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雷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ewniu

博文

药价为什么这样贵

已有 2388 次阅读 2010-10-14 23:01 |个人分类:经济真相|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财经, 药价

    癌症辅助治疗药芦笋片,出厂价15.5元,经过诸多环节卖到患者手中时,价格涨到 213元,利润高达1300%,被网民称为“疯狂的芦笋片”。日前,湖南省湘雅二医院“暴利药”事件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芦笋片价格为何如此“疯狂”?要理解药价,必须从中国文化中寻找答案。

      《万历十五年》中有一段描写了皇太子登基的过程——隆庆皇帝龙驭上宾。这位刚刚9岁的皇太子(即万历),就穿着丧服接见了臣僚。按照传统的“劝进”程式,全部官员以最恳切的辞藻请求皇太子即皇帝位。头两次的请求都被皇太子所拒绝,因为父皇刚刚驾崩,自己的哀恸无法节制,哪里有心情去想到个人名位?到第三次,他才以群臣所说的应当以社稷为重作为理由,勉如所请。这一番推辞和接受的过程,有条不紊,有如经过预习。
   9岁的皇太子要当皇帝,装模作样地拒绝两次。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是屡见不鲜。袁世凯要当皇帝,同样大量劝进,袁世凯不停地拒绝,显示自己没有野心。三国时期,曹丕要当皇帝,同样是要大臣进言,他则表示没有这种想法。即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这是每个人的希望。当权者既然是力量拥有者,自然也会有如此的想法。
      为了制止药价上涨,政府提出采用投标方式。就像万历所做的“劝进” 程式,只是对外穿了件遮羞布,本质没有任何变化。投标如同早早预习过,对外显得很市场化,实际上被完全操纵。
    一个药品从生产报批到最后到达患者手中,有很多的拦路虎。非常多的人和部门需要 “打点”。一般情况下,药品生产企业首先对药品进行报批,继而在物价局备案药价,此后再想方设法进入医保目录,然后再想办法在药品招标中中标。只有这样,才可能保证药品可以在医院销售。中标后,还需要医药销售公司去打点各个医院负责进药的药剂科或药事委员会(包括院长、主管进药的院长、药剂科科长、相关科室主任)和医生,以方便药品进入医院采购目录。
    一种药品可能有多家生产厂商中标,除了像扬子江药业等为数不多的直销企业外,大多医药生产商的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还要经历代理商批发、医院进药、医生开药等环节。
    在医药生产商与病人之间存在很多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处于关键路径上。每个环节根据权力的多少,拿相应那一份钱,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
    从当前医疗改革来看,相关人员的权力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强,变得复杂化,并通过表面的市场化得到掩盖。
   市场化只是相关人员获取利益的牌坊。在某些时候,立牌坊还是为了更好当婊子,比如“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前药价高涨,然而药品的价格不在于 市场,而是权力。市场化却成为社会舆论的挡箭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346-373390.html

上一篇:经济奶牛——论中美关系
下一篇:美国当老板、中国当马仔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