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史教科书没有一本是原创的,基本上是抄书,不止在中国,外国也是。没有一个人去过所有的国家,懂所有的文字,不抄怎么办?中国人知道的西班牙,葡萄牙人的航海,基本来自英文翻译。还有意大利,拉丁文的著作,根本没有中国人去看原本。清朝有英文的翻译,民国开始翻译日文,德文,法文,英文。1949-69年翻译俄文比较多,以后翻译英文为主,特别是美国的教科书,世界历史一大抄。美国教科书怎么写,照搬无误。为此,必须知道美国立国是什么一回事。
哥伦布到美洲,其实只是在几个海岛上转,没有真正到北美大陆。西班牙占领了墨西哥和南美部分。1580年代,英国人首次到达今天的北卡罗莱纳州,但是这批殖民因为饥荒,有些死掉,其他不知去向。1607年在维吉尼亚Jamestown成立了第一个殖民地。1620年代五月花号是美国人认为最早的大批移民。美国在殖民地时代(1600-1776)初次接触美洲原住民,受到原住民的礼遇,当时的著作还是比较客观的。美国的感恩节本来是感谢原住民救济饥寒交迫的欧洲人,现在已经全变质了。1776年美国从英国统治下独立,把英皇乔治的法律全部摔开。本来只有东海岸的十三州,因为英王乔治不许殖民者越过Appalachian山脉定居原住民的土地。现在不是英国殖民地了,新兴的美国依靠军队的力量,抢占了西部的土地,到了密西西比河,被大河挡住去路。1803年美国从法国“买”了Louisiana,当时是整个今天美国三分一那么大。其实这次买卖,谁也不晓得谁吃亏。法国人只是占领了西部几个据点,却把原住民所有的土地当成自己的财产,卖给美国。之后,美国才开始勘探北美西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地域。Lewis和Clark花了两年(1804-06),弯弯曲曲走了一条线,到达“太平洋”,还是靠原住民一位小女孩带路,就说整个西部勘探完毕,把整个西部纳入美国版图。一条线如何等于一个平面?1830年代,东部Georgia发现金矿,殖民者更加猖獗,干脆把所有东部的原住民连骗带打,赶到Oklahoma的荒地去。1838年10月到1839年春,东部的原住民走了1000里,路上饥寒交迫,死了三分一,这段美国人也认为可耻的血泪史,叫Trail of Tears。以后所有原住民的小孩与父母亲隔离,住到殖民者开办的寄宿学校,只能用英语,不能用自己的语言。以后的西部牛仔片,把原住民描写成野蛮人,用石器时代的工具,是欧洲人给他们文化。加拿大与美国的政策完全一样。灭人之国,先灭其史,要灭其史,先灭语文。今天没有几个原住民能说本来的语言,他们的历史是欧洲殖民者帮他们写的。美国史从哥伦布开始是要坚持“先到先得”的说辞。
中国的世界史跟着西方教科书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利玛窦带来《坤輿万国全图》世界地理,卫匡国九年内测绘全中国,成了“中国地理学之父”,也就是从西方的教科书照搬过来,一字不易,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中国人唸的是这样的世界史。
1602年,美国连英国第一个殖民地还没有建立,全部中文标注的《坤輿万国全图》准确地绘制了美国西部的地理,是Lewis和Clark两百年以后才到达的,利玛窦知道两百年以后的美洲地理,不值得奇怪吗?Lewis和Clark一行33人,走了两年,才走完一条线。卫匡国单人匹马,不懂中国方言,九年内把六百万平方公里,一千五百多个中国城市的经纬度准确标注在用球形投影绘制的地图上,可能吗?这是中国最混乱,最悲惨的明末清初。我给这笔帐算一下,卫匡国的能力是欧洲人两百年后测绘能力的一百万倍!不是很奇怪?难怪有人称他为“圣人”,孙悟空未必有如此法力。
西方誉为地理学之父的托勒密,是二世纪的希腊人,从未有记录离开过出生的埃及Alexandria城。十五世纪突然冒出他的世界地图,还有经纬度。托勒密的原作不知在何处,只有拉丁文译本,经纬度是阿拉伯数字标示的,为什么没有希腊文的原本?希腊数字系统与字母系统共用一套符号,80是用π 表示的,你会奇怪希腊人是如何用π计算圆周和圆的面积。托勒密的世界地图只有180经度,是当时最先进的,哥伦布出航应该是靠这地图。假如哥伦布知道地球是360度,他还敢出海横越半个地球吗?托勒密的地图已经清楚告诉我们,欧洲人当时根本不知道地球是360度。中国汉代就有周天三百六十度的讲法。谁是地理学之父?
我戳破了谎言,却有人说我在编“郑和大话西游记”。再看看西方十六世纪的世界地图,北海在南美南端,南海在赤道以北,教皇的地球仪,东洋与西洋合一,艾儒略的《万国全图》东洋就是西洋,东南西北不分,能开启地图学吗?究竟谁在编大话西游记?要知道什么是历史上最大,最久的忽悠,可以读读西方近代写的世界史。
西方的“主流”历史书,完全违反常理的例子,俯拾皆是,现在他们自己都不信了。这里是科学网,谈事情不能离开科学分析。历史不能脱离真相,真相不能违背推理(逻辑),不能超乎常理。科学人要讲科学,历史也要讲科学,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上面是五分钟唸完的世界史,详细在两本书里,博客只是简介,欢迎参考,批评。
李兆良 2015.10.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0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