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il反面教材☆凤雏先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baoski 鸿鹄焉知燕雀之志? 人贵没有自知之明!

博文

【科学网】骂街的艺术(3)

已有 3011 次阅读 2009-3-31 17:15 |个人分类:科学网评|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评论, 反面教材

接《骂街的艺术(2)

可劲在自己博客上找了半天,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例子。最后在《弄死你》,《弄死你(2)》,《弄死你(3)》里找到了一次我和别人对骂的例子。你可以先看看这三个帖子的内容。

——————————————————
下面是在弄死你(2)里出现的一条骂我的评论,但是我当时没有回复,不是我
忘了或者不知道怎么回复,而是我当时没看见。—_—

现在就当例子来分析一下这个评论:

[3]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过路 [2009-2-9 20:03:11]     删除  回复
写这篇烂东西,你以为证明了什么?不就证明了你不过是喜欢装b的脑残。你不
服?拿这篇东西打印出来去问你父母师长,看他们同意不同意我观点。

1尊重,人权是你批人家理由不是?既然德国人不尊重在先,社会那么大自然那么就有人也不会尊重他。这我的逻辑。就好像你这脑残随着也不尊重那位批评者。之后就是我不尊重你这脑残。事情有前因后果是吧。

2没什么明白的。在我看来你就是一百步笑五十步。

3“因为这个德国人只是表达了他的政治观点,仅此而已。”是你的原话。就因为你说这脑残话,我才费心推演以告诉你这脑残:德国人扔鞋子不仅仅是表达观点。

4你这脑残不是说什么“冷门专业”的说法会导致发律师信吗。干嘛不直接回应,反摘一句不相干的话扯淡。

5我说你脑残,不是骂你噢。你看你的文章处处证明你是个十足的脑残,我只是说事实而已。

最后我同意骂人确实爽啊。尤其是骂的是脑残,还可以说自己不是骂。真tm的爽歪歪。哪天心情不好了再来爽。哈哈。 
 
—————————————————
首先,要明确一点,骂人的词和黄片一样,也要分1,2,3,A级,有码,无码
,有一些词,就算你再气愤,也是不可以轻易骂出口的,因为你骂出来了之后,非但不能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的,反而让别人觉得你下流。

什么样的词不能骂呢?我想你猜得到。对,就是跟“性”有关的词汇。

比如上面这条评论中出现的“b”,“爽歪歪”这两个词。前一个词不用解释,后一个词得说一下,爽歪歪是什么意思呢?它是指男女交媾过程中一方达到高潮时的感觉和心情。这个词最早是在台湾和福建地区使用的,是相当淫秽的一个词。

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这个词是这个意思,你应该反问自己为什么不知道?很多年里,我发现周围生活中的人们总在不知不觉中为了赶时髦而使用着各种外来词汇,他们把这些词当日常用语或感叹词来用,但却不知道这些词的意思是什么,这是不可思议的事,也是很闹笑话的事。

比如这里的爽歪歪,另外还有之前说过的“哇噻”。“哇噻”这个词,我发现很多女孩子在用,但是我问她们它是什么意思?她们给出的答案却是:这是一个感叹词。

我倒~~

我说,其实。。。。其实。。。“哇噻”这个词,它就是“我操”的意思。别问我为啥,答案同上。。。。。。

接下来,让我们看原评论中的这句话:“你不服?拿这篇东西打印出来去问你父母师长,看他们同意不同意我观点。”

这个句子是辩论中常用的伎俩,我个人把它称之为“拉票”。

这种拉票的辩论手段主要是使用一个心理暗示:瞧见没有,我辩论对手的父母以及师长都同意或即将同意我的观点,这证明我的观点是正确的。

这个心理暗示乍一看似乎是这么回事,可是你仔细一琢磨,真的是这样的吗?

当然不!为什么呢?

很简单一个反例:且不说我的父母师长是否一定会同意他的观点,咱退一步就说他们同意,可与此同时,万一他的父母师长反而是同意我的观点的,那么请问我和他谁的观点正确?

说到这里你就知道这个逻辑是很扯淡了嘛,一个观点是否是正确的,跟你对手身边的人是否同意它,有必然联系吗?当然没有啦!

那么为什么你会觉得乍一看是这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我们在这个国家生活了许多年,从大环境接受了一些原本错误的命题作为我们思考问题的基本原理。

比如在上面提到的心理暗示中就涉及到了两条错误的原理。

1.这世上的一个人,无论如何大不过他的父母,强不过他的老师。而一个人的观点,无论如何不可能比生他养他的父母,以及教育过他的老师更正确。

这条“原理”是我们过去社会流行的“伪道德观”中的一部分。我们要尊重我们的父母,尊重我们的老师,于是我们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叛逆,不可以反对他们,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相信每个读我文章的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同感。

可是你仔细想想,这个命题是正确的吗?当然不!

