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水.熵.复杂性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w 张学文的文章,涉及气象、水分、熵、统计、复杂性、一般科学等

博文

关于降水量面分布的排名的幂律关系的一般说明等等

已有 2592 次阅读 2016-7-21 17:12 |个人分类:幂律|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幂律, 名次, 降水量

关于降水量面分布的排名的幂律关系的一般说明等等

张学文,2016-7-21

最近注意到http://www.nmc.cn/提供全国1800多个气象站(应当是比较均匀分布在我国各地)中降水量最大的前30名的数据。猜想到它们可能符合所谓幂律。或者说名次函数:降水量的值与降水量的排名值是幂函数关系。于是我就做了初步验证。5天下来发现我国每天22小时的雨量每天都符合幂律,这已经公布在我的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91140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id=991961等博客中。现在补充五个6小时的降水的类似分析,并且对此做初步整体说明。

我羡慕公式(科学规律的重要表达形式)。也期待自己可以发现一个或者一些公式。所以发现每天的中国区域的降水量都符合一个简单的公式(尽管每天的公式参数不同)很高兴。

5天我统计了10组中国地区的有关数据,其中只有一组数据我认为不宜说它符合幂律(尽管其R平方值也达到了0.8以上)。10组数据有关情况见于下表:

个例

日期与时间段

雨量时间长度

是否符合幂律

r平方值

1

2016-07-16 20:00 ~ 2016-07-17  02:00

6小时

0.8069

2

2016-07-17 02:00 ~ 2016-07-17  08:00

6小时

0.9553

3

2016-07-17 08:00 ~ 2016-07-17  14:00

6小时

0.9331

4

2016-07-18 20:00 ~ 2016-07-19  02:00

6小时

0.9386

5

2016-07-20 20:00 ~ 2016-07-21  02:00

6小时

0.9644

6

2016071608 ~ 2016071706

22小时

0.9844

7

2016071708 ~ 2016071806

22小时

0.9794

8

2016071808 ~ 2016071906

22小时

0.9544

9

2016071908~ 2016072006

22小时

0.9628

10

2016072008 ~ 2016072106

22小时

0.9299

10组数据中的五个6小时降水量的分析没有公布,这里统一列出其是否符合幂律,以及体现公式质量的R平方值(接近1是最好的)。

关于这种名次函数符合幂律的例子在其他领域很多,但是在气象上,就不同地点的雨量进行这种统计分析,我估计是第1次进行。

也许这样表达问题比较合适:在一个很大的区域(中国)内存N个面积相等的面积元。每个面积元上有一个降水值(统一的某时刻段内,如1小时。6小时,一天,一月).于是相同时间段内,就有N个降水数据。把这些降水量数据按从大到小排序,并且仅取其前302010)名,如果名次(排名)与降水量的关系符合幂函数关系,就说此降水系列的名次函数符合幂律。这等价于降水量的对数与名次的对数为直线关系。

我这5天对522小时的降水量和56小时降水量的分析提示10个分析中9个数据组符合幂律。6小时降水量的具体数据与图从略。

我猜测:任何一个与中国面积差不多或者更大的区域的6小时以上的降水量面分布的排名(名次)-降水量关系都符合幂函数。

欢迎大家关注这个分析思路、并且证实它或者否定它。

以后我会进一步提供新的分析情况和认识。我对幂律的认识欢迎参考我的幂律博客栏目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24&do=blog&classid=141380&view=me&from=space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24-992043.html

上一篇:北京暴雨+名次幂律(20160721)
下一篇:发明:推测面上的最大点雨量的幂律方法(1)
收藏 IP: 110.152.160.*| 热度|

1 檀成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9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