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是怎样做好无课外作业教学的?
经常有网友问我,你的无课外作业的教学是不是把课外作业都放进了课堂里?
你如果经常看我的博文和微博就会知道,我的无课外作业的教学并不是把课外作业放进了课堂里。
题海,题海,课外作业是题海般多,课堂上我即便是一个字不说,也不可能做到把题海搬到课堂里。尽管有网友说我是一个神话,但我不是神仙,只是一个有一技之长的普通老师。
从知识的角度去看数学,比之其他任何学科,数学的特色就是体系,这是数学的一个最本质,也是一个最整体。中小学数学应该抓住这个结构特色去搞体系教学,不是单元教学,更不是碎片化的知识教学。
体系教学的比较整体性的探索,我是从1992年下学期开始的。例如代数方面,我搞了数、式、方程等的同步并举;平面几何方面,从一个点开始,一条直线的图形,两条直线的图形,三条直线的图形等等由简到繁,让学生们自己先画出来,然后再做探索发现。(具体怎么做,我写有博文在网上,你只要搜索一下“无课外作业的感觉教学”就能找到。)
如此操作,效率怎么可能不高!
从思维教育的角度去看,我搞的是感觉式的教学。
我认为感觉、记忆和求同都是人的思维本能,是一个能发现创新的思维结构,我们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的思维能力就是要落实到这三个点上。
在感觉、记忆和求同中,记忆和求同都是对已知的回忆和加工整理,只有感觉里才会有未知,有未知才会有发现创新。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包括现在的未来的永远的ChatGPT,为什么不会有创新,就是因为不可能有人的全部的意识直觉灵感等的感觉。也就是说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包括ChatGPT,没有未知,只有已知,只有在我们人类给的已知的基础上进行同生异长的加工整理。
就是这么一个加工整理,至少会超过我们人类中的98%的绝大多数个体。当然了,最伟大的创新永远要靠我们人类自己。
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记忆上,也就是停留在已知中,我们制造出的永远都是不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人。
比之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只有感觉是只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了。为了超过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我们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必须注重感觉的培养,目标感觉、记忆和求同的培养设计教学过程,取消课外作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其自然的得到良好生长。
我在教育过程中创新出了感觉题、感觉式提问等教学方法,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感觉能力的训练。
不怕不会创新,就怕习惯了不创新。 为了让学生养成发现创新习惯,我探索出了复习引入、异同比较、感觉训练、习题演练和学而即创之的五步教学,用于日常的课堂教学。
在十年无课外作业教学的探索中我们的学生,为什么能获市全国和部分省市数学竞赛总分第一的成绩?中考数学在区里为什么都能获取最高分和优分最多?上了高中的学生数学成绩为什么没有一个下降?
中考、高考的升学率为什么也是全区最高的?
重复一下,主要就是上述两个原因。一是既无课前预习又无课后作业,二是感觉教学。学生们在青春期的三年学习中轻松愉悦,至少是没让脑子受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7 20: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