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erMaM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ollerMaMing

博文

解救三鹫(Vulture Day @ 2024) 精选

已有 4386 次阅读 2024-9-7 15:32 |个人分类:兀鹫与秃鹫|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今天是国际秃鹫日

(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

(简称:IVAD,了解秃鹫日)

我原来是有大舅和二舅的,现在只剩下小舅(三舅)。

我老喜欢谐音梗,很早就提出来“保护三鹫”之建议。

今天是世界“秃鹫日”,要多讲一些鹫类的故事。

全世界仅存 23 种秃鹫,中国约有 8 种。

现在,需要保护的只有三种,高山兀鹫、胡兀鹫和秃鹫。

其他 5 种为什么没有提出来,因为它们大多数已经见不着了。

身边的鹫类,究竟面临什么样的困境,简单叙述如下。

(一)食物出现问题,因为是食腐动物,有特殊的需求。

(二)栖息地丧失,特别是繁殖地难觅(见下面的照片)。

(三)兽药传递,典型的案例,如双氯芬酸中毒,危害极大。

(四)触电或者碰撞电线,还有一些风电场案例(见文献)。

(五)利用,民族药材,骨笛(鹰笛),包括西藏和新疆的市场调查。

(六)传统和偏见,一些人认为秃鹫吃尸体,很恶心,不吉利、、、、、

话休啰嗦,还是先播放一些照片,有图有真相。一起进入天山大峡谷。

寻找三鹫 秃鹫的起源_座山雕_马鸣摄.jpg

寻找三鹫:秃鹫、高山兀鹫、胡兀鹫(马鸣 摄)

天山鹫类的窝与幼鸟(马鸣 摄)

自然界的清道夫(清洁工),天葬功臣,完全食腐的高山兀鹫,也叫喜马拉雅秃鹫,不要半天鹫可以干掉一头牦牛(马鸣 摄)

救救鹫鹫,调查研究,登上天山,寻找三鹫(徐国华、马鸣 摄)

寻找三鹫,访问牧民,荒山野岭,何处鹫家(马鸣 摄)

在后峡 马鸣摄_20240904a.jpg

食物链出了大问题,救救鹫鹫。调查期间只有少量家畜还留在高山上,夏牧场见不着大型野生动物(马鸣 摄)

只生一个好,秃鹫都是独生子。亲鸟正在给幼雏喂食物和水,红外相机拍摄(马鸣 提供)

天山秃鹫的巢(马鸣 摄)

寻找三鹫,天山营地(邢睿、赵序茅、马鸣 摄)

无限风光在天山险峰(马鸣 摄)

秃鹫(马鸣 摄)

高山兀鹫,也叫喜马拉雅秃鹫(马鸣 摄)

96胡兀鹫-马鸣.jpg

胡兀鹫,大胡子鹫(马鸣 摄)

与鹫类在一起繁育后代的石鸡(马鸣 摄)

寻找三鹫,仰望高山,巢穴何在,鹰飞倒仰(吴道宁、马鸣摄)

救一救鹫鹫,它们正面临着灭顶之灾(林草局 提供)

国际秃鹫日,不是单指“秃鹫”,包括了全世界 23 种鹫类,期待你的保护和关注(马鸣 摄)

金秋时节,我们和你一起在天山寻找三鹫(马鸣 摄),2024年9月7日是“秃鹫日”(Vulture Day)——国际秃鹫意识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

博文作者马鸣与喜马拉雅秃鹫在一起(杨小敏 摄)

寻找三鹫,深入天山,道路险峻,直上三千(马鸣 摄)

小知识:如你所知,每年的9月第一个周六为“秃鹫日”(International Vulture Awareness Day,简称IVAD)。

在国际秃鹫专家组的主持下,保护鹫类成为一项全球倡议,旨在提高人们对鹫类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保护它们的迫切需要的认识。

