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有258年的太阳黑子的月均值是比较容易得到的,利用他进行谱分析可以得到显示,太阳黑子有3个强度较大的可靠周期:11 年、10 年和 11.8 年。还有一组强度较弱的7.1 年倍频的谐频系列。其中,11.8年对应木星周期,10 年是木星和土星会合半周期,这两个周期是引潮力频谱中的强度最大的。似乎11年周期可以由11.8和10两个振动周期合成得到。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太阳黑子的日均值有130年的记录,通过这些分析显示,太阳黑子的短周期成分非常复杂,且随时间和活动强弱而变。整体数据分析显示出 8个较强周期是:2.30年、2.11 年、1.78 年,1.09 年、1.04 年、1.00 年、0.88 年和 0.648 年。其中有6个周期(2.30 年、2.11 年、1.09 年、1.04 年、1.00 年和 0.648 年)分别与行星周期、会合周期及其半周期接近甚至吻合,其中 1.09 和 0.648 年正好是引潮力两个最强大周期的2倍。
为什么10组谐频系列,只有强度最大的6组中主要周期与行星的周期或会合周期对应呢?说明还有很重要的物理现象没有挖掘出来,本人在1974年前后也做过此类研究,并且在1980年和骊山天文台的陈总工程师讨论过太阳黑子的11年周期之外的变化因素行星潮汐引力以外的来源。
我的着眼点是放在太阳磁场受扰动的机制上面的,太阳磁场本身就是一个漩涡,他受到很小的扰动就能产生比较大的变化,当然潮汐力给出了最大的扰动,那么是谁把剩下来的扰动带到了太阳身边呢?从整理的资料来看彗星功不可没?本人对彗星出现和太阳黑子11年周期之外的变化进行了相关度分析,发现相关度是比较高的。
从机理上来说,彗星掠日,离太阳比较近,他带给太阳最厉害的是磁扰动,有的彗星的磁场被太阳高热破坏,有的彗星受热可以使得温度超过局里点,磁场被破坏,破坏后并没有消失,这些场会夺路而逃,找一个可以安家的地方,太阳等离子体是接纳他们最好的地方。但是太阳磁场本来就是处于一直不稳定的动态平衡,多来一份扰动,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可喜的是国家地震局杜品仁先生在特大地震的宇宙环境分析中注意到了这一点,发现了哈雷彗星的回归到近日点附近几年,地球地震有明显加剧的现象,他是根据schuster检验法来发现这个关系的,本人也曾经假设另外一些分布做过检验,说明彗星太阳的影响是显著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申提出问题,哈雷彗星是先影响太阳磁场然后影响到地球,还是直接影响到地球?彗星质量的引力效应,动量以及热效应无论对太阳还是地球来说都是很微小的,就是地球穿过彗尾时受到的扰动量不大,那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动静?彗星是依靠动量本身还是依靠磁场对太阳磁场叠加的扰动被太阳的不稳定放大而产生作用,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除了哈雷彗星以外,还有很多彗星,以四年,7年的周期不断回归太阳,他们有的带有很强磁性,在近日点,受热超过居里点,彗星的磁场有的会崩溃,会对太阳产生强大扰动,这比重力或者动量引起的扰动大得多,人类甚至用肉眼看到太阳上出现重来没有过的极大的黑子,戏称彗星把太阳砸了一个洞,这里要分清的是彗星质量多大,太阳多大,以质量,重量来扰动太阳其效果几何?其实微不足道,但是他的磁场对太阳的磁场的扰动可就不一般了。此文不想就磁场稳定性展开了,谈谈在这方面做大胆猜测的还有谁,这里有很多研究天象的古人,古代研究天象只允许官科研究,民科研究是要杀头的。就是这样还有不少记录在案。现代有了图表可资利用,这方面进行分析判断相对容易了。
一些国内外科学界人士已经注意到了彗星与地震的关系,地震专家徐道一等人指出,我国古代常把彗星与灾变(包括地震、旱涝等)联系在一起,国外古代有名学者亚里士多德亦认为彗星的出现表示灾难和干旱。长期以来,把彗星与地震发生有关的看法斥为无稽之谈,但近来有些资料表明,彗星与大地震可能是有联系的。
日本学者在1978年系统地整理了1800年以来的彗星记录,并与世界上大地震进行比较,发现会性欲大地震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联系。这种相关情况大体归为两类:一是彗星接近地球的时候,;二是以太阳为中心彗星位于地球的另一侧。
例如1920Ⅲ号彗星从1920年9月下旬开始接近地球,在12月17日距离地球最近,12月16日我国发生了20世纪以来最大地震之一——海原8.5级地震,死伤人数达20余万人。再如,1976e号彗星从6月开始接近地球,在8月12日距地球最近,5月底到8月下旬中国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6个,包括7月28日唐山地震。8月16日在菲律宾发生了8.1级地震。
20世纪以来,我国大于或等于7.8级地震有12个震例,与彗星对应较好的有四个。从世界大地震来看,亦有许多8级以上大地震与彗星轨道有关,其中包括1897年印度阿萨姆8.7级地震和1923年日本关东8.2极大地震等。
尽管彗星质量很小,从引力角度它对地球的影响是很微弱的。电磁作用的角度来看,作为磁扰动对太阳这个本来就不稳定的磁场来说就是很有意义的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申提出问题,哈雷彗星是先影响太阳磁场然后影响到地球,还是直接影响到地球呢?大家都知道彗星质量引力效应以及热效应是很微小的,他能够依靠动量或者重力影响太阳吗,我想否定的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不要说太阳,地球也影响不了,彗星是依靠他的磁场高热时的突然变化,对太阳磁场的不稳定叠加了扰动,这样的效应实际也是一种蝴蝶效应。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分析,彗星的磁扰动,是通过太阳不稳定的磁场放大了效应显著呢还是直接叠加在地球上面显著?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统计方法来确定,另一方面,通过数值计算更令人信服。
我们注意到吉林省长岭县科协的印显吉等许多技术人员也注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可惜都没有用到统计的检验方法。为什么拥有这么大研究队伍的基础院所都不能在这方面投入呢?糟糕的是某“砖家”地震不可预报的一句话,把自己解脱了,把责任也解脱了。深层规律的探索转入民间,在这方面孜孜不倦的大多属于民科或者县级科研机构人员,这是很不正常的。
所以此类探索可以从统计和磁扰动的机理两方面着手,可惜在这些方面都是空白,本人70年代涉猎地震预报,也曾经在文革后77年第一批研究生招生时把类似的统计结果向科学院递交。后来由于实际在航空领域工作,于此项研究无缘,因为等了几十年还没看到有人把彗星的磁扰归纳到太阳活动周期的原由,故发表此文,以期望引起太阳活动或者地震预报专家的重视,如果能起个敲山震虎的作用,也就心满意足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