想。我们在读书笔记[3]中进行过较为详细的介绍,下面给出几个关键点供参考和讨论。
l 信息是组成宇宙中一切系统的三大要素之一。
维纳曾明确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是第一次将“信息”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与物质和能量并列的重要地位,这对于我们认知世界具有划时代意义。
l 不确定信息是唯一可定量研究的信息。
信息概念很泛,有形形色色不同类别、性质不同的信息,很多信息可以感知,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定量计数的。信息概念的广义性、主观性和定量研究的困难性(如情感信息、美学信息),致使我们要正确理解信息概念需要认真思考,下点功夫才行。人对一切事物的感知和认知首要的是要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而事物的发生是随机的,具有不确定性,观测和通信的目的就是要获取信息,以解除其中不确定性。这是信息的最基本的属性,Shannon和Wiener的高人之处就是认识到这点,并引入概率论来处理这个问题。
Shannon和Wiener的信息是不确定信息,其量度被定义为熵差。通信观测所得到的信息量是减小(或解除)的不确定性的量。信息的单位是比特(bit),即观测掷一枚硬币后所得到信息量。
信息量不是熵本身(一枚硬币的不确定性是等可能的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概率都是1/2),而是熵差。熵是不确定性的量度,而熵差才是信息的量度。这点Wiener在《控制论》一书中已强调指出,Shannon的著作中则给出了全面的、严格的数学论证,成为一门完整的信息理论体系。
l 数字化革命的理论基础。
香农创建了信息论,提出了通信和计算都要走数字化编码之路,引发了信息技术的数字化革命。
l 信息、数据、知识、智慧概念不可混淆。
虽然我们只能将不确定信息纳入计量来研究,比较它们的多少,对于大量其他类信息无法计数它们的量是多少,但信息编码理论可以将其用专门的“语言”编码进行表示,并最终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将其变换成可以存储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的数据。对于这类数据虽然我们说不上来它们的信息量有多少,但我们知道为了编码表示它们所占用的贮存单元位数,即数组长度,就成了描述所有类信息编码表示所付出的代价。在二进制下每位所能存储的信息量最多为1-bit。
数据是一种未经加工的对外界的反应和表述客观对象的原始资料,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像等,可为离散的,也可为连续的,可经由计算机软件将其编程存入计算机存储和处理。数据是信息的载体,长度为n的数组所能载荷的信息量最多为n-bit。一般都比n小很多。
明白了上述道理我们就会避免很多错误,
信息社中我们常会听到“数据爆炸”!确实如此,“若将互联网上的内容抄录到书页大小的纸上,堆垒起来的高度将为地球到冥王星距离的10倍!全球最大的美国国会图书馆供查阅的书达1.4亿册,但这仅为互联网上数据总量的千万分之一!”
人类社会每年新增数据量约为1~2 EB,其中包括了所有信息存储媒质:书报、杂志、文件、PCs、相片、X光照片、TV、声频、CDs、DVDs等。人均约为250 MB。
每年打印出来的约为240 TB,其中约有75亿份办公文件,100万种新书、40000种报纸、80000种杂志,而总计的据量不到总数据量的1%。
如果在网上搜索“Informaion”一词,用Google只需0.33秒就给出3,710,000,000条,用Yahoo只需0.23秒就给出15,300,000,000条,用AOL可给出1,220,000,000条。
也有不少人说是“信息爆炸”!其实,对任何个体而言,每天所收到的数据虽然是海量的,但与我们关心的、新的能解除不确定性的、并为我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信息爆炸”的提法是不确切的。
更有人提出“知识爆炸!”甚至“智慧爆炸!”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指学术、文化或学问。具有已被证实为真、并被相信之特征。”而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 即认知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的产物。是人类经过艰苦探索、不断积累的产物,那可能会爆炸式地增长?而且知识不等同于智慧,知识多的人不一定都很有智慧,书读得少点的人未必智慧就少,当代人也未必就比2500多年前的孔子更有智慧些。
l 数字化和网络化革命创造了人类的的第二生存空间——赛柏空间
继数字化革命,通信和计算机相结合,创造出TCP/IP协议,衍生出了世界范围的联通网络——因特网(Internet),带来了网络化革命,加上Web 2.0的出现,为人类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生存空间——赛伯空间(Cyberspace),使人类社会逐步由工业化社会发展到信息化社会的新阶段。在信息化社会中人们不仅要在物理空间中继续生存竞争,还要学会在新的虚拟数字空间中生存竞争。推进到全新的信息化社会阶段。
当前新型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飞速进展,IT领域又在进行一场新的智能化革命,信息化社会将被推进到智能化的新阶段。未来还会向更高级的智慧化的方向前进。
l 推进经济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由前述可知,为了能借助助脑工具,即计算机进行研究工作,首要的是进行信息表示编码研究。70多年前香农所提出的老问题在新的IT技术推动下又有了新的进展,将会在很多方面,包括经济学领域,发挥更大洪要作用。
我们在[3]中详细讨论了这方面的新进展,这里不再重复。
5.结束语
说来说去,其实最根本的还是要深入探讨认知论,要真正理解“从动物到上帝”一书所揭示的真知。搞经济学研究的崇尚经济学是很自然的,但还是要用认知科学来擦亮眼睛,净化我们的心灵,强化我们的世界观,想清楚我们应走的路。