我们希望您已经计划好当天或在任何日期参加活动,请在社交媒体的主页上注册您的活动,以进一步增强我们的集体影响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参与秃鹫日 IVAD 活动的建议:

(1)组织活动:计划当地的宣传或其他活动,多发朋友圈,以吸引您的社区广泛参与。

(2)参加国际 IVAD 活动,国际交流,网络顺畅:加入当天发生的现有活动(如救一救鹫鹫)。

(3)在社交媒体上传播信息:开展自己的活动或使用我们的工具包分享关键信息并提高鹫类的知名度。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23672

让我们在一起,为三鹫做一些事。

欢迎加入我们的活动。

我在天山大峡谷等你。

寻找三鹫,访问牧民(邢睿、黄亚慧、赵序茅  摄)

寻找三鹫,红外相机自动拍摄,秃鹫抱窝(马鸣 提供)

捡蘑菇的人很多,他们遇见三只兀鹫。而在新疆很少有毒蛇,天山后峡几十年没有毒蛇记录了,这个不是噱头或恐吓吧(马鸣 摄)

我们要关注的应该不是毒蛇,而是这种破坏性很大,建设中的超级工程,至少三十年后遗症(马鸣 摄)

记录到各种小鸟,伯劳、漠即、斑鸠、丝雀、红尾鸲、林鹨、黑鸢、乌鸦等(马鸣 魏希明 摄)

寻找 后峡 旱獭 食物链 马鸣 摄_8262c.jpg

肥胖的旱獭还没有开始冬眠(马鸣 摄)

寻找 后峡 蝶恋花 马鸣摄_8160abc.jpg

爬上九月的天山,依然是山花烂漫。寂静草原蝶恋花,觅食交配产卵忙(马鸣 摄)

在寻找 蜻蜓 交配 马鸣摄_8349a.jpg

仔细看蜻蜓竟然还在交配,显然九月的最后繁殖机会,不能放弃(马鸣 摄)

著作等身_20230528 田向东 摄.jpg

参考文献,寻找三鹫,保护鹫类,新书不断,欢迎索取

参考文献(References)

Brown C J. 1990. Breeding biology of the bearded vulture in southern Africa. Ostrich, 61(1-2): 43-49.

Gil J A, Báguena G, Sánchez-Castilla E, et al. 2014. Home ranges and movements of non-breeding bearded vultures tracked by satellite telemetry in the Pyrenees. Ardeola, 61(2): 379-387.

Gavashelishvili A, McGrady M J. 2007. Radio-satellite telemetry of a territorial bearded vulture Gypaetus barbatus in the Caucasus. Vulture News, 56(1): 4-13.

Katzner T E, Lai C H, Gardiner J D, et al. 2004. Adjacent nesting by Lammergeier Gypaetus barbatus and Himalayan Griffon Gyps himalayensi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 Forktail, 20(1): 94-96.

López-López P, Gil J A, Alcántara M. 2014. Post-fledging dependence period and onset of natal dispersal in Bearded Vultures (Gypaetus barbatus): New insights from GPS satellite telemetry. Journal of Raptor Research, 48(2):173-181.

MaMing R, Kewei Jiang, Junwei Li, Li Chen, Gang Lei. 2020. Use of vulture bone flutes (骨笛) and other products in China. Vulture News 78(2): 20-30. 

MaMing R. and Guohua Xu. 2015. Status and threats to vultures in China. Vulture News,68(1): 3-24.

MaMing R., Li Lee, Xiaomin Yang, Paul Buzzard. 2016. Vultures and sky burials (天葬)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IUCN Vulture News, 71: 22-35.

Ma M., Xu G. H., Wu D. N., et al. 2017. Vultures in Xinjiang. Science Press, Beijing, 1-214.

Ma, M. 2019. Story on Cinereous Vulture. 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Beijing

MaMing, et al. 2015. Brief report on the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of Himalayan Vulture (Gyps himalayensis) in Tianshan Mountains via telecraft monitoring. Chinese Journal of Zoology, 50(2): 306 ~ 310.

