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怀念我的母校大连理工大学

已有 4182 次阅读 2023-12-4 17:3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怀念我的母校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葛维亚(1956届校友)

19527月我结束了实验中学的高中学业,准备大学统考。我和我最要好的同班同学曹学勇、刘德铮受地理老师王北辰影响,向往苏联伏尔加河、顿河水电站的共产主义伟大建设,怀着建设长江三峡的伟大理想,共同填报了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土木系水工结构与水电站建设专业为第一志愿,终被录取,满怀信心准备迎接新的生活。

195210月我乘火车经平齐线至沈阳,再转车直达大连。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有点飘洋过海难以回归的茫然之感。在沈阳登上南去大连的火车,更象去天涯海角,刚离家又想家,心里不是味道。车到大连, 一下车遇到大连工学院迎新站热情欢迎,用大汽车把我们拉到一二九街院本部报到 。当时我们土木系在一二九街院本部机械馆上课。

1953年暑假以前,我们一直居住在大连西岗区松山街(现改名为红岩街)半山坡上的日本人曾经住过的旧房子里,厨房煤气灶、上下水道俱全。宿舍离劳动公园不远,每天走路要穿过劳动公园,通过一二九街大连工学院后门去吃早饭,然后上课。路程不到1公里。1953年暑假开学后我们搬入郊区凌水河新建的校址西山宿舍,八个人一间,上下铺。

       大连图1.jpg

         大连图1 一二九街化工学院大楼,1953年前为校本部     大连劳动公园(原名叫西公园)

入学时我被分配在土一丙班,同学来自东北、江西、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河南、四川等地。不久与同一栋宿舍的叶仁民、吴存荣、吴雯中、王知柏、刘校生结为好友,一起学习,共同玩耍。大学的生活环境舒适,学习条件优越,令人有一种新鲜感。同班同学除上述外还有马英明、李大通、李淑媛,柳志莆、刘莉丽等。

当时学生享受供给制,住宿、伙食、服装、文具、学习资料全由学校免费提供。每月伙食6元,平时吃粗粮,以窝窝头、高粱面发糕、高粱米饭和玉米粥(东北俗称苞米碴子粥)为主,副食多为时令蔬菜土豆、黄瓜、茄子和黄鱼。因黄鱼两分钱一斤,几乎天天可以吃到。每周一次细粮与荤菜,大米饭、馒头、肉包轮换着吃,肉食多为猪肉。这样的伙食对南方同学就是一大考验,有些人为此退学。我虽然是北方人,时不时的也要买点花生米(每斤四角)、烤红薯(当地角烤地瓜,每斤五角)来吃,甚至每周去一次大连市中心青泥洼桥餐馆解馋。

1953年秋,供给制改为助学金制,每人每月14元,我享受过两年,19558月,我在部队的两个哥哥由供给制改为工资制,二哥负责贴补家里,大哥每月寄15元给我,姐姐自也经常寄钱给我,因此我主动取消了助学金。

大学生活是俭朴的,刚入学的行装只有一个粗毛毯、一床棉被、一床垫褥、一个荞麦皮枕头和用白布包起来的几件衣服,既无箱子又无旅行袋。大学作业需要的计算尺买不起,由学校借给,三年后经济情况好转才买了一个很粗糙的便宜货。

初到大连慕名去过一次老虎滩、星海公园、斯大林广场(后改为人民广场)和天津街、青泥洼桥、秋林公司等市中心闹市。首次见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清洁整齐、错落有序、遍地柳绿的市容,十分兴奋,自感能在这样美丽城市读大学幸福极了,由此对新中国充满无限的爱,发誓努力学习,不辜负人民的希望。

