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消防控制只有相对安全,没有绝对安全
同其它所有的安全问题一样,消防安全只能追求一种相对的安全,通过一定的整体投入,使可能出现的火灾风险普遍处于一种可承受的水平,这一水平的最终确立应该取决于当事人,自己承担一定的风险概率,这就好比开车,只要车轮一转动,风险就始终相伴,复杂环境中风险则更大,以开车这件事为例,没人能够为诸多安全问题打包票。
“法规和标准的设置就是确保企业整体上都达到60分,而各类的评价(安评环评职评等)都是基于法规标准和风险评估,以此根据风险高低提出措施,确保企业往80分靠。”
火灾问题本质上也是经济问题,各家各户都要考虑量入为出,精打细算。过于强调风险,过于加大投入,一昧增加成本,甚至妨碍到正常的生产生活,不仅不可取,亦不具备现实可行性。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数几十倍于火灾,后果损失同样严重,却也未见如对待火灾那般谨小慎微。
2.消防安全并不是贵族化的东西
理论上讲,消防投入越多看起来似乎越安全,但实际上未必如此。首先要看这里所指的“安全”是什么?是财产安全还是人身安全?如果特指后者,火灾中之所以会出现伤亡,往往受下列因素影响:可燃物较多、建筑结构复杂、受困地点离施救面较远、逃生通道单一、发现火灾时间滞后、火警信息传递不畅、后续救援不力等,而这些不利因素的消除与投入的多少关联度并不大,也就是说,要想注意并改善这些问题,未必需要太大的投入。
七十年代住的席棚,完全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每到夏天,时有火灾发生,东西虽然烧了不少,却几乎没有出现过伤亡。“东西”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就算先天不利,照样可通过一些廉价的、简单实用的手段对风险进行平衡,只看当事人是否重视,如何重视。类似于过去个别极端情形下造成伤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仍然无法避免。
至于财产损失,完全可以参照交强险的方式,由责任人主动购买火灾保险,待到万一事故发生,通过保险赔付来分担财产损失,而不必完全寄希望于通过火灾扑救来避免损失。从保险实际认购情况来看,相比于交强险乃至商业险,民众购买火灾保险的意愿普遍低得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火灾的概率的确远小于交通事故,因此也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判断及选择,存在即有合理性。
3.看待火灾应该采取严重后果思维还是风险概率思维
每当一起重大火灾发生,必会有大量的追踪报道及评论,并由此推动一系列的整治活动、教育宣传,这样的的高压态势无疑出自于严重后果思维,可如果全都按照这样的标准设防,需要多大的社会成本精力投入?况且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又能坚持多久?
从国内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每一年当中,平均每一百万人有1人死于火灾,每1000起火灾中死亡5人左右,再从个体视角来看,一个人一年到头,又能遇到几次火灾,甚至十几二十年也遇不到一回,即使遇见,后果也未必如想象中那般严重。所以,看待火灾既需要一定程度的谨慎,却也不必过于杞人忧天,甚至矫枉过正。
单纯强调风险,忽略概率的存在,总是以严重后果去“度量”一切火灾问题,不仅将耗费、浪费巨大的社会成本,对生产生活秩序造成明显影响,同时这样的应对模式也大都流于形式,实质性效果甚微。
4.理性实施对火灾事故的追责
消防的历史已有千年,除了纵火犯,没人愿意看到火灾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包括所有相关当事人,一起火灾之所以最终造成严重伤害,有诸多复杂社会因素,即便是世界范围内,火灾也依然是天大的难题,在某种意义上等同于天灾,非人力可完全避免或阻断。在这种现实情形下严厉追责,除了让人一时不寒而栗之外,看不出有太大功效。
安全问题很重要,但终究是植根于生产生活之中,只要是人就难免疏忽犯错,安全投入产出比也不得不反复权衡,火灾当事人已饱受事故后果带来的各种创伤,如果再过于雪上加霜,似乎又总觉哪里不妥。严厉追责还将导致业界人士望而却步,浅尝辄止,从而阻碍对相关科学问题的深入全面探索。
5.消防科技界的创新最终需要演变成企业界的创新
无论再先进的技术或产品,需要解决的是行业的共性问题、核心矛盾,产品最终需要全面“落地”,没人能说出哪里需要或哪里不需要,唯有实现大面积地铺开及应用,这样的创新才有意义。新产品推广自会面临市场的层层“考验”,如果从一开始就能看出基本不具备普及的可能性,那么所谓的“技术创新”就成了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刻意追求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在实用性、经济性、安全性、普适性等面前变得毫无意义。
生产本身是为了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可是为了应对生产过程中极小概率的火灾风险,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消防投入,而最终有“机会”进入实战的物料设施占比微乎其微,相当于无端消耗了大量资源财富,也可以理解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风险“反噬”掉大量原本可另做他用的社会财富,当这部分消耗占比过大,生产生活与消防安全的矛盾将进一步激化。故此,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的的消防技术产品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废气的治理也是如此,浓度低到一定程度,不仅不值得治理,还会因为治理而产生别的污染。经济学有沉没成本,环境学是否有“沉没污染”呢?暨治理本身所产生的额外污染。低浓度VOCs治理的综合环境绩效——以活性炭吸附工艺为例,需要综合考虑如下的沉没污染:设备运行能耗产生的“沉没”污染;设备建造产生的“沉没”污染;活性炭制造产生的“沉没”污染;活性炭运输产生的“沉没”污染;活性炭作为危废的二次处置产生的“沉没”污染。”
简而言之,考虑到火灾风险广泛存在,整个消防准备、组织、管理及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尽可能少地消耗社会资源,减少污染与浪费,并对生活秩序造成最小的扰动。一种理想的状态是:整个消防准备活动的社会存在感不强,然而消防的力量却又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从头至尾构筑起真正的、全方位的“绿色消防”。
火灾在发展,社会环境也在进步,应对和看待火灾问题需要客观全面,需要嵌入概率思维,需要融入成本意识,需要有所担当,也需要理性包容,依托合理有限的消防投入,去依次守住三条底线:能够不起火最佳,即便起火不致于扩大,即便扩大不致于伤人。
马哥说:思维拓展: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吗? ——风险管控在于预防高风险事件还是严重后果事件
36safety:请教消防:请问这样的整栋大楼查封依据是什么?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18: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