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保护的“三有”物种——粉红椋鸟
马 鸣(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11)
粉红椋鸟的拉丁学名为 Pastor roseus(或者:Sturnus roseus),英文名为 Rosy Starling,是新疆的特有鸟种。近期粉红椋鸟横扫北疆各地,几乎成为“网红”。这个网红不是因为几个亿的工程为其让路,也不是遇到了“大年”其数量遮天蔽日,而是因为这种椋鸟的“发型”变化多样,而令人赞叹不已。
过去我们一直以为粉红椋鸟是英雄鸟——控制虫害,功莫大焉,应该属于国家一二级的保护物种。查阅《野生动物保护法》,名落孙山,竟然只是“三有”保护物种。所谓“三有”,就是有益的、有经济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的物种。也就是个三级,是不是级别太低了!
中亚温带地区是粉红椋鸟分布的核心地带,部分扩散至欧洲一些国家,冬季在南欧和南亚活动,具漂泊性。在中国,为新疆特有种,集大群在新疆北部的伊犁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昌吉、乌鲁木齐、巴里坤繁殖(夏候鸟)。它们结成上万只甚至数万只的大群生活于中亚干旱的草原、开阔的山谷地带。追随畜群捕食被惊起的昆虫,特别喜欢吃蝗虫,有时候栖落在牛背上。
雄性粉红椋鸟形形色色的“发型”——大风头、飞机头、板寸头、莫西干、大背头、爆炸头、......,应有尽有
椋鸟被誉为“草原铁甲兵”,是草原灭蝗能手。在育雏期雌雄双亲每日捕捉三四百只蝗虫不在话下(照片),养育四五只幼鸟,穿梭往来,雏鸟的食量太惊人了。在新疆北部,椋鸟(包括紫翅椋鸟)成为生物灭蝗的主力军。除了吃蝗虫,它们还捕食螽斯、甲虫、蟋蟀、地老虎、家蚕、蚱蜢等多种昆虫。但在越冬地(如南亚)食物则比较杂,包含水果、浆果、花蜜、谷物等,被认为是一种“害鸟”,遇上大年就成灾了。
什么是“大年”,是指种群数量周期性变化的一种现象。过去几年,我们在野外很少遇见粉红椋鸟,就是所谓的“小年”。今年,粉红椋鸟突然增加,几乎各地鸟友都发来数据和照片,铺天盖地的就是个“大年”。
粉红椋鸟是一种夏候鸟,往返于古北界(繁殖区)与东洋界(越冬区)之间,春秋两季长距离迁徙,新疆是其在中国境内唯一的繁殖区(特有种)。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塔城、阿勒泰、昌吉回族自治州、乌鲁木齐、哈密地区(天山以北)等椋鸟分布地区,农牧民曾经大量使用杀虫剂去消灭蝗虫,其代价昂贵且对环境造成污染(耐药性与毒药残留),降低椋鸟种群数量。到20世纪80年代,专家们发现生物防治效果可能会更好,就试着利用粉红椋鸟灭蝗虫,通过人工招引确实可以有效控制虫害。至2010年,“引鸟工程”与人工鸟巢建设在北疆推广开来,大大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量,实现了环境保护与牧业生产的双赢局面。
废话少说,最后介绍粉红椋鸟的“头型”,这次拍照,发现一些雌性粉红椋鸟的发型都比某些男士还时髦。男椋鸟更不用说了,飞机头、碎发男、板寸头、莫西干、大背头、卡尺头、社会头、大风头、短毛寸、栗子头、嬉皮士的大鸡冠头、......,应有尽有。
几十万只的大军,横扫北疆大地,从伊犁谷地、塔城盆地、阿尔泰山脉到博尔塔拉、赛里木湖、巴里坤、乌鲁木齐南山、精河县(天山北麓),几乎随处可见(马鸣 摄)。
遇到椋鸟的“大年”,每隔七八年一次,黑压压一片——马鸣摄:粉红椋鸟喜欢集群在乱石堆中筑巢,每年繁殖期为5-7月。其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和草叶构成。每窝产卵4~6枚,卵壳淡蓝色或青灰色。每年繁殖期过后,种群数量成倍增加,保守估计几十万只不是吹牛。
看看这个雌鸟的“发型”,是不是很特殊,就是当下男星中最流行的莫西干嘛(马鸣 上周末摄于精河林场)
雄鸟的嬉皮士发型,正面看爆炸式(马鸣 上周末摄于精河林场一个羊圈)
在乱石堆里筑巢,每次带回七八只蝗虫,嘴里满满的(马鸣 上周末摄于精河林场一个羊圈)
上一次粉红椋鸟集群,是2011年。上下翻飞,队形整齐。遇到猛禽可以变换各种图形,恐吓天敌。是谁在指挥几万只椋鸟在一起不会发生碰撞,真是奇迹(马鸣 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