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格律诗韵律不能墨守成规

已有 5927 次阅读 2015-12-31 08:34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格律诗韵律不能墨守成规

有些人认为,今人写格律诗,也必须遵循平水韵的规定。这是一种强加于人的武断和不切实际的言论。

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平水韵的产生一方面是为了规范诗歌写作的格律,促进了唐诗的健康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律绝诗歌的最高峰。平水韵功不可没。另一方面,平水韵也是为了科举考试的需要,因为在唐朝很长一段科举考试中以诗赋写作为主。古时科举以诗赋取仕,如果考生所操方音各不相同,那么他们写出来的诗赋韵脚当然也各不相同,这无疑地给考官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为了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写诗用韵标准,几经变通,宋淳祐壬子年,终于接纳了《平水韵》,依据它作为写诗的“标准”。比较通用和规范的"平水韵"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刘渊而得名。平水韵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其书今佚)。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绝诗用韵,其韵脚的字必须出自同一韵部,不能错用。虽然历朝也有其他韵书典籍问世,均未成为主流。

但是,平水韵仍存在不少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平水韵要求一韵到底不能通押并没有什么令人信服的道理。平水韵共分为一零六个韵部,很多韵部的韵字很少,规定又很苛刻,不准用邻韵、近韵,不准通押,即便是上平一东、二冬韵部,“冬”与“东”之类的字,我们今天认为是同韵,但在平水韵中被分别列入二个不同的韵部,如果在同一首诗中使用不同韵部的韵字,即为出韵。平水韵的分部划分有的有点生硬,欠缺科学性,把可以归拼在一个韵部的字生生分开了,即表现出韵脚相同却不在一个韵部,而处在一个韵部其韵脚又不完全相同的现象,令今人不解。

更严重的是,平水韵在汉语未能标准化之前,作出的韵部只能符合唐代的读音或先入为主的使用大诗人用字来划分韵部,很不客观,缺乏科学基础。有些韵字的读音在今天很难接受。当然,如此也不能否定平水韵的“定海神针”作用。

基于给这种过死有时又不甚合理的死规定,先人也作过作一些变通,古代也提出凡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虽不在同一个韵部,建议可以通押。中唐以后,诗人苦于不能出韵的限制,试创了一些突破樊篱的"出格体",又叫"变体",出现了什么"进退韵"、"辘轳韵"、"葫芦韵"等形式。这些形式允许邻韵通押,但有严格定规,仍然十分繁琐,也缺乏过硬道理。

水平韵要求如此严格,可是连唐代的一些大诗人写诗时也不能100%遵循。例如李白的《小桃源》一诗(《李太白全集》第1423页)如下: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

              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

这首诗里第一句的韵脚“源”字是“上平十三元”韵,第二句的押韵“间”字是“上平十五删”韵,第四句的押韵字“冠”是“上平十四寒”韵。也就是说,这首《小桃源》诗,就押了三个不同韵的韵字:“源”、“间”、和“冠”。也有人为李白出韵辩解,很难自圆其说。毛主席诗词豁达,开朗,气势恢弘,但出韵也不少。不管怎么说,古代和近代大诗人都有出韵,何况他人?更何况今人?可见,死守格律不如优化诗意,更有意义。

韵律本是为了诗词的阴阳顿挫和阅读通畅、朗朗上口、不晦涩,而古人的语音与现在人的语音是有区别的。我们现在填词作诗,不能完全死抱着传统不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几十年,我国推广普通话卓有成效,又制定了普通话相应标准和实用工具。例如《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中华新韵府、新华字典等。这就给声韵改革和推行新声韵,促进诗词写作的全面标准化和通用化提供科学依据。

如此,在诗词写作上,可以仍以平水韵为依据,也可以依据中华新韵为根据,它们两者除少数语音不同,韵部划分不同外,在平仄排列、韵律,韵脚,对仗等基本要求上完全相同。而本人作为非专业诗人,倾向于后者,原因在于容易成诗,意境优选的范围大。有人坚持前者,也要乐观其成,不必反对。按古语,习古风,继承传统也是一道文化风景线,只是不能否定后者,这更有利于百花齐放,体现诗词的时代文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2130-947011.html

上一篇:试论科技成果的交流方式
下一篇:香港旅游住宿谋略
收藏 IP: 14.200.221.*| 热度|

10 郭向云 李颖业 王从彦 姬扬 李竞 吴融广 陈绥阳 刘全慧 wangqinling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