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JST举办研讨会,一线研究人员激烈讨论日本的论文影响力为何下降?

已有 645 次阅读 2024-6-1 08:22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观点评述|文章来源:转载

JST举办研讨会,一线研究人员激烈讨论日本的论文影响力为何下降?

https://keguanjp.com/kgjp_keji/kgjp_kj_kjdx/pt20240531000003.html

2024年05月31日 科学家访谈

关于日本的科学技术实力令人担忧的说法已经说了多年。其中最具代表的现象是学术论文的地位下降。论文是整理研究中新获得的知识并接受客观评价,进而纳入学术体系的重要途径,具有根本性重要意义。可以说,论文是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智慧和富足生活的基础。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日本的学术论文地位下降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来自日本国内外不同领域的顶尖研究人员汇聚在一起,在研讨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通过讨论,研究的自由度、国际化以及年轻人才的培养等基本问题暴露在了人们面前。

日本的论文影响力为何下降?现场讨论白热化(东京都千代田区)

Top10%论文数量跌至历史最低的第13位

这场题为“紧急研讨会:激烈辩论——为何我国论文的关注度一直在下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的研讨会于3月11日在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东京本部别馆(千代田区)举行。研讨会由JST主办,日本内阁府和文部科学省协办。线上线下总计有超过1000人参与,超过50家媒体报名采访,可见其受关注程度之高。另外,以下所有人员的称谓以及各种数据均为研讨会举办时的信息。

研讨会首先由JST理事长桥本和仁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讨论的问题。桥本和仁作为日本光催化和光能源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多年来担任政府综合科学技术及创新会议(CSTI)委员、内阁官房科学技术顾问等职务,参与了一系列日本科学技术政策的制定工作。

桥本和仁、JST理事长

在被其他论文频繁引用、学术价值高的Top10%高被引论文数量排名方面,日本在2009年的调查中还排名第5,但2023年被伊朗超越,排名跌至历史最低的第13位。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及学术政策研究所(NISTEP)的《科学技术指标》等报告中详细分析了日本国内外科学研究活动的趋势。

桥本介绍说,日本的论文总数增加,但Top10%论文数量却减少的现象,与GDP(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保持前列,但人均GDP大幅下降类似。日本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支出总额排名世界第三,仅次于中国和美国,排名在世界前列。对此桥本指出:“日本的整体实力还是强大的,但具体到效率、人均、关注度等指标上,国际地位则是下降了。”

在此基础上,桥本呼吁道:“希望通过今天的讨论,大家能为恢复日本研究实力开出一剂良方。明确国家应当做什么,大学、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以及像JST这样的资金分配机构应当做什么,研究人员和科学组织应当做什么。不要只是口头说,而要立即行动,做各自能做的事情。”

桥本发言后,先后有6位研究学者分享了他们的实际经验和认识,进行了约2小时的现场讨论。

如何确保“自由构想、自下而上”的研究经费

讨论用时最长的,自然是研究经费问题。讨论的引爆点来自东京大学药学部教授后藤由季子(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领域)的发言:“日本创新的源泉正在枯竭。”

支援研究活动的公共竞争性资金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策制定战略目标,并按照这些目标划拨的自上而下型资金;另一类是以科学研究费助成事业(科研费)为代表的,为来自研究人员自由构想的研究提供支持的自下而上型资金。二者如同飞机的双翼缺一不可,但正如后藤教授指出的那样,科研费相对萎缩,成为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后藤由季子、东京大学药学部教授

“科研费总额虽然小幅增加,但由于申请数量的增加,研究人员实际感受到的却是科研费的大幅减少。再加上物价上涨和日元贬值因素,论文刊登费和订阅费均呈现大幅上升,也加剧了科研费的拮据。自上而下的资金划拨自然很重要,但科研费对于在那些尚未受到关注的领域培育新的研究方向极为重要。正是因为新领域的研究成果难以预测,广泛的支援就更加重要。所以需要增加运营费拨款等基础经费,同时让科研费翻番”。后藤教授的观点与经常提及的“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也是相通的。

对此,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五神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五神的专业领域为光学和量子电子学,曾在2015至2021年期间担任东京大学校长,并因首次发行大学债券,其经营手腕受到关注。五神理事长表示:“后藤教授所言虽然合理,但科研费翻番的要求在现有的预算制定机制下,政府各部门各自为政无法讨论。如果能够制定出国家级别的战略(包括不限于),则另当别论了。比如就像政府对半导体领域进行巨额投资那样,思考的转变带来新的机运,科研费的问题或许就能解决了。”

