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hch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hchx 放眼世界,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低碳发展,开拓创新,合作共赢

博文

IRENA: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强劲增长

已有 2406 次阅读 2018-4-10 08:26 |个人分类:新闻|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IRENA, 全球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 技术亮点

 

根据阿联酋阿布扎比201845IRENA官网发布信息,最新数据显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强劲增长,可再生能源部门增加了发电量167吉瓦(GW),2017年增长8.3

 blob.png

1 2011-2017年总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

 截至2017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167吉瓦,全球达到2179吉瓦。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新数据,这意味着每年增长约8.3%,这是连续七年的平均增长率。2018年可再生发电能力统计数据是关于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统计数据的最全面、最新和可访问的数据。它包含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5,000个数据点。

IRENA总干事Adnan Z. Amin表示:“这一最新数据证实,由于价格迅速下降、技术进步和日益优惠的政策环境,全球能源转型继续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现在是希望支持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国家的解决方案,就像那些寻求限制碳排放、扩大能源使用、减少空气污染和改善能源安全的国家一样。”

“尽管发电部门有明显的优势,但完整的能源转型不仅仅局限于电力,还包括供暖、制冷和运输等终端使用部门,因为这些部门有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量机会,”Amin先生补充道。

2017年太阳能光伏(PV)增长高达32%,其次是风能,增长10%。在这种增长的基础上,大幅降低成本,2010年至2017年期间,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平均电力成本下降73%,陆上风电近四分之一。这两项技术目前都处于化石燃料发电的成本范围之内。

中国继续引领全球新增产能,2017年新增产能将近一半。所有新增产能中有10%来自印度,主要集中在太阳能和风能领域。2017年亚洲占新增产能的64%,高于2016年的58%。2017年欧洲新增产能24吉瓦,其次是北美16吉瓦。巴西开始加快可再生能源部署,安装1吉瓦太阳能发电,比前一年增加10倍。

2017年离网可再生能源产量空前增长,预计6.6吉瓦为离网客户提供服务。 这比去年增长10%,目前有大约1.46亿人使用离网可再生能源。

技术亮点:

水电:2017年投产的新增水电装机容量是过去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巴西和中国继续占据这一扩张的大部分(12.4吉瓦或所有新产能的60%)。安哥拉和印度的水电装机容量也增加了1吉瓦以上。

风能:新风能产能的四分之三安装在五个国家:中国(15吉瓦)、美国(6吉瓦)、德国(6吉瓦)、英国(4吉瓦)和印度(4吉瓦)。巴西和法国也安装了超过1吉瓦。

生物能源:亚洲继续占新增生物能源产能的大部分,中国增加2.1吉瓦,印度增加510兆瓦,泰国增加430兆瓦。欧洲(1.0吉瓦)和南美(0.5吉瓦)的生物能源产能也有所增加,但南美洲的增幅与往年相比相对较低。

太阳能:亚洲继续主导全球太阳能产能扩张,增加72吉瓦。这一增长主要有三个国家,其中中国增长53吉瓦(+ 68%),印度增加9.6吉瓦(+ 100%),日本增加7吉瓦(增长17%)。2017年,仅中国就占所有新增太阳能装机的一半以上。2017年安装超过1吉瓦太阳能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8.2吉瓦)、土耳其(2.6吉瓦)、德国(1.7吉瓦)、澳大利亚(1.2吉瓦)、韩国(1.1吉瓦)和巴西(1吉瓦)。

地热能:2017年地热能装机容量增加644兆瓦,其中主要扩建来自印度尼西亚(306兆瓦)和土耳其(243兆瓦)。土耳其在年底时通过了1吉瓦地热装机容量的水平,印度尼西亚正快速接近2吉瓦。

文献来源:https://www.irena.org/newsroom/pressreleases/2018/Apr/Global-Renewable-Generation-Continues-its-Strong-Growth-New-IRENA-Capacity-Data-Show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810-1108306.html

上一篇:IAEA:土耳其开始建造第一座核电站
下一篇:IMO:全球谈判旨在限制船舶造成的温室气体污染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2 魏焱明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3: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