进入大学一切一帆风顺,这是一生中坎坷未遇、畅通无阻的黄金时代。学校采用苏联大学教育体制,一年级学习新民主主义论和物理、化学、高等数学、画法几何、俄语、体育等基础课;二、三年级学习联共党史和工程画、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与塑性基础、水力学、土力学、建筑学、电工学、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等技术基础课;三、四年级学习政治经济学及哲学和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组织与技术、水文学、水工结构、水能利用、水电站电器设备等专业课。学期考试采用5分制,即2分不及格,3分及格,4分良好,5分优秀。期考一门不及格可以补考,补考再不及格留级或转校,两门不及格降级,三门不及格退学。每学期期考采用面试,历时一个月,各门课程复习三四天,短短几天要全部消化全部课程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和解题技巧,牢记基本公式,谈何容易! 为此只能横下一条心, 白天夜晚拼命奋斗,睡眠不足五个小时。这是极度紧张、极度劳累、极度兴奋的30天。过了这个鬼门关眼前就是艳阳天,进入愉快的假期。19532月寒假,我回齐市故乡探家,之后于1953年和1954年暑假又回故乡两次。大学阶段记忆力、理解力突飞猛进,再难理解的问题,不需老师指点,很快可以自通;大考期间,经过短短几天的复习,就能把一门功课的内容,倒背如流。第一学期, 全班物理、高等数学考试复习期间,老师指定我辅导,为全班介绍复习重点,讲解疑难问题。我的学习基础和理解接受能力第一次接受了实际考验。大学四年在几十门课程考试中, 我全部在4分以上,其中80%5分,两次获得三好优等生称号。在社会工作中,一年级担任小组长、科代表,二年级担任团支委、班长,三年级担任班长、团支书,四年级担任青年团年级工作组副组长。毕业时获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538, 我系从大连市内迁往西郊甘井子区北山凌水河新校址,新建的四层楼水利馆和机械馆整修一新,最前面为行政大楼。学生宿舍和食堂建在校园西部西山上,要跨过一条常年少水的凌水河。 我住在学生3舍二楼,共8个人, 上下铺, 进门右手分别为葛维亚(靠门上铺)、刘恩义(靠门下铺)、林毓材(靠窗上铺)、朱以涛(靠窗下铺),进门左手分别为洪卫钧(靠门上铺)、李仁佐(靠门下铺)、谭天佩(靠窗上铺)、陈加旺(靠窗下铺)。对面房间住有同班的江明胜、常耀中、包大范、杨宝善、胡钟灵、黄延兰、刘襄积等人。刘德铮住在一楼。

大连图2.jpg

                                大连图2    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河郊区校本部西山学生宿舍

后来在东山续建的图书馆、理化大楼、医院、电影院位于校园东部,南部为运动场、旧城隍庙、浴室、邮电局等。旧城隍庙1955年起改为冰棍厂和小卖店,学习生活甚为方便,但交通不便,去市内必须穿过校园,爬上东部山丘,步行40分钟到达黑石礁,再花4分钱乘有轨电车去市内各处。

大学三年级开始划分专业,土木系改为水利系,其中三班水工结构专业,两班水能利用专业,三班港工专业。水利系系主任为李士豪教授、副系主任为戴忠信教授、共产党总支书记兼助理系主任为马啸、总支副书记解树岩。我和中学老同学刘德铮分在水能利用专业班,三年级为306班,四年级为407班。另一名中学老同学曹学勇分在水工结构专业班。我同班的同学有刘德铮、李仁佐、陈山、常耀中、包大范、朱以涛、潭天佩、陈加旺、洪卫钧、刘恩义、江明胜、刘襄积、李文材、胡钟灵、刘郁子()、杨爱娟()、俞亚声()、曹玉娥()、搂朱波、马士经、林毓材、杨保善、黄延兰、洪卫钧、吴景天、李文材、王德浩、王雪松 张熙锦 黄迎苗 刘尚智、 吴金海等 (详见网上《1956届毕业生名单-建设工程学部》)

1955226, 由崔大儒、王雪松介绍我加入共产党,候补期一年,誓为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党支部党员有崔大儒、沈力平、陈际明、王雪松、胡永锦、韩国城、王玉枝、刘德铮、黄让堂、梁永庚、顾佩玉等。

