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科学家的个人知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fei 民间科学家@中国 scientist@world

博文

0010:历史上伟大的“民科”(1) 精选

已有 6238 次阅读 2007-1-27 13:15 |个人分类:科学人文|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0010:历史上伟大的“民科”(1)


2007.1.27


关于历史上伟大的“民科”,各人会有各人的说法,反正我这里也不是要搞什么排行榜,想到谁就说到谁。


Edison无疑是历史上最了不起的“民科”,而且还是通用电器公司(GE)的创始人。去年我去上海张江的GE实验室作报告时,得知现在还有一只Edison当年的白炽灯,一百多年了还一直在GE实验室总部从没有熄灭过。这才是真正“民科”的榜样。Edison大家都熟悉,GE和Edison的关系,可见如下GE的网页。


http://www.ge.com/en/company/companyinfo/at_a_glance/history_story.htm


我很感兴趣的另一个真正的“民科”是Philo Farnsworth,第一个发明电视的年轻人。《Time》周刊的Time 100将Farnsworth列为20世纪最重要的20位科学家和思想家之一。网址如下:


http://www.time.com/time/time100/scientist/profile/farnsworth.html


http://members.tripod.com/~TVHistory/paper.html


简而言之,Farnsworth在美国的穷乡僻壤Idaho高中毕业,1920年才14岁时琢磨出了现代电视的关键原理。19岁只身到旧金山,说服几个商人替自己投资,1927年9月7日他实现了电视图像传输的原理性实验,并获得专利。


我们社会中要是有Edison或者Farnsworth这样的“民科”就好了。做不出影响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现和发明,天天抱怨别人“打压”,是不能称为真正的民科的。要知道,“打压”新思想和新发现是科学界的常规,哪个后来成名的做出重贡献的科学家一开始没有被同行和前辈误解,甚至打压过?我自己还一直感到受打压呢。


所以,真正的“民科”要以Edison和Farnsworth为榜样,不要老是希望国家、政府和科学界的承认和支持。


Farnsworth,一个高中毕业的19岁年青人能够说服人替他投资做电视研究,而且最后还真做成了,这是我最为佩服的事情。


所以我一直弄不清的是为什么象陈进这种留美博士,居然会采取改换别人产品标记的方法去骗取国家的上亿经费。前不久,一个现在在Seattle的朋友,原上海交大的校友,非常愤懑地告述我,他以前一直每年给交大捐钱,现在出了陈进这种事,交大居然没有严肃处理,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他说他现在对交大越来越失望,他和好几个交大校友已经决定以后不给交大捐钱了。


我记得当时开玩笑说,也许你们几个交大校友还不是真正重要的交大校友,捐的钱又赶不上人家Bill Gates,别指望有人听你们的意见,实在有钱要捐,就捐点给我这种民间科学家吧。


我还说现在我们中科院的张杰院士去做了交大校长,有机会开会时遇到他我会把你们几个比较渺小的校友的意见转告。(现在还没碰到)。


如果庙堂里的科学家都有陈进这样的,还不受严厉惩罚,难怪人家有“民科”会抱怨何院士和方舟子捡软柿子捏。


不过,好在并不是大多数还在科学界的留美博士都象陈进一样。当然,这些不象陈进的人好像大多数都跟我一样,还在处于在国际国内时常受到打压和需要证明自己的阶段。(这说起来都让人伤心,就不多说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真正的民科们,还是不要忘记了象Edison和Farnsworth这样的Guarding Angels才是大家的榜样。


有句谚语叫做:Better to light th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这应该成为真正民科的座右铭。


人家Edison点燃的可不只是蜡烛,而是更亮的白炽灯啊!


以下可以找到一些Edison的名言,共勉。


http://www.thomasedison.com/quote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6-127.html

上一篇:0009:关于“民科”和“伪科学”的态度
下一篇:0011:科学家千万不能得罪文化人:化学家刘树杞和科学救国之路
收藏 IP: 71.94.22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