仅供参考、分享、讨论,诚请提出批评指正。(王育民,2019,06,20)
参考文献
1. 宋铮:经济学的价值,毕业演讲,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9,06,12。
2. 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Yuval Noah Harara, A Brief History of Humankind----From animal to Gad, 2012),林俊宏 译,中信出版社,北京,2014。
3. 王育民:认知科学读书笔记-9:信息表示编码理论新进展(2018, 9, 6)
毕业演讲 宋铮:经济学的价值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6月12日上午,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9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正大体育馆隆重举行。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教授、校友宋铮教授为同学们带来毕业演讲《经济学的价值》。
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好。
首先要感谢学院领导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这个讲台上做毕业演讲。每次回到复旦都是非常愉快的事。不过这次的心情有一点紧张,因为从来没有干过这个活,在读书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演讲。我来之前特意上网查了一下,毕业演讲究竟应该怎么讲。结果查到的是随便讲,随便怎么讲都可以。所以我就斗胆讲一讲我一直想讲但是没有机会讲的话。不过在准备之前,我特意看了一下张老师给我的邀请信,信里要我跟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感悟。我除了对自己工作有一点点心得之外,其他的人生感悟不值一提,所以还是谈一下我对我的工作的一些想法。我今天准备的题目是经济学的价值。刚才听到张军老师的讲话,我发现他讲的很多内容跟我想讲的不谋而合,因为我要讲的经济学的价值就是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如何通过经济学让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加有趣,甚至有美感。
我先从自己身边的事说起。我也在复旦渡过了很长的时光。当然,跟在座的老师,特别是跟洪老师相比不值一提。我刚才算了一下,我和我太太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两个加在一起一共在复旦待了21年,是洪老师一个人的三分之一。我太太从本科到博士,毕业后留校当老师,相比我,她是一个更加纯正的经院人。她在十年前不当老师了,转行做家庭主妇,这个转型非常成功。她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我们私下讨论过,她从来不问我两个会要老公命的问题。第一是她从来不问我一天到晚在忙什么;第二是她从来不问我们什么时候实现财务自由。我后来想为什么她不来烦我这样的问题。虽然坦率讲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经济学家,但是我觉得她足够理解经济学,也足够理解经济学的价值,所以她从来不问我这些问题。
在座的很多同学即将离开校园开始你们的职业生涯。经济学到底有没有用,经济学的价值是什么,这是你们以后可能会反复要面对的问题。在我读书的时候,经济学是大家的掌上明珠。但是在过去几年,经济学无用论越来越流行。我来之前总结了几个比较典型的经济学无用论的说法。最流行的就是某位成功人士说经济学家没有用,经济学也没有用,既不能预测未来,也不能帮你赚钱。除了成功人士,广大人民群众也不满意。比如我妈常跟我说,你们经济学家在报纸电视上讲的都是常识,比如货币超发引起通货膨胀,这不是废话吗?还有政府官员,他们的批评宽容一点,温柔一点,他们说经济学也很重要,但是现实情况非常复杂,中国国情也很特殊,说到底还是觉得经济学没什么大用处。有的公知的批评就尖锐许多。他们说你们写的这些模型只是让外行不明觉厉,用的数学逻辑其实是在同义反复,形式很多,思想太少。最近还有一个说法,说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有不少学科要被淘汰,经济学也是被讨论的学科之一。讲了这么多,大家是不是觉得人生很灰暗,入错了行?对于步入中年的我,讨论经济学有没有用,或者经济学家有没有用,我都可以一笑了之。但对在座的各位就不一样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大家未来的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大家认真思考。我希望我今天讲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线索。
我首先想说经济学无用论其实是有道理的。它的道理在哪里,就是如果从纯粹知识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的局限性很大。不光经济学,其他社会科学也是一样。关于知识,很早柏拉图就有定义,知识应该有以下三个要素,可以被证实的真实的信念。虽然知识论最近几十年有很大发展,但这个定义在现在依然不算过时。用这个定义,你会发现经济学的知识被证实的部分比较少,每次在创造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取得的进展也比较有限,导致经济学知识的实用性确实不强。问题是为什么会这样?当然不是我们经济学家太笨了。这里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学和自然科学有本质的不同(???)。我们先讲相通的地方。从科学哲学的角度讲,经济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论都一样,建立概念,构建分析框架,检验分析框架,再去改进和升级这个分析框架。但是差别在哪里?