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更为丰富多彩。刚入学举行的入学仪式十分隆重,院长屈伯川(留德博士、老干部)、党委书记白长和教务长范大愚亲自到会讲话,意味深长,倍受鼓舞。会上表演文艺节目极为精采,会议在雄壮的莫斯科-北京歌曲声中结束。大学开展的文体活动很多,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运动会,籍以推动全国一二级劳卫制达标。每天清晨, 大部分学生迎着初升的太阳, 在操场进行各种体育锻炼。我先长跑1500米,再练习单双杠,不久全面到达一级劳卫制标准,三年级又到达二级标准。每逢夏季, 和同学一起经常步行十几分钟去海滨游泳,这时的我已变成体格健康的年轻人。学校的文娱活动也非常丰富。1952年底我在测试简谱和即兴识谱唱歌后,被录取为全校管乐队成员,学习黑管。校内每周末自放电影,其中有苏联影片攻克伯林蜻蜓姑娘钦差大臣银灰色的粉末忠实的朋友等。忠实的朋友影片与我们的未来相关,它描写了三个大学同窗好友毕业二十年后约定在旅游中相会,此时一个已成为专家,一个成为教授,一个成为医生。片中歌颂了生活、友谊和爱情,打开了一代年轻人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扉。影片主题歌中写到:莫斯科郊外的桦树林在远处沙沙响,从雅乌茨河上飘来了愉快的小舟。我们年青的时候分了手,到全国各地方,但我们和从前一样,忠实于友谊1955年放映一部印度影片流浪者,引起轰动。该片批判了贵族的血统论,歌颂了善良的人性,主题歌拉兹之歌后来流行于大江南北。这一时期国产片大量推出,其中有:摩雅泰护士日记铁道游击队永不消失的电波革命家庭上甘岭英雄儿女天仙配等,思想性、艺术性很高。大学学唱的歌曲比中学更多,象如今天地属于人民人民海军向前进英雄赞歌我的祖国我们是坚守乌云山的战士我亲爱的手风琴你轻轻的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夫妻双双把家还小燕子铁道游击队之歌等,在校内广为传唱。为了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系内组织了兴趣小组和科研小组,我参加学写美术字和水电站设备研制两个小组。

大连图3.jpg

                               大连图3   19566月大连理工大学水利系407班毕业照

 大学学习既丰富多彩又紧张疲劳。周一至周六上午大班连上六节课,下午小班辅导,做习题作业。三年级开始不少课程需进行课程设计,耗时不少。一年级结束进行认识实习,去大连郊区测量;二年级结束进行教学实习,去大连山区查勘工程地质;三年级结束进行生产实习,在辽宁抚顺大伙房水库工作与劳动;四年级上学期结束进行毕业实习,赴首都北京水电设计院参加水电站设计。来到早已仰慕的北京,给人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因时间有限,只游览了北海公园和颐和园。19564月,在校开始毕业设计,我的题目是青江大型地下水电站设计。毕业设计的评阅人和审查人是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就在毕业设计当中,我又报名参加全国留苏副博士研究生统考被学校批准。水利系参加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包括我在内有5人,教师2人,全校共30多人,均为成绩突出者。应届毕业生只能一边复习一边做毕业设计,十分紧张。19567月,去沈阳东北工学院参加统考,考试科目包括语文、高等数学、俄语、水力学、水能利用和政治经济学。

19567月结束了大学本科四年学业,成为大连工学院第四届毕业生。8月中旬因准备迎接新学年需腾空学生宿舍,我们搬至市内一二九街校本部二搂大礼堂暂住,等待毕业分配。

回忆这四年的生活,从学习到吃饭、穿衣、看病、缝补衣裳,一切都要自己照顾自己,对个人独立生活能力是一次成功的磨练。不久毕业分配方案下达,我留校任教,分手前彼此在特备的本子上留言。没过几天,我被录取为留苏博士研究生,要求9月中旬前去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报到。全校5个系只录取三名学生,其中化工系两名,水利系一名就是我。`

大学是我一生最值得怀念的黄金时代。严格而又良好的高等教育,紧张而又愉快的学校生活,纯真而又热烈的同窗情谊,为今后人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定了方向。我一生从事的专业,事业上取得的成就,我获得的教授级高工,特聘教授及博导和国务院专家津贴,无不和大学密切相连,可以说没有大连就没有我的一切,我的生活之旅也许完全不同。

大连图4.jpg

                             大连图4 大连理工大学凌水河本部水利馆 校友葛维亚1991年摄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2130-1412422.html

上一篇:打油诗《莫生气》的作者是我
下一篇:对圣维南方程的再认识
收藏 IP: 101.113.211.*| 热度|

17 黄河宁 郑永军 窦华书 葛及 宁利中 崔锦华 王安良 周忠浩 雷宏江 檀成龙 刘秀梅 崔宗杰 王启云 张士宏 刘山亮 张学文 李建国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