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寻安全文化起源(7)——观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安全文化符号
由于古人对世界的认识水平有限,无法完全揭示事故(灾害),如常见的火灾的成因与作用机理,因此,会将事故(灾害)的发生附会于一些超自然的力量,并试图通过敬畏与抑制这种力量来达到防灾的目的。这些巫术性质的手法当然是愚昧和不科学的,但是从现代的观点来看,一方面,古人利用巫术性质的安全图腾、纹样与仪式在心理上获得了安慰;而另一方面,就如古人所说的“神道设教”,这些安全图腾与纹样其实也在日常生活之中无时不刻地提醒人们事故(灾害)的危险与预防的必要性,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谨慎认真起来,也就在客观上起到了安全警示作用。从建筑艺术的角度而言,这些寄托了人们安全愿望的符号也是对城市景观的极大丰富,尤其是建筑防火的安全符号,成为了构成街区风貌的重要元素。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1 建筑命名中的防火安全文化寓意
古人认为“水能克火”,因此,在建筑命名中大量使用与水有关的意向,冀能使建筑有水相护,火不能近。为此,产生了2种比较典型的建筑命名以体现建筑防火观,分别举例如下:
1)浙江宁波的天一阁是我国著名的私家藏书楼,而《易经》中有“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记载,因此,天一阁的名字即是为了以水制火。除“天一”之象被用在名字之中外,“地六”之数也被广泛采用,天一阁为双层六开间建筑,其长、宽、高,乃至书橱之数量,数字悉倍于六。
2)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七个藏书建筑中,有六个在名字中带有“三点水”偏旁,分别是文渊阁、文津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澜阁和文汇阁,仅文宗阁名中未带水旁,因文宗阁地处镇江金山上,本就有“水漫金山”之典,是以如此。
除了在命名上尽量“以水制火”之外,古人还在其他一些文字细节上体现出了对防火的谨慎与小心,如城门、宫门等的门牌匾额的书写中,一定注意“门不带钩”,即在“门”字的书写中,最后一笔一定直通而下,不带提钩,据说这是为了避免“火钩”的凶象。
2 装饰构件中的防火安全文化寓意
1)鸱吻:一般置于重要建筑物的正脊两端,作张口吞脊状,有时还用一支宝剑贯穿固定。
图 鸱吻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①《太平御览》有记述:“唐会要目,汉相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尾,以厌火祥。”,“鱼虬”即是鸱吻的前身,属水性,以避火。
②据《唐会要》上载:“汉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像于屋,以厌火祥。”,大意是说,汉朝时柏梁殿发生火灾后,越巫说海中有神鱼,尾巴像鸱,卷起激浪就能降雨,所以建议汉武帝做鸱尾状的东西置放于殿脊上避火。
③唐朝苏鹗《苏氏演义·卷上》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台。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见其吻如鸱鸢,遂呼之为鸱吻。”,大意是说,蚩是一种海兽,汉武帝修建柏梁台,有人上书说:“蚩尾是水中精灵,能避火灾,可以塑它的像安置在殿堂顶上。”,因为蚩尾、鸱鸢的嘴长的很像,于是鸱尾又称为鸱吻。
此外,在康熙年间,一名法国旅行家根据其在中国的经历于1688年写成了《中国新事》一书,其中提到:“中国屋宇的两头,都有一个扬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接着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候就大显神通,若雷电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舌沿线下行地底,起不了丝毫破坏作用。”若记载属实,那么鸱吻实际上已经运用到了现代“避雷针”的原理,并远早于富兰克林的年代。而据清代其他文献的记载,确实有鸱吻被雷击却未引起火灾的记载,证明那位法国旅行者所言不虚,而鸱吻的设置也不仅仅是处于心理安慰的需要。
2)悬鱼:位于悬山或者歇山建筑两端的博风板下,垂于正脊。它是一种建筑装饰,大多用木板雕刻而成,因为最初为鱼形,并从山面顶端悬垂,所以称为“悬鱼”。
传统房屋以木构架为主,木构架房屋的优点很多,比如透气性好,取材方便等等,但是它最大的隐患就是怕火。悬鱼装饰构件的使用,与易经八卦中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理论是相一致的(中国古代的建筑大多运用了《易经》八卦这门科学)。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样就好理解为什么悬挂悬鱼了,木结构的房子有了象征水的鱼,当然就可以克火了。有的悬鱼被直接改造成“水”字,加上“鱼”、“水草”等的衬托,加深了“水克火”的含义。
图 悬鱼图片(图片来源:网络)
3)龙柱:龙在中国神话中是神圣的图腾,而佛教的东渐又将印度神话中的“神龙汲水而雨”的水龙形象根植在了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之中,因此,在建筑构件之上使用龙型,除了在一些宫殿建筑中为了体现皇权威严之外,往往都是取“水龙镇火”的意向。
在晋北地区的木构建筑中,常见在柱头处雕有向下的龙首,龙的牙齿与柱体咬合,仿佛柱子本身是从龙口中吐出一般。这种造型显然是用“龙首吐水”的意向来抑制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
图 云冈石窟木构建筑中的龙首柱(图片来源:文献[1])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嘉盛.中国古代聚落防灾体系探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六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7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