MaMing R. 2022. The Impact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the Sharp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Vultures Brought Into Rehabilitation in China in 2020 and 2021. Raptors Conservation, 44: 43-48.

Mateo R, Sanchezbarbudo I S, Camarero P R, et al. 2015. Risk assessment of Bearded Vulture (Gypaetus barbatus) exposure to topical antiparasitics used in livestock within an ecotoxicovigilance framework.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536(8): 704-712.

Urios V, López-López P, Limi?ana R, et al .2010. Ranging behaviour of a juvenile Bearded Vulture (Gypaetus barbatus meridionalis) in South Africa revealed by GPS satellite telemetry. Ornis Fennica, 87(3):114-118.

Zink R, Acebes I D. 2011. International Bearded vulture Monitoring (IBM). Austria Annual Report, 2010: 1-12.

才代,贡明格布,马鸣. 1994. 巴音布鲁克的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 新疆林业, 20(3): 35- .

次仁,刘少初. 1993. 西藏胡兀鹫生态学的初步观察. 西藏大学学报(汉文版),8(1):43-45.

邸志鹰. 2011. 鸟中鬣狗——胡兀鹫. 生命世界, 38(2): 56-63. 

顾滨源, 苏化龙, 蔡巴扎西. 1994. 西藏东部胡兀鹫繁殖的初步研究. 西藏科技, 24(4): 58-62.

关鸿亮, 通口广芳. 2000. 卫星跟踪技术在鸟类迁徙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动物学研究, 21 (5): 412-415.

国家林业局.2009.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韩联宪.1999.自然界的清洁工——胡兀鹫和高山兀鹫. 大自然,20(6):34-35.

马鸣,庭州,徐国华,道.才吾加甫,艾孜江.买买提明,邢睿,罗彪,吴道宁. 2015. 利用多旋翼微型飞行器监测天山地区高山兀鹫繁殖简报. 动物学杂志,50(2):306-310.

马鸣,徐国华,吴道宁, 等. 2017.新疆兀鹫.北京:科学出版社,1-214.

马鸣. 2019. 秃鹫的故事.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71.

马鸣. 2021. 后疫情时代的鹫类生存危机. 科学画报,(5):32-35.

苏化龙, 马强, 王英, 等. 2015a.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成功率和种群现状的影响. 动物学杂志, 50(5): 661-676.

苏化龙, 王英, 果洛·周杰. 2014. 青藏高原——胡兀鹫的最后庇护所? 大自然, 36(6):32-37.

苏化龙,李八斤,姚勇, 等.2015b.青藏高原胡兀鹫繁殖生物学及濒危状况.林业科学, 51(9):78-89.

徐国华,马鸣,吴道宁,刘旭.2016. 中国8种鹫类分类、分布、种群现状及其保护. 生物学通报,51(7):1-4.

 王丽, 蒋方剑, 李敏. 1995. 青海省首次发现胡兀鹫自然感染鼠疫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地方病通报, 10(1): 36-.

张孚允, 杨若莉. 1980.甘肃南部的胡兀鹫. 动物学报, 26(1): 86-90.

张西云,李生庆,刘生财,等.2005. D型肉毒灭鼠剂对鼠类天敌胡兀鹫、黑秃鹫等的敏感性试验.四川草原,36(3):19-.

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523672

欢迎加入我们的活动。

我在天山大峡谷等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48045-1450078.html

上一篇:蚁鴷来了(Wrynecks have arrived)
下一篇:哑巴天鹅(MUTE SWAN IN CHINA)
收藏 IP: 49.118.206.*| 热度|

20 张晓良 宁利中 崔锦华 张叔勇 周忠浩 王从彦 郑永军 杨正瓴 杨卫东 孙颉 李学宽 孙南屏 刘跃 刘炜 徐长庆 王述潮 吕健 魏焱明 李俊臻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