事实上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指出了这个命题的不正确性,有这样两句话为证:

(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怎么理解?就是说学生超越老师是一个目标,也是一种必然。你不可以认为在学术观点上老师永远都是正确的,也不可以认为在学术水平上老师永远都高于学生。

(2)不孝有三,第一条叫: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什么意思?就是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就是第一个不孝。从这里可以看出父母也会有出错的时候。因而一个观点是对还是错,它并不取决于你在家里的身份和地位,不取决于你是爹妈还是孩子。只取决于谁对这个问题能有更理性更深刻的认识。

而如果你要在现实生活中找一个反例,反面教材同学就是一个反例。

Neil从小学三年级下半学期开始正式给老师挑错,从大学毕业起正式开始向他的父母输出价值观。所以你指望拿Neil的爹妈和过去的老师来压他,这不是开玩笑吗?

————————————————
为什么是从大学毕业起才正式开始输出价值观?因为咱那时候才开始经济独立。
在之前父母掌控着我的经济命脉,所以对不对我都得听他们的。没办法,这叫现实。我相信你也一样。
————————————————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几个人能压得住我?只有两个。一个是我的老板,因为他给我发工资,我能不能买房娶老婆就取决于他。另一个是我未来的老婆,因为她在生活中陪伴我,照顾我,我和小Neil后半辈子能不能活得舒坦就取决于孩子他妈。所以只有这两个人有权力和资本不用跟我讲道理就直接让我屈服。没办法,这叫现实。

但是除了他们俩,别人想都别想。

你说,是这么个道理吧?


2.同意和支持我观点的人多,我的观点就是正确的。或者用大家都熟悉的表述:真理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这话听起来挺让人心里感到舒服的,因为你们肯定也是多数人中的一个。但很遗憾,这一个命题是错误的。

为什么呢?因为历史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他们在对一个命题进行判断的时候,并不是只埋头做一个理性的分析,把这个事情看得清清楚楚然后再投票。而是在第一时间看别人怎么选,当他发现支持某个观点的人比支持另一个观点的人多时,他会不自觉的投靠人多的那方。

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一方面这样做“省事”,另一方面这样做“安全”。

发生在历史上的例子很多,就比如文革时候发生的很多事。关于这个我斗胆说一句,我们国家之所以在过去50年里会发生一些不可思议的事,会走这样那样的弯路。最主要的责任未必就在领导人身上。在我看来许多事情之所以会发生,而且搞那么大,归根结底在于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没脑子,没有理性的思维,有从众心理,没有责任感,缺乏安全感,太容易被忽悠。blahblah。。。

再举一个现在的例子,比如我们现在要对某个命题在网络上广泛征求意见,让大家投票。这个像什么新浪,搜狐之类的搞投票你们都见过吧?其实这类网上投票,或者叫民意调查,是非常容易作假的。这个作假并不是指你直接明显的改投票结果,这样做容易露馅。

有另一种方法更保险,什么方法呢?就是你在舆论上想办法制造出一个支持一方观点的人比另一方的多的假象,这样在不明真相又没什么脑子的群众看来,这边人多,说不定这边有玄机,其中必定有道理,于是就投靠这边了。最后的结果,正如你所愿。

说到这里,我不想顺带无端的指责我们的政府经常在网上这么搞,老骂政府也没什么意思。但是反过来,你如果要让我相信媒体上做的每个民意调查都真的是没水分的民意调查,那你也别开玩笑了。

所以,我个人对一个观点正确与否的判断习惯是看这个观点是否是理性的通过对这个命题本身的分析来得出结论的,而不是看支持这个观点的人到底有多少

说了这么多,我不知道你是否能理解并且掌握“拉票”这种基本的辩论伎俩,如果你明白我前面讲的那一堆,并且掌握了这种手段,那么恭喜你,以后你跟人吵架的时候可以用这招。

你在骂人不够痛快的时候,随时可以加一句:“你还不懂?不懂回家问你家长去!”一般人抵御不了这招。

但是请记住,使用这招之前,你也要看看对手是谁,如果他是一个骂街高手,那么你这招没用。因为在高手眼里,“拉票”非但不是一个有力的辩论武器,反而是一个人无力证明自己观点的表现。

那么,倘若你的对手用拉票这招,你该怎么办?

这还不好办?

直接把我的这篇文章复制粘贴过去,烦死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00147-223614.html

上一篇:关于Neil博客上放的第一首歌
下一篇:帅哥。。。
收藏 IP: .*| 热度|

1 刘畅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17: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