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sf6 生态管理缔造美丽海洋

博文

[转载]《科学》重磅:最新发现的睡眠基因,揭示了睡眠其实是为了抵抗疾病增强免疫力

已有 2097 次阅读 2019-4-3 09:05 |个人分类:学术论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文章来源:转载

《科学》重磅:最新发现的睡眠基因,揭示了睡眠其实是为了抵抗疾病增强免疫力

来源: 精准医学 精准医学 2019-02-04

人类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沉睡中度过,但睡眠仍然是生物学中最持久的谜团之一。 到底是什么样的遗传或分子层面的力量驱使睡眠需求,我们直到现在依然知之甚少。

2019年2月1日,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图1)。

该研究团队通过研究超过12000个果蝇品系,发现了一个叫做nemuri的调控睡眠的基因。nemuri基因在大脑中表达一种抗菌肽,在被感染后提高睡眠时长和深度,并对抗感染,增加抵抗力和存活率。

这一发现也解释了为什么人类在生病时会更容易困,这种生病时睡眠增加并不是疾病直接导致的。NEMURI蛋白抵抗感染,很可能才是睡眠睡眠增加的真正驱动力。

图1

鉴于这一发现的重要性,Science 杂志同期发表了一篇题为:Linking immunity and sickness-induced sleep 的文章,介绍这一重要发现图2

图2

生病期间往往会感到疲倦和困顿,但其实人们生病期间对睡眠需求的增加是源于自身免疫和神经系统释放信号分子,不是感染因子本身所导致的。

为了找到新的与睡眠相关的基因,该研究团队在成年果蝇的神经系统中过表达了8000多个基因,并评估它们对睡眠的影响。

最终,只有nemuri基因会增加睡眠时间和深度。nemuri基因编码产生NEMURI蛋白NEMURI蛋白同时也是一种抗菌肽。 所以睡眠与免疫力之间很可能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

NEMURI蛋白是一种分泌型蛋白,具有直接的抗菌特性,因此它是一种真正的抗菌素。

在神经系统中过表达nemuri基因,既增加了果蝇的睡眠,也增加了果蝇在细菌感染中存活的能力。

在细菌感染后,nemuri基因失活的果蝇相对于nemuri基因的果蝇表现出较小的睡眠增加。nemuri基因具有正常条件下调节睡眠稳态,以及感染后增加睡眠的双重作用。睡眠剥夺或细菌感染会诱导果蝇脑中nemuri基因过表达。

该研究鉴定的nemuri基因。揭示了神经和免疫系统可以将压力(睡眠剥夺或感染)转化为睡眠的增加的新机制。

人类拥有超过100种不同的抗菌肽,因此这项工作也表明,人类抗菌肽很可能具有类似的诱导睡眠特性,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参考链接: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6/509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3/6426/455


-----------------------------------------------------------------------

《海洋生态大讲堂》微信公众号

浙江省重点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合作微媒平台


海洋在说话,您我来代言!

《海洋生态大讲堂》欢迎您!

投稿邮箱:550931758@qq.com

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海洋生态大讲堂》投稿,

并提供个人简历及联系方式。

我们筛选审核后,将以全文刊出!

热烈欢迎广大自愿者合伙参与公众号运营!


                附: 投稿类型与要求

                (1)主题一定是有关海洋生态学内容的稿件;

                (2)原创文章,请配必要的图表;

                (3)好文推荐,直接发来原文,或请注明出处;

                (4)重要会议报道或信息,请附必要图表及其标题说明;

                (5)重大项目科研进展,或重大会议学术报告PPT;

                (6)重点团队介绍,或重要人物专访。


您的赞赏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721-1171187.html

上一篇:[转载]读懂范仲淹这三句话,你就读懂了人生
下一篇:[转载]研究雷达、拿奥运金牌、还开创生物学新领域,这才是真正逆天的科学家
收藏 IP: 180.168.15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0: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