五神理事长发表见解后,桥本理事长也追述道:“仅仅‘因为钱不够要求拨款’,经费是不会增加的。我也强烈认为应该增加自由构想研究的经费。但是,增加科研费,势必就要从公共资金中减少其他项目的经费,而被减少的一方就会反对。例如,(为了增加科研费而)减少社会保障费,显然是不可行的。任何事情都必须让人理解并接受。以半导体为例,决策者和其他领域的人都认识到‘发展半导体是国家未来必须的战略’,所以从公费中拨款进行巨额投资才得以通过。然而,对于科研费和运营补助金的增额,并没有达成社会共识。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只有当一切都准备就绪的时候,才有可能让研究领域以外的人理解。”

有意见指出研究支援项目“不够灵活”

相田卓三、理化学研究所新兴物性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日本国内除了JST管理的项目之外,还有各类研究支援项目。与会人员对这些项目的易用性纷纷提出了意见。超分子化学领域专家、理化学研究所新兴物性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相田卓三表示:“ERATO、CREST等支援项目在刚参加的时候很灵活,但之后会被质问‘为什么没遵守当初的承诺’而变得苛刻。“先驱科研人”项目曾表示三四十人中有一人能成功就行,入选项目的科研人员最初可以做自己喜欢的研究,但现在变成了入选者被要求‘请按照设定的目标去做’的状态。”

五神理事长也回顾道:“我在1997年开始ERATO项目时被告知‘伯乐要给予天马自由’。这些‘天马’中就有后来证实了超高精度光格子时钟的香取秀俊先生,而他就更改了最初的研究目标,改为挑战制作光格子时钟。当时我向财务省的官员解释说‘研究本身就是这样的’,但财务省表示,这是最让人头痛的事情,公共资金必须按计划执行。(对财务省来说)最好就是说好造桥需要多少块砖,就必须按照计划建好(多一块少一块都不行)。如何富有创造性地做好项目,对于日本胜出而言至关重要。”对此,桥本理事长表示:“政府官员做事认真,只要事情合理并认真进行说明,他们会理解的。”

ERATO、CREST和先驱科研人项目都是隶属于JST“战略性创造研究推进事业”中的项目。对于这些项目,桥本理事长表示:“我也意识到它们变得门越开越小,我担任理事长后,一直在努力使它们广开门户。”

五神真、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

本次研讨会事先向报名参会者征集了问题,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其中的一个问题引发了关于研究人员薪酬的讨论——比如“需要建立一种能体现评价结果的薪酬制度,并且需要更具弹性”,“许多研究人员因为经济原因和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放弃了研究工作。我们需要创造出一个不必放弃的环境”等。

桥本理事长介绍了他本人的亲身经历:“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的薪酬应该有所差别,但在日本的大学和国家研究机构中,除了少数的例外情况,几乎没有不同。我在担任NIMS(物质与材料研究机构)理事长期间曾经尝试过导入薪酬差异化,但被‘倒剪双臂’未能实现。” “即使作为研究者不成功,为其中有能力的人在学术界以外的领域提供发展机会也很重要。政府在这方面进行尝试,但大学有反对者。”

不要只躲在日本,积极利用多元化机会

除了经费的问题以外,被深入讨论的另一个问题是国际化。语言障碍不仅是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也是日本人普遍面临的问题。

太田香、室兰工业大学教授

室兰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中心信息通信和信息网络专业的太田香教授也指出“日本的研究人员不擅长交流”。“日本人参加国际会议很认真,但休息时间只和日本人聚在一起,不去结交新朋友。这样就无法融入国际社会,国际会议的委员通常是靠熟人推荐(所以日本人很少当选)。拓展人脉真的非常重要。”后藤教授也补充道:“我也有同感。海外学术会议上,日本人总是聚在一起。最近日本人周围只剩下日本人了。”

五神理事长也认为这种事态非常严重:“科学需要没有国界的网络。在其中的某一领域获取最前沿的资讯,持续发表论文,保持研究实力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10年后在世界的舞台上可能就看不到日本了。大学也是能进行深入讨论的地方优秀人才会聚集而来。教师之间缺乏讨论的情况是极其糟糕的。”

相田副主任强调了年轻人的留学效果。“让博士生留学一年,会有很大改变。在日本生活多年形成的性格自己无法改变,改变自己的机会正是留学。”在日本国内,外国人的存在也非常重要。“要想转变观念,就不能只局限于日本人之间进行讨论,让30%左右的外国人参与进来,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面向国际招聘的岗位却几乎只有日本人问津,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状况。”

