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标准和人 精选

已有 5882 次阅读 2008-4-4 09:27 |个人分类:大学之道|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标准和人

2008.04.04

前几天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施一公和饶毅两位北清大学教授的文章《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明确指出“在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依照国际标准,而不是国内标准”。我个人深为赞同。二位热血教授的公开呼吁,也使我看到了国内学术界的一点希望。

《施一公 饶毅:靠什么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报道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42175943566204913.html

饶毅博客《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国全面崛起的必要前提》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0482

21世纪人才是关键

要依照国际标准,就需要有具有国际标准、能够坚持国际标准和推进国际标准的人。

对于此,二位的建议是:

鉴于我国大学及科研的现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重点引进一批在研究领域领先的世界著名大学的一流正教授,使其全职全时回国工作,让他们在国内一流大学全面发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领军作用。同时,我国应该大力吸引学术水平世界领先的最杰出的博士后及助理教授水平的年轻人,让他们在国内做出世界一流的成果,让他们的成长和中国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为了保证世界一流人才的引进,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得力政策,为他们创造真正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我国大学的竞争力。应当指出的是,为了保证这些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科研教学育人工作的顺畅展开,我国大学必须改进现行的行政体制甚至制定崭新的行政体制,并配套相应政策。

这些建议,说出来其实都不那么容易,做起来其实就更难。

现实的选择

现实是,我们的各级学术机构,缺乏国际标准的人物充斥,而且还在不遗余力地培养更多的与国际标准差距甚大的人才。

目前看来,要改变此状况,提高学术界在大多数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学术水平,在目前的状况和标准下如果没有大量高级人才的输血,主要依靠内部培养希望甚微。建立好的机制和用更大的力度引进已经具有国际标准的人才,使他们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看来是唯一可能的途径和选择。

但是这有多可行呢?

我在国内学术界奋斗和挣扎了九年,现在也只能写写少数派报告,所以我对此很不乐观。但愿将来的发展会证明我是错的。

Show me the money

这是Tom Cruise的励志电影Jerry Mcquire中的著名台词。

能人不是圣人。

国际一流的人才是需要国际一流的支持和待遇。也许少数人能够接受较低的工资和生活水平,不够稳定的支持和未见得美妙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是,大多数人为了养家糊口,追求更好的生活,做不到这一点。除非我们非要希望能人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家人。

我曾经在以前的博文中谈到学术界人才的“一份价钱一分货”,很多人不以为然。不管怎么说,违背价值规律的事情,短期或许可以糊弄过去,但长久总是会出问题的。如果不能在整体上把中国军公教人员,尤其是重要的专业人员,的基本工资提高上去,要按高标准来行事无疑是纸上谈兵。

所以我还是要说:一份价钱一分货,要一流人才为国服务,在明确人才标准的同时,Show me the money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20470.html

上一篇:男生要有好的阅读趣味
下一篇:登徒子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1: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