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茄炒蛋有话说:
今天上的这道菜,那是相当的家常——番茄炒蛋。家常的菜,也未必好做,不信,去网上搜搜其做法,五花八门,每看一种都有温故知新的感觉。番茄要去皮,太烂不好,太硬没熟的也不好;蛋要狠命打匀,不然影响质地,蛋里放盐和鸡精……说起来需要注意的细节非常地繁复,不说啦,毕竟咱这不是教大家做菜,而是做好给大家吃~~说这么多,其实就想说一个道理:简单的东西往往也很复杂。比如,自己,熟悉吧?当然~ 那自己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答不上来……这个“自我意识”就是犹如番茄炒蛋一样,对我们来说既家常又陌生的概念,现在,就让我们来揭开她古老又神秘的面纱。
神庙镌刻下“认识你自己”
“认识你自己。”镌刻在古希腊特斐尔圣殿里的著名碑铭。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希腊特斐尔圣殿里的顶端横柱上用希腊语镌刻着这么一句话,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就是——“认识你自己”!
“认识自己”可不容易,而且,是一件难得连神都难做到的事情。要不然,那个美男子呐克索斯,也不至于自恋成癖,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溺水而亡,得女神垂怜,才点化成为水仙。有很多人,不管是在意识上,还是潜意识中的语言,都是我好,我很好;他人好不好,不知道……也无所谓!
水仙的由来:爱上自己倒影的呐克索斯~ 图片来自网络
“自我意识”,说白了,就是个体对于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概念上的细分这里就不再讲了,毕竟大家不是要去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关于“自我意识”,却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直吃饱饭后没事做就要想一下的问题。
苏格拉底就曾经问出: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你是谁?因为他老人家觉得未经审视的人生就不值得度过的。
苏格拉底的训斥——图片来自网络
这个问题曾经难倒过无数学人志士,《武林外传》中姬无命就是在秀才的那句“是谁杀了我,而我又杀了谁?”的这些问题下被活活说死了……足见这些问题有多么难以思考,所以,轻易不要去想“我是谁”之类的哲学问题,要不然,迟早把自己给玩残了……
姬无命:急无命,图片来自百度
其实,“自我意识”就像番茄炒蛋,说难也不难,而且人人都会炒。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知道“物即物,我即我”的呢?发展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表明,大概在1岁半到2岁的时候,婴儿就能区分出生理的自我和客体世界来。有一个著名的红点实验是这样做的:研究者将1岁左右的孩子放在镜子前,在他们的鼻子上点一个红点, 然后让母亲借口说要给孩子擦脸,顺手在他们的鼻子上涂上红颜色。当他们再回到镜子前时,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小一些的孩子感到新奇以后,会用手去摸镜子里的红点;而大一些的孩子呢,就会用手去摸自己的鼻子。能够用手去摸自己的鼻子,就是表明知道镜子里的其实就是自己,而镜子只是外在事物,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这样的表现,就说明婴儿已经将生理的自我与客体的自我做出了区分,这就是个体毕生发展中“自我意识”的起源。
这是自己么?自我意识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啦啦,早教时间开始~~~~~~~~
宝宝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很喜欢咬自己的小手手,能够到自己的脚后,就开始咬自己的小脚脚,或者抓住什么爸爸妈妈给的玩具,就往自己的嘴里放;到了满周岁以后,就可以发现,小宝贝很喜欢把玩具到处乱扔,扔得越远还越开心!你给他什么,他可以使命的往旁边飞,往地上摔!这时候,你千万不要误会,以为他很不爱干净,或者不喜欢你给的玩具。其实,这段时间,正是他在发展自我意识的关键期。咬自己的小手手,咬自己的小脚脚,咬一切爸爸妈妈不让咬的东西,正是他在通过感觉来尝试分清楚这是自己的身体,那是其他的东西;把身边的玩具到处乱扔,正是对自己对客体的控制力感到新奇的表现——看,我多么厉害!我能让这东西发出响声!我能让这东西飞起来!这时,他就能将主体与客体相互区分开来。父母需要做的,不是严厉训斥,剥夺一切他能触及到的东西,而是做好卫生工作,孩子的卫生和安全,玩具的卫生和安全。当然,如果再能做适当引导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时间,以上说的卫生和安全就是父母应该做到的事情。
图片来自网络
“自我意识”这样的话题,要说起来就无止境的,转眼间,就已经写了这么多,还只是从其心理发展的角度说了一点点的早期教育问题而已;对于成人,大家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一些体验,见小钱同学的如何认识自己,从自己的体验出发,比我在这讲半天科学道理要实惠得多。毕竟,咱已经是成熟的成年人了嘛@_@
——————————————————
饭后咖啡:
点击下面的猴子咖啡为我投上一票~~~~
精彩域名无限多,锁定哈哈不要躲~~
科学网琉璃工房,http://truehahahuang.cn,为您竭诚奉献心理小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9: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