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胡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rimriver

博文

一篇假论文如何过八关斩九将,成就其假的? 精选

已有 6832 次阅读 2016-1-27 06:0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某省最高学府,国家211高校最近发生一桩奇事,一位2013年毕业的历史学档案系研究生论文被指抄袭邻省高校上一年硕士毕业的硕士生的硕士论文,文献查重率高达60%。一篇硕士毕业论文几乎照抄照搬了别人的论文,怎么能通过查重,怎么通过答辩,怎么毕业的?在当前加强学术规范的大环境下,竟然能够过五关斩六将,轻松过关,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硕士要毕业,并不是一夜就搞定的。作为正式而非在职研究生首先要通过开题这个环节,在开题之前导师要给学生布置题目,即便是学生自己选题目,也要与导师讨论商定,导师同意,学生答应,论文题目才确定下来,这是第一关。确定了题目之后,学生要进行文献综述,对当前研究有基本了解,然后撰写研究提纲,提纲经过老师的审阅,认为可以,才能进行开题,这是第二关。开题时要有5、6教授学者组成开题指导小组,对论文开题进行审阅指导,开题后,学生对开题小组的意见消化吸收,以完善自己的论文结构,这是第三关。开题后,学生开始论文写作,在毕业前一个学期进行中期检查,看学生论文进展情况,中期检查也是由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教授副教授组成,也是一个督促指导过程,这是第四关。论文撰写完,导师首先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与不足,要求学生修改完善,这是第五关。毕业之前要送审,送审之前学校先查重,这是第六、七关,查重没有问题才送出去盲审,盲审专家认为没有问题,可以进行毕业答辩才能答辩。最后是答辩关,专家会针对论文提出系列问题,通过答辩后,还要进行微调,才算正式完成了毕业论文,这是第八关。

       如果一篇几乎完全抄袭别人的论文竟然能通过层层关卡而顺利通过,只能说研究生教育水分很大,问题不少。就这件事看,问题最大的首先是抄袭者,作为一名研究生,不自己研究,竟然走歪门邪道,他工作后,如何能干好本职?所以,即使他现在有工作了,问题出来,他非常有可能失去。 其次,是导师没有尽到责任。导师在学生论文的各个环节都要指导,如果导师认真指导了,学生不可能直接抄袭别人的论文,除非导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天的这个结果导师肯定也不愿意看到,这对他继续带研究生会有不小的影响;第三,相关部门把关不严,学院研究生部门和学校研究生院工作有疏漏。当然,有可能学生能量极大,打通了所有相关部门与人员,那就是过八关斩九将了。




山大展开调查硕士论文抄袭事件 导师称很纳闷

 

记者张鹏

生活日报1月25日讯24日,有媒体报道了“山东大学一硕士论文疑似大面积抄袭”一事后,引发社会极大关注。25日下午,记者从山东大学获悉,目前该校已启动了相应的调查处理程序,该校研究生院表示,在事情调查清楚后,调查结果将交至该校学位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将根据教育部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罚。

论文大面积抄袭连“致谢”几乎都一样

据媒体报道,此前,在微博、微信朋友圈流传着数张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的网页截图,截图内容为两篇高度相似的硕士学位论文。这两篇论文分别是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档案学专业硕士毕业生陈振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与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刘俊玲的学位论文《档案开放利用的信息安全保障研究》完成于2012年4月,而陈振完成于2013年4月。

这两篇论文高度相似,从目录上看,结构几乎完全一致。双方主体均分为五个部分,仅第一部分标题略有差别:刘俊玲称为“绪论”,陈振称为“前言”,另外四章题目均一致。具体到各章小节,划分也几乎一致,大多数小节标题甚至都完全相同。在论文的“致谢”中,除了导师姓名不同,两文用词也几乎一模一样。两篇论文最大的区别只有参考文献部分。刘俊玲论文列出了113条参考文献,而陈振论文只列出了18条参考文献。记者从山东大学研究生院获悉,陈振已于2013年完成研究生课程,并取得硕士学位。

抄袭学生据称是山大在职研究生

1月25日,是山东大学进入寒假后的第一天,尽管大部分学生都已离校,在校园里仍能看到不少学生的身影。对日前网上曝出的“山东大学硕士论文抄袭事件”,有学生直言“真是没想到,太大胆了”。“很吃惊,第一反应觉得这事不可能是真的,但后来仔细比较了一遍不得不承认,题目、摘要、关键词都一模一样,几乎可以确定是抄袭。”25日上午,该校历史文化学院一位王姓研三学生告诉记者。

25日下午,记者辗转多方联系到一位陈振之前在山东大学读研时的同学,据这位同学透露,陈振读研时30岁左右,是该校档案学专业一名在职研究生,平时很少去上专业课。

指导教师:很纳闷,“查重”没查出来

按照山大规定,答辩前,陈振的学位论文必须经过“查重”检测,即以专业软件检测文章与既有论文的相似度,以杜绝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而刘俊玲论文与陈振论文总文字重合比显著超过60%。

2016年1月24日下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文秘档案学系主任、陈振的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旭光教授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电话采访。刘旭光表示,就此事,他联系过陈振本人,但他拒绝向记者透露具体的谈话内容。对于之前没有检测出重复的问题,刘旭光表示,他自己也感到很纳闷,当初陈振的论文答辩前夕是做过相关“查重”工作的,不知道为什么“查重”会没有查出来,而自己也不曾看到过安徽大学刘俊玲的那篇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80-952713.html

上一篇:美国总统特使会使好主意吗?
下一篇:印度总理有400元现金,你信乎?
收藏 IP: 73.142.112.*| 热度|

17 魏焱明 梁洪泽 王林平 黄永义 谢平 史晓雷 孟凡 姚伯元 姚伟 庄世宇 汪晓军 侯成亚 王亚非 宁利中 杨学祥 dulizhi95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8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