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一分价钱一分货”主义

已有 8102 次阅读 2007-3-14 08:12 |个人分类:大众评论

“一分价钱一分货”主义

2007.3.14

我的《创新能力不足的根子在哪里?》贴,引起不少讨论,有些意见好像意味我认为学者的薪水问题是唯一的问题。所以要在此加以说明。
 
我讲的问题当然不仅仅是薪水问题,而是“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社会主义,也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原则性问题。从个人的角度来讲,当然不仅仅是薪水问题。但从社会来讲,则首先是经济学问题,这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穷国和富国都是一样的规律,也就是我反复提到的浅显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

如果我们希望有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高水平人才,就不能只依靠个人的道德和爱国热情,而是要在原则上对所有人和事一视同仁,采用相同的标准。

其实,许多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实都是经济学问题,所以我个人一般不认为政治是最大的和最迫切的问题。国民党时期也有党化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授和学生不可以在课堂上追求真正的学问。

西南联大出了一些了不起的人才,正是因为恰好具有我说的那些了不起的具有很好背景的教授和刻苦的天才学生,而不是因为国家穷和战乱。而这些好教授正是在抗战以前的基本和平时期用高标准和高薪集聚起来的。只有真正的人才,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坚守学术和教育,因为他们知道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永远都会需要好的人才,战乱和艰苦只是暂时的。建设是最重要的,建设就必须讲求效率,讲求按规则做事;破坏和保卫时才会出现孤注一掷的选择。把西南联大时期的暂态当作常态来说明问题,而不考虑抗战前的延续关系,逻辑上是混乱的。

大家都会讲解放前北大、清华多么了不起,有没有去人去数过其中的教授有多少海龟和多少土鳖,还有多少根本就是外国的来的教授和老师?起码我知道,连王国维、陈寅恪等等这样的国学大师,也都是真正的海龟。解放前清华物理系的教授,几乎清一色的高水平海龟。北大校园中纪念西南联大的那块碑旁边,就是中国地质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原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教授的外国人的墓碑(具体姓名记不清了)。我们绝对不能忘记,任何好的具有世界水平的东西,都主要是靠具有世界水平和训练的人才来实现的,不管这些人是土鳖还是海龟,(当然不是只靠他们,但必须依靠他们的关键性指导)。两弹一星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国家和社会主要需要生活在里面的人来建设,所以像我和小土鳖这样的人才没有象田刚院士一样两头赚就直接回来了。但是,爱国的人才和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任何时候都是不应该受到学术、经济和生活上的实际惩罚的。国内人才的能力标准和薪水标准必须和国际上基本接轨,两个标准必须同时坚持,否则教育和学术是没有很大的希望的。学术和薪水标准低了之后出现的必然是国内人才的逆向选择,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跑到学术界之外或海外而不回来,回来也基本上只是客串或休假。“一分价钱一分货”,能休假回来客串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还能要求他们更多吗?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是象有一些小国家,只要有几个厉害的学者和一两个好的大学就能扭转整个国家的教育和学术水平。在人才问题上,更是需要有整体的提高,而不只是追求权宜之计。

现在教育和研究中出现的问题,是因为无法做到“多劳夺得、少劳少得”,投机取巧变成了常态,所以整个乱套。所谓艰苦奋斗的精神只有在国家面临灾难时可以暂时提倡,和平建设时期天天叫别人艰苦奋斗,其实是在破坏社会和谐和公平的基本原则,即“多劳夺得、少劳少得”。当然,“多劳多得”是以创造的价值和社会的需要,由工作的不可取代程度来衡量的。清洁工很辛苦,但收入较低,是因为社会上能够取代他的人太多,这和多劳多得并不矛盾。所以,我觉得“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说法比“多劳多得”更少引起人们误解。

社会建设必须遵守基本的价值规律。这不是掩耳盗铃就可以回避的。所以,我还是希望大家想一想任何一个小老百姓都很清楚的基本道理:“一分价钱一分货。”

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公平的保证,全都体现在这个“一分价钱一分货”的基本原则之中。偏离“一分价钱一份货”的只是非常态现象,不会导致稳定的社会发展。社会必须能够基本做到“一分价钱一分货”,才能保证良性的竞争环境,社会和个人才具有良性发展的动力,保证稳定和谐的发展,适应世界和社会可能发生的变革。

所以,虽然我个人还没有做到,但我坚信整体来说,只有“一分价钱一份货”主义才能救中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583.html

上一篇:货真价实的科普(二):Harold Kroto
下一篇:巧妇难为无米炊,创新确须真人才
收藏 IP: .*| 热度|

1 孙学军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4: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