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eiya03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weiya0303

博文

广厦再多私宅何在?

已有 2803 次阅读 2017-8-14 10:4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广厦再多私宅何在?

                                                              葛维亚

      吃和住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两件大事。我们民族早就有“民以食为天”以及“安居乐业”的古训。

      我们国家住房恐慌不是始于今日。一千多年前唐朝大诗人杜甫就提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愿望。斗转星移,多少代过去了,到了二十一世纪住房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杜甫地下有知也难心安。

      记得日本田中首相在1972年出版的“日本列岛改造论”这本书中,面对日本战后没饭吃,没衣穿,没房住,连裕仁天皇皇宫内都要种菜的困境下,提出了分阶段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设想。在不长的时间内度过了“吃的时代”、“穿的时代”和 “住的时代”。吃穿完全解决,住房初步解决,正在向完善的“住的时代”和发展立体交通的“行的时代”迈进。我是在改革开放后读到这本书的,那时我国已取消布票,粮票也名存实亡。受这本书影响,也受到国内发展经济取得显著成效的鼓舞,确实认为,解决吃穿住不需花费多少时间和多大力气。

      看来不能太天真,把事情想得过于乐观,与吃穿相关的温饱问题也不像田中讲的那样轻而易举,三五年就能解决,更不要说住房了!

      时至今日,我国住房虽比文革前有明显改变,但达到“住者有其屋”,还存在在不少问题。随着住宅数量急增,房型优化,结构改善,面积增加,装修新潮,环境美化,就使建房成本和房价在短短几年内急剧飙升。现在有的房价高得离谱,以大城市为例,2017年上海城市平均的房价已为5.2万元/平方米,北京每平方米 在6.6万元。我国其他几个大城市每平方米房价,如广州3.1万元,天津2.6万元,深圳5.2万元。而2017年城市居民月平均收入,大城市为0.6-0.9万元,中小城市为0.2-.05万元。 这严重脱离了居民的生活实际。普通百姓辛苦一年不吃不喝,也只能买2-5 平方米的房子。看起来城市楼房越来越多,农村住房越来越好,却存在广大城市居民买不起房,不少农民盖不起房的现象。即便是已经买房的人,除了极少数富豪大款外,向银行按揭,背了一身的债,还债压力可想而知。在住房商品化以后,那些卖不起商品房的人,高额租房费用也难以承受。

      在住房方面,何以存在这么不合理的问题呢?首先土地供应比例常常失衡,土地与住房供应衔接不合理,商品房土地售价过高。其次,普通房,廉租房,豪华房和花园别墅房供应比例不够合理。高档房偏多,经济适用房偏少。在供不应求情况下,房价急剧上涨。第三,与房建相关的金融、信贷、土地、税收、销售等方面的政策措 施不够完善,使建房手续繁复,周期加长,成本增加。第四,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即开发商、承包商、建筑商关系链复杂,层层加码,道道剥皮,暴利倾向明显。第五官商勾结,垄断市场,哄抬房价。第六商品房炒作,一人多房,人为加剧供不应求现状。  第七,预售房制度和低首付制度给购房者加重财务负担,而使得开发商能够“空手套白狼”,大发其财,反过来又偷工减料,蒙骗消费者。第八,房地产商通过各种手段转嫁风险,加害消费者。

      解决住房问题,不仅在中国,就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也是个棘手的老大难问题。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建筑面积不断增加,有效利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少。近年来,国外房地产销售价格中,地产可占到40-60%左 右。从总的趋势来看,商品房价格逐步上涨,因而买房居住的成本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很高的。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老百姓居住的房屋全是自有的,自有率较高的英国也不过达到了70%。在售房大大有利可图情况下,发展商拼命扩大建房面积,必然存在泡沫危险。实际上,在我国和其他国家的一些地区 房产泡沫已经破灭,恶梦般的房灾使消费者深受其害。破产者和房奴剧增。教训极为深刻。  

      我国正在对房地产进行全面宏观调控,在政策法规、土地价格、房型比例、开发商利润、按揭贷款、售房价格等多方面加以规范和整顿。但要达到人人有房产,是极为困难的,甚至有的专家认为似乎也不必要。看来要实现大诗人杜甫的梦想,还要经过长期加苦的努力才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352130-1071027.html

上一篇:水文的前沿技术
下一篇:海外华人区扫描
收藏 IP: 14.200.221.*| 热度|

6 朱晓刚 李颖业 徐令予 钟炳 黄仁勇 史晓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20: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