自然科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这个物质世界里面的微观主体不会主动选择,它们服从一般规律,宏观系统的作用机制也是有迹可寻,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保持稳定。这些特点保证了自然科学可以有效地接近所谓的终极真理,虽然有些科学家和哲学家否认终极真理的存在。比如刚才张老师提到的弦论,虽然还没有被证实,但是有希望更靠近终极真理。而且在前进过程中自然科学创造了很多有用的理论,比如牛顿定律,虽然我们都知道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刻画物质世界更加基础的理论,但牛顿定律的实用性很强,在大多数环境中都可以是非常好的近似。所以说自然科学可以创造出很多有用的知识出来。经济学还有其他的社会科学就不一样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和经济现象,其中的微观主体可以做自主选择,而宏观系统,比如像亚当斯密说的用看不见的手来调节供需、配置资源,都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并不断演进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讲宏观系统是微观主体行为的某种加总并反过来影响微观主体。这些都造成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内生性和多变性,也注定了我们在接近终极真理的道路上更加艰难曲折,创造和积累的知识局限性也更大,应用性也更小。
但是我觉得现在大家对经济学产生怀疑的更主要的原因不在于经济学这些先天的问题,而在于大家没有认识到经济学的价值不仅仅来自经济学知识,而是来自经济学背后的科学认知体系,这才是经济学核心价值所在。什么是认知?用心理学的话讲就是人类用某种分析框架来处理信息。我所说的科学认知就是运用科学性的分析框架来处理信息。从另一个角度讲,现在看到的这么多的经济学无用论,是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之为经济学的知识普及阶段向经济学的科学认知阶段的过渡期。我们基本完成了经济学知识的普及。30年前很少有人了解市场经济,现在大家或多或少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有所了解,这个成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但是我们向科学认知阶段的转型才刚刚开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更加漫长艰难。很多人对经济学知识的期望过高,失望之后又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学科学认知体系的作用和价值,这才是造成经济学无用论流行的最主要原因。
接下来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经济学科学认知体系的价值。第一个是过去几年中国讨论很热烈的产业政策。我记得两个月前给一个博士班上课,说到要想科学评价产业政策非常困难。举一个例子,中国不少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时候,会给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提供各种各样的补贴。这些补贴对地方财政有没有好处,姑且不说对当地经济乃至全国经济的影响,先说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影响,哪怕缩小到这么一个看起来很小的问题,我们要给出一个科学评价都很困难。马上有同学举手,说为什么困难,这不是很显然吗,比如地方政府每年给一家企业提供一个亿的补贴,如果这家企业每年给当地政府创造两个亿的税收,这当然是有好处的。当时很多同学表示赞同。我今天举这个例子,说明我不认同这个说法。大家想一下为什么?其实很简单,那位同学用的是会计思维,给你算帐,这个企业交了两亿的税,就认为这两个亿是那家企业创造出来的,地方政府只补贴一个亿,所以对地方财政是个划算的事。这是典型的没有用经济学思维去想问题。要想清楚一个企业给当地政府创造了多少税收,应该想如果没有这个企业会发生什么情况。这家企业在地方占用了资源,比如土地资源,还有劳动力资源,很多资源都很难移动。如果没有这家企业,这些资源可能可以被其他的当地企业使用,还可能吸引外面的企业进入,如果这些企业即使没有补贴也能上缴超过一个亿的税收,那么原来的补贴政策即使对当地财政也不见得是好事。有人说你能不能给我一个答案,这个补贴到底好不好?我说对不起,目前还没有经济学理论可以对这样的问题作出一般意义上的评价。那你说了半天,经济学对理解产业政策到底有没有价值?还是有价值的。产业政策如此重要,关系国计民生。哪怕我们只是指出思维上的一些误区,鼓励大家更加审慎地思考和判断这个事,我觉得已经是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价值。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家很关心的房价,每个人都关心。学界也好,媒体也好,大家一直拿一个指标来评价我们国家有没有房产泡沫,就是房价收入比,注意,是房价和当期收入之比。这个比例在在发达国家基本在3到5倍之间,大概的意思是一个家庭不吃不喝,不靠贷款三到五年可以买一个一百平米的房子。这样的比例背后是有理论依据的。房价收入比衡量的是房产作为一个资产的回报率(假设房租支出由收入决定),这个回报率应该跟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差不多。所以合理的金融资产回报决定了房价收入比大概在3到5倍之间。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理论在不少地方都是适用的,是经过了一定检验的一个经济学知识。这个房价收入比在中国的不少大城市在很多年前就超过了10倍,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房价有泡沫的证据。我也被绕进去了。当时我在复旦工作,一直纠结上海的房价收入比。我一直都没有明白过来,直到我在美国教MBA学生的时候,忽然明白了为什么不能拿房价收入比做国际比较。我意识到衡量房产回报率更好的指标是房价和未来收入的比例,而不是当期收入的比例。但是大家为什么会用当期收入呢?一个是简化问题,另一个是在美国,大多数家庭的收入增长很小,这种简化是合理的近似。但是放在中国就不对了,中国过去几十年收入增长非常快。我当年在复旦快毕业的时候我的同学们的收入大概是一个月三五千块,他们现在的收入已经到了没法准确估计的地步了。所以,用一生的平均收入来计算房价收入比,那在十几年前当然要买房。很遗憾,我经济学没学好,错失了大概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实现财务自由的机会。