曾我健一、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利用ICT(信息通信技术)构筑“智能社会基础设施”的先驱、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曾我健一教授说道:“到了国外,就会意识到自己是少数群体。”对此,太田教授提出:“多样性(种族、性别和其他属性方面的多样性)也是研究界关注的问题,一旦成为其中的一员,日本人会非常受到重视,并能发挥积极作用。如果突然出国有困难,作为培养学生,让他们参加在日本国内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有助于他们转变观念。”

曾我教授还表示:“在美国,多样性正在成为范式,日本人变得更容易被接受。我们应该利用这一点,建立国际关系网络。”不仅限于学术界,对于在各个领域让日本人发挥积极作用也是适用的。

要让学生对研究感到“兴奋”

要想提高日本的科研能力,必然需要让年轻一代感受到研究的魅力,并将其选做自己的职业。在本次讨论中,相田副主任的一段回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我之所以成为一名研究人员,是因为我在一次实验中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现象,当时我激动得身体都在颤抖。这种感动让我从那天起明白,我注定要走研究之路。”

内田健一、NIMS磁性与自旋电子学材料研究中心高级组长

此后,相田副主任不断地将这种感动传达给下一代:“只要他们愿意,我会花很长时间与他们讨论。我曾多次看到学生改变了想法,决定从事研究工作。”然而,“学生会面临许多诱惑,很多人在体验到感动之前就离开了研究领域。要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必须增加研究职业的魅力。”

NIMS磁性与自旋电子学材料研究中心高级组长内田健一说道:“我决定攻读博士学位正是因为感受到了‘世上居然有这么有趣的事情’。将这种魅力传达给学生,正是我们的重要使命。”五神理事长表达了强烈的危机感:“现在的人是不是没有好奇心了。在网络不断发展,现实与虚拟的界限变得模糊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更加有意识地向年轻人传达科学发现的乐趣。”

考试和各种活动,令人无法专注于研究

如何改善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平衡,是在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大课题。相田副主任的一位毕业生在新加坡的大学通过视频向与会者表示“教师就不应该承担入学考试工作”,这一话题引发了减轻教师负担的必要性讨论。

桥本理事长介绍了其中的困难:“我在担任CSTI议员时,曾提案不让教师参与入学考试工作,但因大学有人反对而没能成功。尽管政府认为应该减轻教师的杂务,但这个问题根源很深。”

笔者在采访大学的研究人员时,也听到了他们关于教学和各种活动负担沉重、工作繁忙的抱怨。在日本少子化的大背景下,各大学都在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一位教授表示,学校让他负责本科生海外体验项目的准备和带队等任务,“我知道每个活动对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但是这些活动累积起来工作量就变得很大,导致自己无法专心研究。”人力资源似乎未能跟上社会形势的变化。

世界需要日本的科学能力,决不能落伍

五神理事长在研讨会最后的陈述给笔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世界需要日本的科学能力,因为世界正面临着挑战。日本具有巨大的机会,绝不能让日本的科学能力落伍。毫无疑问有许多令人兴奋的领域,必须吸引并鼓励人们加入进来。现在还为时不晚。”

研讨会的讨论涉及范围广泛,限于篇幅本文无法详尽介绍所有内容。年轻研究者的职业道路是重要议题。此外,虽然此次研讨会上并未涉及太多,但是与会者多次提到的“兴奋感”,不仅仅对于研究人员,对于广大民众的丰富智慧生活也是非常重要的。研究人员将会成为“兴奋感”的引领者。虽然这是一项难以用指标直接表示的工作,但希望能通过各种手段传达探索自然奥秘的乐趣,以及技术开发的魅力。研究人员可能会变得更加忙碌,但最终包括“自由思考,自下而上”的研究在内,会更加获得公众的理解。媒体在其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型化工厂商可乐丽(kuraray)的一项调查显示,2023年春天小学毕业的孩子们最向往的职业中,研究者排名第五。尤其是在男孩中,研究者排名第二,仅次于运动员,并且近年来一直保持在前列。但是NISTEP的报告《科学技术指标2023》中显示,日本的博士生入学人数自2003年达到峰值后一直呈下降趋势。希望年轻人能够怀揣着科研梦想成长,让理想开花,成为未来智慧的源泉。我们必须建立起这样的社会。

除了现场的参会者外,还有很多在线参会者,关注度之高可见一斑(东京都千代田区)

原文:草下健夫/JST Science Portal 编辑部翻译:JST客观日本编辑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36453.html

上一篇:关于children的英语名言
下一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报告报道我所开展“全民信息计划”活动的成果(2014)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5 郑永军 王安良 杨正瓴 尤明庆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0 2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