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创新的土壤为何会板结?
陆家羲1979年4月间,他意外地在美国出版权威性刊物《组合论杂志》中发现: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国外已于1971和1972年解决。这个事实对他的打击很大。他说:“我的第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孩子(指的是相关论文),她有18岁了。可是她的命运真不好,18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对现代科学来说,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难道这里不寓有什么教训吗?我热爱科学,无论什么舆论环境下,什么工作条件下,也未曾动摇过,现在担心的是,要是有新作品又将怎样呢!”
1983年10月,陆家羲不幸去世震动了社会。吴文俊先生1984年11月3日在信中写道:“对陆的生平遭遇、学术成就与品质为人都深有感触。虽然最近社会上对陆的巨大贡献已终于认识并给予确认,但损失已无法弥补。值得深思的是:这件事要通过外国学者提出才引起了重视(他们是真正的国际友人),否则陆可能还是依然贫病交迫,埋没以终。怎样避免陆这类事件的再一次出现,是应该深长考虑”。
陆家羲,吴文俊,他们都提出了同一个问题,希望总结“教训”,“深长思考”。整整三十多年过去,我们真的有人深长思考、总结过其中的教训吗?
虽然,国家领导人一再呼吁创新,但是,真正大的创新,一定是突破权威论断的东西。在一个强调君臣父子、官科、民科身份地位,将这些比科学真理看得更重要的环境下,创新只能寄希望于少数官封的“学科带头人”。再有一万个陆家羲,仍然无济于事。因为,陆家羲只是一个中学物理教师,官方从来没有册封他为数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投稿《数学学报》的论文,岂止是“没有价值”,实在是“添乱”才对。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1: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