注意,我这个例子不是说今天的中国没有房产泡沫。我们距离回答这样的问题还很遥远。但是,用经济学的科学思维可以让你看得比别人更深一点,走得比别人更远一点。从这个例子中还可以看到我们很喜欢用类比推理。我们学了一个知识觉得很管用,然后把这个知识拿来用,特别是做各种比较,很多人都是这样。类比推理也是一种认知模式,特点是很直观,有时也很有启发性。缺点是得出来的结论不大靠谱,因为类比推理抛弃了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科学认知环节。记住了知识,忘了背后的分析框架,忘了去想这个分析框架的适用性。
说到这里,有些同学可能被有一些疑问。这个演讲没有问答的环节,所以我就自问自答。大家可能问的一个问题是,刚才我说我们处于一个从知识普及向科学认知过渡的阶段。那我们在经院学了好几年,好像也还没有走出普及阶段。到底怎么做才能推动我们这个社会向科学认知阶段过渡呢?如果你们脑海中有这个问题,我要恭喜你们,因为你们已经走出了第一步,开始批判性地思考问题。科学认知的第一步就是不要轻信任何人讲的任何话。究竟怎么过渡?这个时间可能非常漫长,各位同学只要主动思考,你们每天就会成长一点点。套用张老师刚才的话说,思考不仅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有趣,而且有美感。不仅如此,还可以把有趣和美感带给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推动社会往前走的力量。
还有的同学会说,在经院学了几年,现在大脑里空空如也,好像什么分析框架都没留下,这个科学认知实在不知道怎么做。这时候我要鼓励你们,你们在经院的几年一定没有白费。从效用最大化到市场均衡,从消费函数到凯恩斯经济学,很多东西已经不知不觉地存在你们的脑海里了。有一些知识暂时忘记了,不要紧,翻一翻书很快就能捡起来。重要的是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让这些分析框架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让科学认知体系成为你处理信息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这样你就会慢慢适应这种思维模式,越来越娴熟。
我还想借这个机会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做一个辩护。就从我最喜欢的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说起。回忆一下,这个定理说的是如果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市场均衡就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哪三个条件?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没有信息不对称,没有外部性。我经常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打抱不平,因为很长时间一直有人嘲笑它,最典型的说法是所谓的第一定理的第一个假设就搞错了,为什么?世界上哪有什么完全竞争的市场,你给我找一个出来?这个批评本身有道理,但是它太看重经济学作为纯粹知识的价值。我认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是经济学的瑰宝,并不在于它作为知识的价值,而在于创造这个定理背后大家运用的那套科学分析框架。经济学过去几十年做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市场缺陷及其福利影响。特别过去十几年涌现出的大量微观数据,让我们可以去量化市场缺陷,甚至估算现实世界中的市场缺陷在多大程度上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了影响。如果没有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背后的科学认知体系,我们很难想象可以达到今天我们对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认识。
我本来想留一点时间讲一下大数据和AI与经济学的关系,现在没有时间跟大家深入探讨这个话题了。大概意思就是想说,大数据和AI与经济学绝对不是相互替代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很多的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大数据和AI可以帮助我们极大地提升经济学知识的应用性和经济学的科学认知体系。以后有机会可以再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自己目前和未来的工作重点也是这个方向。
最后让我回到张老师的邀请信,里面另外一个关键词是他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毕业寄语。我想来想去,觉得最好的毕业寄语就是回应刚才张老师在大屏幕上讲的话,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正在经历巨变的时代,很多的变化是意想不到的。所以我希望大家都可以用经济学,来擦亮你们的眼睛,激发你们的智慧,用经济学认识和探索这个正在经历巨变的世界。最后套用一句熊彼特的话来结束演讲,希望大家可以用经济学那水晶般晶莹透工厂的彻的思路,用一道基本原则的强光去照亮人类社会和经济世界,谢谢大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20: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