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中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jiping

博文

地球才是火星的克隆

已有 3772 次阅读 2013-6-24 02:44 |个人分类:个人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地球, 克隆, 火星


地球才是火星的克隆


蒋继平

2013623



百度百科的信息说, 20131月初,一位名叫KevinGill的软件工程师利用自己的学识以及从NASA那里获得的火星地形资料成功的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火星。

令人惊讶的是,KevinGill所制作火星原貌看起来简直就是一个克隆版本的地球,其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海洋、山川以及沙漠。KevinGill介绍说,他在制作这些火星的地貌复原图时严格遵照了NASA火星轨道探测器所提供的地形资料来进行,同时也考虑到了一些地理纬度以及大气环境对气候以及地表特征的影响。


看到这条消息我一点儿也不觉得稀奇。这是因为在我的脑海中早已存在着早期火星生态环境的印象。我在以前的博文中已经讨论过这个话题。我有充分的理论依据说明火星一定比地球先具备产生生命的环境条件。


Kevin Gill 把现在的火星复原成地球的克隆,是把宇宙历史倒过来表达的, 实际上应该说现在的地球是几亿年前的火星的克隆。换句话说, 现在的地球是按照火星的一些重要参数改造而来的。


几亿年前的地球就像是现在的金星,处于没有开发的情况下,球面温度很高,大气压力很大,大气中主要是二氧化碳, 硫酸和水蒸汽等,氧气浓度很低。那时候的地球大气层被黑黑的云层包围,在地球表面看不到阳光。


而当时的火星文明已经处于巅峰时期,由于对火星资源的过度开发,火星资源日显紧缺,明智的火星人准备星际移民。 但是。处于火星外围的木星和土星等已经非常寒冷,根本不适应生物生存。只有火星内側的地球,金星和水星具有高温和大气层。这个条件虽然也不适合生物生存,但是, 通过高技术手段是可以改造成适合生物生存的。


鉴于这样的考虑,火星人首先选择地球进行改造, 那是很明显的选择,用不着多说, 主要是星际间的距离因素。


火星人首先派出无人空间探测器检测地球大气层的水分含量,得知具有足够的水分的情况下,就对地球的大气层进行改造。我估计他们使用的是耐高温高压的嗜硫微生物。他们将这些特殊的微生物投放进地球的大气层中。这些微生物对大气中和地表上的硫酸进行分解,产生水分和硫。这样的话,大气中和地表的硫酸含量就大大地降下来,其后果是大气层变得透明一些,因而,温度和大气压力也会随之而降。


当地球的大气层温度和压力降到一定程度后,而且地球表面已经形成液态水的情况下,火星人就向地球投放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这样的话, 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下降,而氧气浓度开始上升, 同时,也为地球制造了有机物质。这个过程也使地球的温度和大气压力进一步下降,从而产生更多的水分。这样一来, 地球地表就开始有大气环流,晴天和雨日了。


当这两个改造工程完成后,火星人开始调节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自转轴倾角,使地球的生活环境尽量与火星一样,以便向地球移植更高一级的生物。有关火星人调节地球的自转速度和自转轴倾角的话题,我在以前的两篇博文中(1)(2)已经说明,这里不再重复。


总之,今天的地球生态环境是按照火星的早期生态环境复制而来的。当然,我指的生态环境意味着大的参数, 如昼夜长度,一年四季, 严格的生物链和食物链, 尤其是植物和动物的相辅相成。


以上描述的虽然很简单,可是实际的改造过程是非常复杂艰巨的, 每一个过程都需要漫长的时间,至少需要几万年的时间, 有的甚至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地球古生物的演化史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还有, 对地球自转速度和倾角的调正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次撞击就成功的。 我估计这个调节过程就是地球面临陨石撞击较频繁的时期。


1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701687

(2)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3132&do=blog&id=701860

备注:敬请各位读者在评论时使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也请各位经常关注美国好奇号火星探测器的最新信息。我相信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将会为我的论点提供一些间接的证据。当然,将来进一步的火星探索必将提供更多的证据。

这是Kevin Gill 复制的火星图片 (图片资料来自百度百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3132-702151.html

上一篇:喜马拉雅山是调节地球自转轴倾角的副产品
下一篇:我是一个随风漂游的蒲公英种子
收藏 IP: 98.208.235.*| 热度|

5 吕洪波 王振亭 陆俊茜 程智 zdlh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