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特色,生于70年代的我们呢?不具有60年代人的理想与激情,更不具有80后的现实与张扬。作为生于理想与现实思想夹缝的70年代人,也仅仅只能挣扎于这夹缝中,成为“忧伤”的一代!
70年代人的文字,多少都带着挣扎与忧伤的特质。一直以来总是拒绝读此类的作品,怕它们引发心灵的共鸣,愈发地激起对于这种处于夹缝中生存的感伤——翻翻自己好几年前写的文字,这挣扎、这忧伤,还真不少。
像那在《你领证了么》中的感叹“不可否认,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人生观点。对于出生于七十年代后期的我们来说,兼具传统和前卫的特点。由于出生在七十年代后期,祖辈父辈思想的影响使得传统思想在我们的脑海里是根深蒂固的;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实行,西方思潮对年轻的我们又有着不小的冲击,两者的共同作用造就了我们这独特的一代人。沉稳而又不免浮躁,新潮而又无法完全脱离传统,也许是我们这代人的特色。记得曾看过这么一句话大意是说,七十年代后期的这代人行动已经走在了思想的前面,如今想来也不无道理。其实如今“领证”一事,也无法脱离这一时代的特点。当代的年轻人即想洒脱地爱一回,又怕违背那沉淀于心底的传统思想,同时更怕过早地背负家庭重担,于是我们这一代人便出现了先领结婚,过几年再正式举行婚礼的做法。这种现象在研究生中已经见怪不怪,也许只有恋爱了好多年还不去领结婚证的才被称为“怪现象”。”
也有那《随感:理想与现实》中的挣扎“现实与理想,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当某一目标实现以后,也许就会满足现状,陶醉在自认为已经成功的美梦中,属不知当一觉醒来时,时代早已变迁。而工作了的他们呢,也许在工作之初,他们曾经奋斗过、努力过,可是当发现自己在学校的那一套在社会上根本吃不开时,他们退缩了、变化了——周围一切并非自己所愿,然而却无力改变周围的一切,为了生存,也只有曲身甘做环境的奴隶。可内心的不甘依然存在,于是失落与痛苦便会犹如魔鬼一般如影相随……可是,人又不能活得太现实,因为过于现实的生活态度会让我们逐渐失去生活的乐趣;当然也不能活得过于理想化,生活于理想之中会让我们太幼稚而处处碰壁,当理想的七彩光芒在现实面前变成一个个肥皂泡时,我们的理想人生也会变的支离破碎。看来,只有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生活的落脚点。可找寻同样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而今,基本上是不会再做如此的感叹和挣扎了。大脑很久都不再去做如此的思索了。不是怕“上帝发笑”,而是终日里大脑除了工作还是工作,其他则几乎是一片空白。如此的状态,是对一切淡薄了,还是心态真的老了?也许是懈怠了!
……
某日蓦然回首,发现自己不读书久已!自己不但拒绝了70年代人的作品,更拒绝了所有的书!绞尽脑汁地回想起自己所读的最后一本书,竟然是在将近四年前霍达的那本《穆斯林的葬礼》,当时已经是第三次读那本书了,依然看的泪流满面。后来离开时,把那本书送给了朋友,不知他读了没有,或许早已踪影全无了吧。毕竟情去了,吾曾经珍爱之书对其亦无保留价值可言。
而后的岁月里,虽然也随手翻阅过置于床头的几本书,却再也没有认真的读过。对书如痴如醉的激情随着心境的变化而变的越来越淡了,再也没有哪本书能让我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总是感觉所有的文字都是淡淡的,可读也可不读;就算看了,依然如没有经过大脑一般,淡淡的不着一丝痕迹——索性这两三年来再也不沾书。
如今,想要好好读书的念头在那蓦然回首的瞬间突然闪现了,于是抓住那金光,狂购了一大批书,小说、杂文、散文等等,这次没有排弃70年代人的书(80后的书依然属于不考虑之列),于是选了这本《那些的忧伤的年轻人》。王小波的书,一直是我所喜爱的,早就读过《沉默的大多数》,这次选了《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王安忆的《长恨歌》还有钱仲书的《围城》;梭罗的《瓦尔登湖》、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和英文版的《飘》。 再翻翻那个无论到哪里安家都要托运过去的书箱,值的读的书翻出来一大堆。陈忠实、余华、渡边纯一、雨果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他们都被我忽略已久亦!
争取好好读书,让心灵从喧嚣再次回归宁静!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07: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